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哇之声”杯首届全国文学创作大赛】|| NO:307《芦花摇曳》 作者:张春景

 文香花开 2020-09-01

2
1
9

元旦快乐

大吉大利

     芦  花  摇  曳(散文)

         河北/张春景

        大雪未见雪,是否依依不舍秋的辽阔,抑或是对寒冷的滋味来不及细细揣摩便推开了冬天的门。

        有文友微信言:想去大洼看芦花?未及想好发出“!”,文友已风尘仆仆刮到眼前。试擦去镜片上的雾气,方才见识了这个山区小镇“湖北佬”的爽快。

        “快到天津机场时,低空飞行,腑视间惊奇地发现了一只欲飞的彩蝶,蝶之两翼,左手边渤海之风波渐兴,碧水连天;右手边是好大一片洼地,苇树一色,阔阔绰绰,大美呀!”。这新鲜的比喻,倒使我惭愧起来。往日从未如是想,竟被一外来人抢了头彩。可见,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或风景,总是熟若无睹,直到有人偶尔发现了,方幡然醒悟。

       我的大洼在冀鲁边区,纵横百余里,古九河交汇之所,洼淀相连,斥卤之域,谓之平原之肾,象是上苍信手撒落在渤海之滨的一棵“闲子”。

         文友久居鄂豫皖交界的桐柏山区,入眼的是黛翠如烟的崇山峻岭,倒是对平畴千里的平原尤其是大洼神往己久。

       这时节只有芦苇荡是颇有些看点的。于是,驱车前往大洼腹地。透过车窗远远望去,泛黄的芦叶和灰白的芦花在寒风中起伏着,一直绵延到海边,直至朝着更远的方向。

       前面就是万亩苇洼了,蓬勃,大气,壮观!一条土路将芦苇荡隔成了对峙的仪仗。一株株排列有序的芦苇相拥而立,芦苇自然地和着风的节奏,摇摆起舞。此处,全是简朴的素描,这些芦苇若素面朝天吹奏着淡雅的箫声。在它们面前,曲水缓缓流淌,和着芦花摇曳。人生有苦辣酸甜,芦花也是四季分明的。春夏之交,浓绿若盖,浩然一片。年轻的苇,是秀美的,飘逸的,俊俏轻盈,身姿绰约。苇是诗经里的女子,衣袂飘扬,婷婷袅袅,涉水而来,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和神往。那微风中的千层碧波,真是婀娜到了极致。    初冬时分,花若初雪,沐在阳光里,显得仙气十足。一旦风起,无垠的苇荡,推波助澜,浩荡悠远。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当叶子枯落之时,苇杆依然向天而歌,撑得芦花昂扬如旗,独立寒冬,依如旷野中的灵魂。

        看到芦花,心间便生发暖暖的流动,走进芦苇荡抚摸着灿烂的芦花,如一头扑进亲人怀中,天地间顿时安静下来了,尘世的喧嚣戛然而止,眼里心头装满一片洁白,苇波如海,荡漾似潮。一下子,远道而来的文友激情迸发,他大声吟诵起《诗经》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难免陶醉于诗文俱佳的意境,派生出对苍茫景象的感慨抑或是对心中偶像的构想?

         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注释:“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苇者,伟大也。”又云:“北人以苇与芦为二物,水旁下湿所生者皆名苇,其细不及指大;人家池圃所植者皆名芦,其干差大。”蓬蓬勃勃的红荆丛总是和芦苇并存的,荆条的韧筋瘦骨,更映衬了芦花的洁白温暖。倘若红荆是耿介豪爽的沧州汉子,那么芦苇就是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

         文友的眼里满是忧郁和低沉的情绪,这可不像那个爽朗的山里汉子?

        沉默的穿行中文友终于吐露了心思:他就职在一家族化工企业,面对逃避环保检查将废弃污水注入地下的卑劣行径。每每望着蓝天白云,他的良心都在拷问自己。一边是亲情、友情和蝇头小利,一边是公益、公利和千秋后世。选择的痛苦写在脸上,长长的气吐在芦花上,一波一动。

       他向我讨教。

     我报之一笑:凤凰涅槃。仓央嘉措在《问佛》中描述,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参透生命的真谛,方能得到永生。

         在这如雪飞扬的芦荡间漫步谈心,静静地倾听风儿从芦花间轻轻拂过,让这心中最醉人的天籁之音,滤去尘世的喧嚣与繁杂,宛如“潭面无波镜未磨”之态。看芦花摇曳,在从容和洒脱中细细品味和翻捡出生命那些美好的瞬间,想那如芦花般纯洁往事;记忆中那些激荡的文字再一次漫过漂浮的心,芦花恰似梦想神釆飞扬。

        芦花,和温暖相关联。走进芦苇荡,就会产生莫名的倾述欲望,然而,芦苇竟无言,无言或许是一种期许,一种交融,一种心有灵犀呢?

