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资治通鉴之燕王姬哙禅位(20.08.24)

 昵称815848 2020-09-02

又看了一会儿资治通鉴,燕王哙禅位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周慎靓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16年。

主要人物就是燕王姬哙燕相国子之,好像也姓姬,以及不太重要的人物,苏秦的弟弟苏代鹿毛寿,燕太子姬平,将军市被等。

齐楚燕韩赵魏秦,燕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曾经辉煌一时。

燕国是周王朝根红苗正的贵族封国。牧野之战,荒淫无道的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纣王的罪责。那个召公奭,就是燕国的第一个国君。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地处燕山之野,故取名为燕,姬奭即为燕召公

燕国存续八百二十二年,前前后后四五十位君主,有侯有公有王,特别有名的不多。

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似乎只有三位,正面君主一位,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礼贤下士,励精图治,强大了燕国。

其他两位则是形象负面,一位是燕王喜,燕国的最后一位国君,亡国之君;另一位就是燕王哙,因为禅让差点亡国,实际上就是亡了国,被齐国统治了三年。

禅位是尧舜时代的君王传承的办法,战国中期,燕国的国君姬哙也学圣人搞了一次禅位,差点断送掉燕国的国祚。

资治通鉴上关于燕王哙禅让子之误国的故事,分为两段,一段是如何完成的禅让,一段是禅让之后的恶果。

关于禅让,书中记载如下。

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

苏代使于齐而还,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对曰:“不能。”王曰:“何故?”对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

鹿毛寿谓燕王曰:“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能让天下也。今王以国让子之,是王与尧同名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荐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于益。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

王因收印绶,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这里,先是苏秦的弟弟以信任臣僚才能强国为由进行诱导燕王,之后鹿毛寿又用“以国让子之,是王与尧同名也“劝导燕王把国家大权让给子之,致使子之大重。

再后,又有人用禹和禹的儿子启的故事影射燕国的实权还在太子手中,燕王哙就收缴所有官员的官印,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职的任命权统统交给子之。

至此,子之面南称王,燕王哙年老,不理政事,成了臣下,一切国家大事全凭子之决断。

名为禅让,实为篡权。

第二部分,说的是燕王哙禅让子之后的结局,表述如下。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大体意思就是:

子之说了算之后,三年时间,国内局势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合谋推翻子之,齐王得到消息后表示大力支持。太子信心大增,派市被攻打子之,市被也不是个好东西,打了败仗,干脆投降子之,反过头来攻打太子。

这场国内动乱持续了几个月,死亡了几万人,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最后引来了外敌入侵。齐王发兵伐燕,燕国毫无抵抗,子之被齐军抓获,剁成肉酱,燕王哙也在战乱中被杀。

感觉燕王哙就是在苏秦的弟弟苏代、鹿毛寿等一帮无底线的说客忽悠下做了一件误国害民的错事,不是昏君,也是庸帝。

国君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子之,德不配位,能不配位,窃取高位,难得善终。最后的结局,变成了肉酱。

当然,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人物是非,不同书籍,有着不同的说法。

记于2020年8月24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