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腊人的东进史: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印度-希腊”(一)

 看北朝 2020-09-01
多年前受本坛的黑色斯芬克司大大的普及,对希腊化时期产生了浓厚兴趣,逐开始读各类资料。北朝也有银盾步兵和eumenes等相关专业的大大在相关帖子里给了我相当多的启示和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一片历史学术上大多执着于专项研究,却没有一个面向普通历史爱好者的初级知识,导致入门很难甚至说这一片历史很容易被忽略。

这段时间阿富汗文物展在国内巡回,好几个帖子里都有提及,我就趁机班门弄斧,把我自己所知的一些浅显的“巴克特里亚-希腊”和“印度-希腊”知识进行一个时间线上的梳理,包含各个方面,算是个总的最最基础的科普帖吧,写的比较随意,如有错误请各位不吝指出。


总得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来写:

1.亚历山大帝国时期
2.继业者战争时期
3.帕提亚/贵霜时期
4.后希腊化时期

1.亚历山大帝国时期

亚历山大东征是古典时代的一件意义重大的历史,地中海东部文明的代表——希腊与西亚中亚文明的代表——波斯,在这场战争中充分碰撞,这一时期著作众多,也为大家所熟知。


在战争的后期,亚历山大追击大流士进入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阿姆河中游盆地),遇到了当地山民的激烈抵抗,平定这里的山区和附属的马尔吉亚那和索格底亚那就花费了亚历山大三年的时间,更别说遇到了更为野蛮的北部游牧民族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疆界一般以建城区域划分,已知最遥远的亚历山大城为锡尔河上的亚历山大,考古发现这里至少有一个希腊化的驻军城堡。在亚历山大大帝挥军南下翻越兴都库什山之前,他在巴克特里亚留下了二万名希腊老兵(注意这里不是马其顿士兵)戍守,当地依然由波斯时代的旧总督统治

巴克特里亚的位置


亚历山大东征在印度与波鲁斯的战争结束后西归。一路所建城市,和在巴克特里亚与印度的两只大规模驻军,后者主要是马其顿部队,也有相当规模,成为了这一时期,远东地区的主要希腊化势力。我在地图上把一些当时的地名与现代地名标注在一起,方便大家辨认。

2.继业者战争时期

亚历山大死后进入继业者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争霸,遥远的东方谈论的都比较少。我们先来看留在巴克特里亚的两万希腊老兵。

在第二次继业者战争火热进行时,希腊老兵聚啸起义,要求返回希腊老家,攸美尼斯化解了(一说是镇压)兵变,自己却被其他继业者击败。虽然这只希腊人部队最终下场不太好,但从日后整个中亚地区的文化演变来看,希腊人占主导的话语权,而非马其顿人的,更加在这个遥远的东方边境,存在这更大的影响。

留在印度几个总督,在第三次继业者战争期间带领留守马其顿部队前去支援德米特里乌斯,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批部队离开后孔雀帝国立刻崛起,迅速将整个印度河流域都收归己有,可以看出这一片区域希腊马其顿力量十分薄弱(原本就由印度土王+马其顿小总督区模式统治)。


继业者战争最终的结果是赛琉古继承了绝大多数亚洲的领土,托勒密占据埃及和科罗叙利亚,安提帕特统治马其顿本土。

这个时期,是希腊化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大量希腊马其顿人离开本土(包括小亚细亚诸城邦),前往埃及、巴比伦,波斯和更遥远的中亚,官方的征服和开发,与民间自发的“淘金”式移民同步进行。

当几个继业者王国疆域逐步稳定下来,来自传统希腊地区的自发大规模移民几乎断绝,马其顿本土经过长期征发和战争也人口凋零。虽然各个继业者王国都还在大规模兴建希腊化城市以巩固统治,但是人口大都来自已控制区域的二次移民了。托勒密埃及甚至征召了土著充当方阵步兵兵源,而在以往这是希腊马其顿移民的一项“特权”。

赛琉古一世刚稳固他在巴比伦的政权(此时还与小亚细亚的安提柯处于战争状态),就立刻开始东征,主要是为了稳固后方和获取留守的部队,毕竟赛琉古此时几乎没有自己的嫡系希腊马其顿式的部队。赛琉古东征获得了东部地区的广泛支持,他马上动身南下企图再次征服印度。但此时孔雀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赛琉古一世与其签订了合约,赠与了易攻难守的东伊朗沙漠地带,换取了500头战象(奠定了自己战胜安提柯的基础)。