     芦花近在咫尺,任凭抚摸,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躯体的、思想乃至心灵的触动或者共鸣,一切溶解天地之间。人生路上哪里竟是坦途会有许多坎坷、拐点,也可能遇到误解和质疑的目光,凤凰涅磐是重生,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因此,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真,确实不是易事。

        看似文弱的芦苇,虚心弥坚,尽管一岁一枯荣,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们总是一丛丛的生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手牵着手,漫着一份随意、自在与率真。芦花也是快乐的,虽然常常风餐露宿,却可以倾听着鸟儿的啁啾,虫儿们的歌唱,欣赏着天边的流云,还有那如火的霞,可以常常与风儿对话,与星星私语,也为此常常引得人们遐想无限。或许《诗经》中的“蒹葭”的创作者也如我们般的被这芦花所魅,才吟出这千古传颂的诗行。

        其实,对芦苇的感知来自于孙犁先生笔下的《荷花淀》和《芦花荡》。小时候,在池塘边经常见到芦苇的身影,似乎看到大片的芦花荡像漫天飘飞的白雪,一直蔓延到天边。尤其夕阳西下时,玫瑰色的光焰透过芦苇间隙照射过来,枝叶闪着碎银一样的光泽,芦花挑起一抹斜阳,饮风曼舞,摇曳生辉,童年的梦总是鲜美,有时会牵念一生的。

        水是芦花的生存之根,水泽万物,有水滋养芦苇才得以发育成长,就算有一天它会白头,留下的也将是无尽的遐想。

文友辞行,我把新作《栽一片茶心》赠他。

         有时候一次旅行的经历便注定了选择的方向,舍得一念之间。曾看到这样一句真言: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半月余,文友发来信息称:大洼之行,他释然了,在芦苇、芦花的演变中悟出许多。人是孱弱的,多像一株芦苇,但有时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这种坚韧度或者韧性,不就是一方一地繁衍生息的筋骨吗?

        文友选择了与蓝天白云为伍,可见已心胸洞开,令人欣慰。

作者简介:张景春

笔名南冰,河北省南皮县人。公开发表百多万文字,正式出版专著五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员,河北省张之洞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作协理事、南皮县作协名誉主席、南皮县国学研修会执行会长,现为《古城文化》报主编。

2
1
9

海哇文潮——海哇之声杯

首届全国文学创作大奖赛征文启示

        为繁荣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新文艺,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现联合相关媒体杂志共同举办首届"海哇之声"杯全国文学作品征文大奖赛。

一、征集对象:全国文学爱好者、诗人、作家。

二、征文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的诗歌(包括格律诗词)、散文、微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不得抄袭剽窃,文责自负。诗歌不超过60行,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100行,散文不超过3000字、小说不超过10000字。

三、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9月18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四、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大赛设特等奖一名,奖金2000元+600元书籍,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500元书籍,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若干名,赠书一本。

五、所有参赛作品,经大赛征文办公室评审后网发,根据作者要求,可以配乐朗诵制作发布,收取5—10元(不同级别主播酬劳有区别)的朗诵制作费。优秀作品推荐到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和诗歌年选发表。

六、评奖规则:大赛以点数取胜,一个阅读量积1分,一个点赞积2分,赞赏一元积5分。每篇文章从刊发日起转发一个月开始计算点数统计得分。一个月之后的不再计算,但赞赏费可以计算到征文截止日。

        综合排名前五十名,入围一、二、三等奖,由大赛编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产生,并附获奖评语。特等奖为综合得分第一者,不在编委会投票范围内。

七、作品刊发一个月内,阅读量没有超过200的,不能参与评奖。本次比赛严禁第三方刷票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被列入黑名单予以公示。

八、编委人员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文字上的修改。

九、活动期间,所有赞赏费全部用作奖金和平台运营费。不再给作者发稿费。征稿期间凡符合本次题意的作品均默认为参赛作品,不参与本次参赛活动的作品请作者注明。

十、参赛投稿格式:

稿件十作者照片十作者简介十作者微信号,参赛人须加平台微信,以便联系,联系不上的不予发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