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风雪铁龙困中求变

 新用户5657qPkI 2020-09-02

迈进电动化时代,启动品牌提升计划,希望逐步回归大众视野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有时候,退守比进攻更艰难。

 

最近3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上一步一步退守,其市场份额亦被竞争对手们一点一点稳步地蚕食。

 

东风雪铁龙自然无法置身事外。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19年,东风雪铁龙年销量连年下滑,分别为29.81万辆、24.89万辆、15.2万辆、11.7万辆、5.1万辆。

 

危险还在悄然逼近。今年上半年,这一法系品牌在华销量仅为11845辆,同比下滑59.1%。

 

东风雪铁龙如何在退守中筑起自己的城池?

 

“现阶段目标是要让品牌回归正常的认知地位。” 2020年8月18日傍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大草原,在天逸插混四驱SUV(天逸PHEV)试驾期间,东风雪铁龙总经理任光这样给出答案。

 

天逸PHEV有备而来。其一,作为东风雪铁龙旗下第一款电气化产品,天逸PHEV肩负着回归母品牌,继续打造舒适基因之重任。

 

其二,根据规划,东风雪铁龙拟在2025年实现旗下产品100%电气化,在向此目标迈进过程中,天逸PHEV是一款承上启下的重要产品。

 

2020年7月24日,天逸PHEV在成都车展期间上市,东风雪铁龙半只脚迈入电气化时代。其时就有舆论评价道,东风雪铁龙似乎赶了个晚集。

 

君不见,大众汽车集团、丰田汽车等国际巨头早已对中国市场发布明确电气化战略,并从2019年年初开始陆续投放新能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朗逸纯电、帕萨特插混、途观L插混,以及丰田双擎系列、奕泽EV等。

 

产品晚了一年多,品牌方面又不占优势,天逸PHEV还有多少机会?

 

从天逸PHEV切入的细分市场看,它并非没有优势。其一,目前主流合资品牌的插混SUV车型并不多。其二,在主流合资插混车型中,天逸PHEV是首个搭载四驱系统的产品。

 

来看看天逸PHEV。它采用“P0+P2+P4”三电机架构,搭载1.6TPHEV高功率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三擎四驱”动力系统。

 

“这个四驱不同于我们的传统认知——中央传动轴对后桥进行驱动,而是在后桥上布置了一台电动机,通过电力来驱动,也就是‘电四驱’。“东风雪铁龙有关人士解释道。

 

得益于采用更大涡轮代替小惯量涡轮,天逸PHEV强化了发动机在中高转速区间的动力表现。发动机综合最大功率达221kw,最大扭矩达520N·m,百公里加速时间在7s左右。

 

任光透露,东风雪铁龙将聚焦CMP和EMP2平台,依托东风公司与PSA集团在技术、采购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在SUV和轿车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上加快布局。

 

外界质疑的是,近两年来,东风雪铁龙在产品投放节奏上似乎没能踏准市场节奏——在国内SUV盛行之际未能快速反应,燃油版天逸车型也略有滞后。

 

“东风雪铁龙在产品投放节奏上,还属于补课阶段。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要想拔得头筹,还需要对市场的洞见能力。

 

帮宁工作室观察到,今年上半年,在以天逸PHEV为开端的电气化进程起步阶段,东风雪铁龙也在对燃油车进行积极更新换代,加快了产品投放节奏。

 

6月8日,东风雪铁龙C3L上市。6月18日,天逸2020款400THP旗舰型上市。7月24日, 3款C-Series潮享版车型上市。

 

“从2021年开始,一系列体现雪铁龙最新设计语言和领先舒适理念的全新车型将加速导入中国。”任光透露道。

 

明年上市的旗舰轿车E43(内部代号)就是典型代表,该车将在神龙公司成都工厂生产,并在全球销售。“这款车在造型、便捷性、氛围配置等方面,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希望,即产品更中国”。

 

如何让产品更中国?不只包括造型,还包括价格策略、配置级差策略、配置选择策略、营销精准策略和规划策略,在不同细分市场去做布局规划。

 

除产品之外,东风雪铁龙正在加速提升品牌形象。

 

2019年12月,东风公司和PSA集团提前续签新的《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将双方合作期限延长至2037年。PSA集团每年拿出800万欧元(折合6000余万元),专款专用于品牌推广,将持续5年。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品牌提升计划从今年5月开始着手,包括疫情期间的客户关怀、为经销商减负、产销联动调整等。

 

比如在终端,为提升客户体验,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将着力打造双品牌协同网点。同时,升级雪铁龙之家(LaMaison)新形象店,推行雪铁龙大众点评(CitroenAdvisor)。

 

启动电动化战略和品牌提升计划,势必对东风雪铁龙甚至神龙汽车重回赛道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逐步回归大众视野。”任光最后说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