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子都是国之大师,仅此一例!

 自华居 2020-09-02
在唐卡绘画发展历史中,绘画技艺大致分为“曼唐派”和“钦泽派”两种画风,前者擅长静相画,后者擅长猛相画。热贡唐卡的绘画技艺主流属于曼唐派,并对曼唐画艺不断进行完善创新,在创作过程中又兼有钦泽派画风,还融入了中原佛像的水彩画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新的画风。青海省同仁县可以说是热贡唐卡的故乡,于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热贡唐卡”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热贡唐卡的领军人物——更登达吉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卡代表性传承人——更登达吉

一门两贤

古有“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传为千年佳话。在我国独树一帜的藏艺绘画界有这样一对被称为“一门两贤”的父子——夏吾才郎与长子更登达吉,前后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更登达吉,1964年出生于青海省同仁县吾屯村。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被评价是“延续当今中国唐卡强大生命力的大师”。

夏吾才郎教授少年时期的儿子更登达吉作画

更登达吉作为杰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之子,可谓是幼承家学,7岁随父学习唐卡,16岁在具有热贡艺术学院之称的吾屯上寺出家为僧,并拜艺僧桑杰为师学习泥塑,在这样的学习中,将所有的佛教故事和佛教经文烂熟于心,财神该拿什么法器、观音该拿什么法器,他从不会弄错。系统接受藏传佛教艺术的熏陶。

唐卡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其实也是个“苦差事”。与一般唐卡绘画匠人不同,更登达吉作为虔诚的格鲁派僧人,仍坚持遵循传统唐卡绘制的严苛要求及程序,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由于手工工序繁杂,并且对细节要求颇高,更登达吉的画作出产率并不高,一年画不了几幅大作品,有时一天工作长达12小时。经过数十年的磨练,无论其艺术创作还是学识水准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据悉,其父夏吾才郎大师晚年因身体原因,无法负荷高强度的唐卡绘制,因此有不少作品皆由更登达吉协助完成。夏吾才郎曾说:“现在可以了,他(更登达吉)的画我很放心。”


艺术成就

更登达吉的作品较为丰富,曾到四川阿坝州红原县万象大寺、甘肃拉卜楞寺等地绘制间唐,青海省循化县方都寺绘有《六道轮回图》、《千手观音》等间唐30多幅,在塔儿寺金瓦殿中修复间唐《六道轮回图》,隆务寺文殊殿中绘有《极乐世界》。其绘制的唐卡《宗喀巴大师本生传》、《吾屯族源说》现供奉于吾屯寺弥勒殿门庭右侧。《吾屯族源说》在2000年7月15日被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专题介绍。其作品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品《文成公主进藏》于1997年在《民族百花》奖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铜奖;《四大天王》于2003在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四臂观音》、《八马财神》、《无量光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等在省内外各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优秀作品奖。代表《十六尊者》现珍藏于自己的僧宅佛龛。2006年7月28日青海省第四届民族文化旅游节荣获“青海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的称号。

《释迦牟尼神变图》

《白度母》


画唐卡是一种修行

如今的更登达吉传承父亲夏吾才郎的衣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外,还造访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吸收众家之所长。并且十分重视热贡唐卡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先后授艺于40位学徒。

更登达吉悟出了一个道理——画唐卡是一种修行,一日复一日的练习无异于佛家僧人打坐念经,只有做到心底纯净安宁至极,才能真正参悟佛家之精妙。他曾说过:“一僧人、一画笔、一辈子。唐卡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事,它是关于文化传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