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数学教育原理16:数学认知水平的4个层次

 新青年数学教师 2020-09-02

阅读提示

本期图说数学认知水平的4个层次。

鲍建生教授等指出,要对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评估,就要建立数学认知水平的分析框架.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最简单到最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排成六个层次,依序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每一个较简单的类别都是掌握下一个较复杂的类别的先决条件.布卢姆的上述分类虽然被广为引用,但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如玛扎诺( Marzano,2000) 认为布卢姆的分类法从最低层次的知识到最高层次的评价的结构并未得到研究的支持.

在布卢姆目标分类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有关认知水平的分析框架,包括在数学学科内.

布卢姆的分类理论由于缺乏可靠的实证,其在连续性和层次性方面存在漏洞.鉴于此,顾泠沅等先后两次(1990,2007) 进行大样本测试,从大量外显行为所表征的教学目标中析取内隐主要因素,由此确定目标框架的层次并研究分类的连续性.最后经改造,将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分为4层次架构

水平1: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

水平2:概念——概念性记忆水平

水平3:领会——说明性理解水平

水平4:分析——探究性理解水平

其中,水平 1、2为记忆水平,属于较低认知水平;水平3、4为理解水平,属于较高认知水平.水平4通常称作高认知水平.如下图所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