分享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七)|谈禅石刻,能否是一段史事的扉页

 文乡枞阳 2020-09-01


在白云岩,石刻其实不少。但清晰完整的很难得。在抱龙洞附近,有一方石刻:“居士吴道行弟道南与印林和尚谈禅于此。”字迹纯正楷书,阴刻,制作也算考究,笔道棱角分明。这石刻的意义不在于书法,而在于寥寥数字中潜在的信息。
镜头简单:道行道南兄弟,印林和尚;一干僧俗,闲适而慵懒地聚在一洞穴处;谈禅。几个元素,就是雾中看花,尽管隐约但香气依旧;水中看月,分明是月,欲捉还散,挥之复来。
这个谜一样的存在,足以让人松开想像的缰绳:两位雅士,一老静僧,心情像温暖而不炽烈的阳光,且安且详,无意山外的鲜衣怒马,揽一怀白云,拈一朵野花,任三两鸟鸣;也许是另一种情境,一山的轻风细雨,洞内,几人随意地各就一座蒲团,呷山童献茶。
他们,心态闲适。大家择题,援引,持议,辨悟,释然而长啸……一种开悟后的通达让大家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一天的时光就在思绪的流淌中过去了。但意犹未尽,难得的畅快,不能就这样如烟飘去。这桩雅事要有点回味,才不枉一番长谈,一次心灵的清淤。第二日再来,不许失约!于是,执笔着墨,挥锤运凿,每一步都手随心动,很快完成了这方简约的石刻。

他们去了,我们来了。他们一身惬意和通脱,我们一脸迷惑并寻思。一行三人相约岩下参禅。印林是庙主还是参访僧?道行道南二居士,专程论禅,还是此地山主?石刻语焉不详,让人“疑团千古费猜详”。依“居士”看,兄弟二人很像是山主;那印林就是住持。不管这些人物身份如何界定,他们曾在白云岩有过一场僧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留下一段脱俗达悟的佳话。驻足于此,作一番神会,是在躁动的世间做一次心灵的放假,受一种精神的浸润。
目光投向白云岩寺《吴氏施田记》石刻,首句便是“从子道行,尝重* 青华严…… ”另有“归券于浮渡清隐亮公”等语,落款是一方精致的繁体篆书石刻印章:“吴应宾印”(吴一介四子,万历丙戌进士,授翰林编修;吴一介,嘉靖进士,有文功武绩)。这四字恰好落在一处赭红的石上,不知道是精心安排,还是巧合,且存不论。循上而来,石刻中又一次出现了“道行”二字。

而在函云关附近,还有另一方同样精美且很具功力的石刻:“*止石”,首字已不可辨,疑为“仰止石”或“叹止石”。仰止何人?叹止何象?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这里又有了很多的文化气息。其落款仍可依稀辨出吴道行、吴道南等五六个人物的名字。
几块石刻给我们一种指向:施田、优游、吟咏、谈禅、刻石……道行、道南起码不是布衣。

这几方石刻,在吴姓族人看来,就是寻根问祖的草蛇灰线。白云岩脚下,有一个村庄叫“吴家老屋”,明末吴道新隐居此地曾有“吴家大花园”,白梅初中初建时叫“大花园中学”,渊源就在于此。看来当年,吴家是这里的一个大族,广拥山场田地。翻看一下《安庆府志》《桐城县志》,就会发现,明代中叶以降,直至清中叶,吴家为桐城望族,文风昌炽,官者辈出,仅“道”字辈,载入地方志的就有很多。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还原:万历年间,白云岩东庵为雷火所焚,那时住持白云岩寺的可能就是樵云和尚。樵云墓碑为天启六年其徒子徒孙所共立,时间上合理。《白云岩碑记》中也有“樵云不能保其基址”的记述,樵云不得已卖寺,买寺者就是当地吴姓,因而,白云岩寺旁的很多山场就成了吴家私山,山中吴姓石刻众多,也可以是一个印证。后来,有了海清和尚,寂朗和尚,照*和尚(见樵云墓碑)……印林和尚……到清又有了笠庵和尚。笠庵时,寺庙应该是有了复兴的气象,所以,吴家又愿意施田施地,将山场“付住持笠庵和尚,以永供爨,永存功德”(《白云岩碑记》)。这样看来,吴家一“买”一“施”,又都是几代人接力护寺的善举,而道行等人就是重要的参与者。

石刻谈禅,引发如此断想,如束光照暗,管见一斑真相。何时大白,还得不断披开历史的烟尘。
游白云岩间,白云吴成立引据持见,认为这些刻石题字之人是枞阳麻溪吴氏后裔。若据可证,幸甚!

--END--

来源:文乡枞阳

图文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陈明华 网名风景之外

安徽枞阳白梅人

任教于枞阳县白梅初中

文乡平台编委

《云岩闲草》专栏作者













推荐阅读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一)|白云岩,七龙盘踞之地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二)|钓鱼台,姜尚垂纶留高风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三)|踏石留痕,金乔觉曾有卓锡之愿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四)|拔剑窦,纯阳留迹何处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五)|函云夜月,骚人兴会流连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六)|函云庵里,往事悠悠如烟

云岩闲草|白梅土茶

云岩闲草|柳峰问茶

文乡采风|岱鳌山,不只是一座山

文乡采风|柳峰山纪行

云岩闲草|村口的老土窑(外一篇)

云岩闲草|古道小阳关—童家塝

云岩闲草|闻说古镇汤沟

云岩闲草|是否记起,老村落的乳名

云岩闲草|一种消失的手艺——鎅匠

云岩闲草|有山名曰“官衣坟”

云岩闲草|说端午

云岩闲草|我们的节日•中秋|摸 秋

云岩闲草|想起了白柳老油坊

枞阳方言广播台|牛娃放歌

枞阳方言广播台|民间美食:拓(ta)煸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