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了脑梗死?

 罗医生健康说 2022-09-08 发布于广西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农村年轻女性患者,她只有三十岁,突发脑梗。最开始的症状是双下肢乏力,脚踩棉花感,无法正常行走

她的老公把她送到医院,完善了一系列影像学检查,诊断是脑梗死。医生建议是做造影检查,必要时取出血栓,同时使用药物控制症状。

图片来自网络

谁知道患者老公说要等家里人来一起商量,等了一个小时以后,女患者的公公婆婆来到医院。

听说要打针、穿刺,老人跟医生说他们当地认为这是中邪了,不能打针,吃药可以,但是坚决不能打针。

医生再次动员家属及患者积极治疗,但是患者及家属都签字解决进行穿刺性的操作。

第二天,病人开始出现偏瘫,接下来病情进一步恶化。

这个病例反应出部分农村居民的一个特点,对疾病不重视,甚至还抱有迷信思想。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农村人脑梗增多呢?

很多农村老百姓不认识脑梗,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疾病。

图片来自网络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脑血管堵住了,引起脑缺血出现的大脑细胞坏死。

这重病有几个病因需要特别重视:

1.心脏病,心脏病比如房颤,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栓进入大脑,形成脑梗死;

2.高血压,高血压改变了血流的流速、波动等情况,也容易引起血栓;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变得脆弱、硬化,失去弹性,同样是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下习惯能够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1.农村人生活水平现在不比城里人差,不管是猪肉、牛肉等富含脂肪、蛋白的食物,还是糕点米面这些碳水化合物,还有高糖的饮料,都是农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有些地方过节还喜欢做流水席,欢迎大家去蹭吃蹭喝。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营养结构的变化。肥胖、血糖高逐渐增加,但是相应的医疗体检、筛查、防病意识却没有跟上。

2.吸烟。吸烟是最伤害心脑血管的生活方式,农村人有好烟抽,但也有不少老人喜欢抽旱烟,水烟,其实过滤效果并不好。农村老人的抽烟频率比起城市更高。

3.劳累。农村居民大多数是依靠农事生产获得生活资料,所以农忙时不管是风吹雨打,都坚持在农地做工。这就增加的身体患病、感染的风险,长期扛病,积劳成疾。

4.饮酒。据我所知,农村老人喜欢喝土制米酒,其实纯度和安全性并不能保证,不少人有嗜酒的习惯,这也增加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5.缺乏运动。劳动和运动不是一个概念,劳动可能要消耗身体的能量,但是却不能兼顾身体活动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居民农闲时都喜欢打麻将甚至赌博,长期久坐,这些都是缺乏锻炼的表现。

除了生活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容易一起脑梗,对于疾病预防的不知晓、不重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对于容易引起脑梗的一些基础疾病,需要尽早的合理干预,比如控制血压、血糖、预防感染等等。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450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亿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