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此不闻捣衣声

 jxyslza 2020-09-02

杜甫羁旅四川奉节,曾作诗《秋兴八首》,其中之一最被人称道,被选入中学教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首诗的主题在颈联中说得很清楚,是情系故乡之作。尾联的意思是,深秋时节,是家家户户准备过冬御寒衣服的时候,所以在白帝城处处听到夜里捣衣的声音。
什么是捣衣?辞典的释义是:将半成品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捣衣”的理解局限于第二个义项,其实,在古代诗词中,出现捣衣的意象,大多数是第一个义项。唐诗中的“捣衣”是制作寒衣的一个程序,用杵捶打葛麻衣料,使之柔软熨贴,易于缝制,更使麻布与里面的絮状纤维粘连为一体。在公元1100年棉花引入中国之前,汉麻(又称葛麻、大麻、苎麻、火麻等)纺织品一直是古人的主要衣着原料,被誉为“国纺源头,万年衣祖”。当然也有丝绸,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能穿丝绸衣服的人是很少的。古文所谓“桑麻”者,即丝绸和麻布,是古人两种衣料,绝大多数人穿的是麻衣制作的衣服,叫葛衣。我家乡称苎麻纺织的布为“夏布”,这应该是有了棉布之后的名称,因为苎麻布僵硬不贴身,排气透风,夏天穿着凉爽,故名夏布。麻布特点坚韧耐磨,却生硬冰冷,所以杜诗云“布衾多年冷似铁”,韩愈说“衣被如刀镰”。所以制作寒衣时一定要将它放在石砧上用木杵将它捣软,将麻布与里面的填充纤维粘为一体。


李白写过一首五言古诗《秋歌》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月夜,千家万户都传来捣衣的声音,秋天已经来临,妻子心系在边关戍守的丈夫,为他赶制过冬的衣服。什么时候能平定边疆,丈夫从此不再出征呢?这是一首唐诗中常见的思夫诗,表现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也告诉我们,捣衣常常是在晚上,因为白天要从事其它的劳作,捣衣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妇女常常利用月夜捣衣。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民生的困难,或间接表达对朝廷穷兵黩武的幽怨。


当然,捣衣还有第二个内容,那就是洗涤衣物的一种方式,通过木杵锤击衣物,使得衣物中水被挤出,带走了纤维中的污垢和尘土。
我家乡河口古镇,北边是信江,古镇内有人工开挖的惠济河,早晨和上午,岸边码头洗衣的妇女一个接着一个,去晚了的都找不到位置。信江和北岸曾有寺庙,菩萨或神灵“日受千人拜,夜享万盏灯”,前者指的是洗衣妇女多跪在草蒲团上洗衣,后者指古镇晚上人家和商船灯火通明。非常形象的形容!
现在,洗衣也步入现代化,家家户户几乎都用洗衣机,但是沿河靠江的居民,有时还是习惯性的在河边洗衣,三个女人一台戏,居家妇女把洗衣期间聊些家长里短,看成是一种心灵愉悦的活动。过去在河边洗衣的,都会用木杵捣衣,现在用的人很少。我家乡河口镇过去江边的石砌码头是一层层的台阶,当地人称码埠。台阶那些花岗岩就是捣衣的石砧,水位涨落,都不影响。现在,这些码头因为建了防洪堤,全都毁了。随着码头的消失,八省通衢古镇商埠最后的背影也随着消失,那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也渐行渐远了……

第61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