赛琉古一世的东征,虽然与印度地区的政权缔结了合约并且维持了近百年时间,但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放弃巴克特里亚这个进入印度的咽喉,仅仅是给予了孔雀帝国一大片荒芜的沙漠而已。在犍陀罗(旁遮普)这一带地区,一定还有着相当的希腊人社区存在着,昭示着这里是亚历山大帝国的“法理领地”。如果不是西部反对安提柯的同盟岌岌可危,我想他是一定会征服印度河流域的。孔雀王朝的戒日王还曾在德兰吉亚纳的亚历山大(坎大哈)发布过一道用优美的希腊文写成的诏文,说明这里有成熟的希腊人居住的社区。

赛琉古王国初期,曾在巴克特里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移民和建城活动,规模甚至超过了亚历山大,阿姆河以北一直到锡尔河和草原地带,据说都建立安条克城。这一时期的赛琉古王国向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克特里亚的移民,我个人推测大多来自赛琉古王朝控制的小亚细亚沿海城邦而非马其顿本土,这两片区域后来都长期存在大量希腊人自治的城市,一直延续到公元后。


到了罗马势力涉足东地中海时期,赛琉古王国的中兴之主,安条克三世(大帝)第三次发起东征。安条克三世继位前后国家经历数十年大规模内战,加上帕提亚人造反,导致巴克特里亚一度与王国中央失去联系,总督狄奥多托斯随即宣布独立。安条克三世先击败帕提亚迫使其称臣,随即大军开往巴克特里亚。

此时的巴克特里亚王位上的人,却是索格底亚那总督欧提德莫斯,此人应是政变上台得国不正。双方会战于阿里乌河畔,安条克三世获胜,但是他却围攻巴克特里亚首都巴克特拉城达三年之久。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欧提德莫斯承认赛琉古王国为宗主国,自己仍保持对巴克特里亚的统治。

据说欧提德莫斯派去谈判的特使,自己的儿子德米特里,一表人才,安条克三世一下就看上了他,认为他是个标准的希腊优秀青年,认其为义子并将女儿嫁给他。
值得注意的是,欧提德莫斯之前统治的索格底亚那,是在巴克特里亚更北方的一片领土,对应就是后世说的河中撒马尔罕地区,他派出抵抗安条克三世的军队,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方阵步兵和伙友骑兵,而是游牧骑兵。据说在和谈上他为自己据理力争: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大举南下,我是在为帝国(赛琉古)驻守边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这一时期,应该又进入了一个气候小冰期,草原地带的塞人(萨喀人)已经开始对希腊人的边境进行袭扰了,因此作为边境地带的总督也拥有一支此类草原民族的轻骑兵。

安条克三世并也没有与孔雀帝国爆发冲突,与他的先人一样叙旧东归,同样是因为面对了更加强大的东进势力。随着大帝的一次性精锐马其顿式军队被罗马军团吊打覆灭后,巴克特里亚再次独立。


德米特里确实是个人才,他继位以后,不仅北方的领土得到了巩固,他还完成了两代先辈没完成的功绩:再次约过兴都库什山,征服印度。

通过地图大家可以得知,历代印度的征服者,都是通过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开伯尔山口,当时称罽宾,进入印度河平原的。一旦通过这个隘口占领印度河源头区域的犍陀罗(克什米尔及周边)居高临下,整个印度无险可守。德米特里应该是抓住了孔雀王朝内乱的机会,一举攻下了从犍陀罗到印度河出海口的大片区域,塔克西拉成为希腊人在这里的统治中心。

但是兴都库什山南北两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无论是气候人种和文化都大不相同,导致巴克特里亚王国必须用两种不同的制度来统治王国的这两片领土。我想长期滞留在南方的德米特里一世(之前与其父为共治国王)一定在富饶温和的印度王宫中“此间乐,不思希腊”了。老爹死去不久,留在北方的总督欧克拉提德就叛变自立了。从此,留在中亚的这一小群希腊人,就陷入了不断的内争魔咒之中。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