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 | 北汽自主换道超车能如愿吗?

 新用户5657qPkI 2020-09-02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整合流言风口,北汽集团有了大动作。

2019年10月15日,以“从BEIJING 到世界 向未来”为名,北汽自主新品牌BEIJING发布,首款纯电动车EU7和首款概念车Illuminate两款车型亮相。

以地标性的汽车博物馆为背景,水均益、白岩松等四位著名主持人见证,以及全场挥舞五星红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冷风劲吹的夜晚,为推新品牌,北汽集团用了全力。

“笃志换道超车。”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一言以概之。



BEIJING品牌是北汽集团整合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资源所打造,以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推动自主乘用车业务。

“这可以看作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加速整合的一步,算是北汽自主最后一搏。”有现场人士如此评价道。

些许凌乱的账簿里,是一言难尽、风波不断的北汽自主发展。

北汽自主乘用车的故事在2009年出现转折,重组扩张成为主旋律。这一年,北汽集团引进萨博技术,创建自主乘用车新品牌,同时北汽新能源在郊区悄然揭幕,开始独行路。

接下来的事件耳熟能详。2010年8月,北汽银翔成立并于2014年推出幻速品牌;2013年,北汽集团收购昌河汽车70%的股份,北汽昌河成行……

昌河品牌、幻速品牌再结合北京品牌、绅宝品牌、威旺品牌,短短几年内,北汽自主迎来大扩张,成为国内拥有最多自主品牌的汽车集团之一。

借助大环境利好,从2011年开始,北汽自主板块在市场春风里经历美好的5年,尤其是花开遍野的2016年。

这一年,北汽绅宝实现80%的同比增长;北汽幻速继续黑马角色,全年销量26.68万辆,同比增长19.5%……



但形势却在2017年急转直下。随着竞争加剧,北汽自主突然失去动力,绅宝品牌全年经历腰斩,威旺、昌河以及幻速均下滑。

受制北汽自主发展,北汽集团整体销量未完成调整后的300万辆,而自主产品质量问题在以低增长、精耕作、更高维度的新常态中难藏踪匿。

与此同时,自主亏损、人员流失与加速调整并发,搅乱北汽自主发展,一直独善其身的北汽新能源也被后来者追击。

北汽自主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无论是北京汽车,还是北汽昌河、北汽越野车,不干新能源就无路可走。”在2018年初的一次沟通会上,北汽集团押宝新能源,“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战略进一步明确源于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二次调研。



2018年4月24日,蔡奇在调研北汽后给出新路径,即围绕“高、新、特”做文章。“高”即坚持高端制造、高端产品;“新”是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加快新能源步伐;“特”是承担好国家任务,强化军车越野车优势。

此后,聚焦整合取代重组扩张。2018年,北汽集团出售昌河70%股权;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成功,成为主力军;北京越野车独立……

另一面,借助汽车“四化”契机,整合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传闻从2018年中流出。

但由于庞大的机制体制难题、冗多的人员结构以及复杂的职权分属问题,整合并不顺利。

有不具名的北汽新能源内部人士透露,研发整合最先从实验设备开始。“这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利益关系复杂,至今都没完成整合。反而是造型中心率先整合至北汽研究总院。”

今年8月,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营销公司整合,由新成立的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统领,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李一秀任主任,实现营销整合。随后的9月,有媒体爆出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之间对立严重,整合问题颇多。



帮宁工作室进一步了解到,争执主要来自两家研发院。

其先是领导职务归属和人员结构问题。“两家研究院整合后,位置少了,谁上存在争执。”一位不具名的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两家研发院已停止招聘,“倘若按整合后算,现有员工数超出正常编制。”

其次是对立情绪严重。

“两边相互瞧不上。”上述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内部人士透露,“北汽新能源研究院认为北京汽车员工老化、国企氛围浓重,业绩不行,难带动发展;后者则认为除去核心‘三电’技术,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其他版块积淀不够。”

一个在北汽新能源流出的传闻是,北京汽车曾提供整合方案,但未被北汽新能源接受。“目前研发整合暂停,大家都在观望。”就在BEIJING品牌发布当晚,上述北汽新能源研发院内部人士透露,“涉及两家合作的项目难推进。”

但风声鹤唳的市场淘汰赛,以及下行压力巨大的自主业务,让北汽集团不得不加速推进整合。整合动作实际早已开始,比如BEIJING品牌发布前三个月,打着“BEIJING”LOGO的智达X3就已上市。



来看看BEIJING品牌的规划。

按照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战略,未来5年,北汽将对BEIJING品牌进行200亿元研发投入,打造BMFA油电混动与BE22高端纯电专属两大平台,完成传统燃油和新能源车全覆盖产品谱系。

渠道方面,李一秀表示新品牌将打造一个渠道、一个品牌、一个团队,实现北汽自主品牌融合。

“从BEIJING 到世界 向未来”,北汽自主口号一如既往的宏伟,借助智能化与新能源,这一次北汽自主换道超车会如愿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