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语小白到西班牙在读博士是什么体验?

 时光凉0 2020-09-02

其实在我的人生中,读博一直都不曾是我考虑的选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聪明。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第一次高考失利以后的复读,再到后来第二次高考也没有考得很好。我的人生都在平平无奇的轨道中稳步行进。

 第二次高考的成绩大约在重本线上五十多分,志愿填报了西语系的提前批,就这样意外地进入了西语的世界。 

即使在大学里,我也自认为对语言毫无天赋可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对语言特别敏感的人?无论是语法、单词还是发音,在相同的时间里,他们总能学得比其他人更快一点——这样的同学在我身边并非少数。

 而我既没有天赋,也不算勤奋。要知道,在专业的外语院校中,大部分同学都非常刻苦。

更糟糕的是,我还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子很小的女生。上大学的时候,我很少当众发言;在口语课上更是尴尬得可以挤出水来……因此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学习小语种。毕竟学一门语言,如果不敢说出口,又怎么能练习呢? 

我现在还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在一堂基西课上,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西语笑话,可我偏偏忘记了。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事情刚巧就轮到了你,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倒霉经历吧。 我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没有笑话”。老师有点生气,觉得我对学习一点也不认真。

现在想起来,那是一件多么小的事情啊,但清晰的就像在昨天。那一次课后,我在好朋友面前难过得一直哭。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并不觉现在的自己比那时候要好多少。敏感、沮丧、害羞、不算勤奋也没有天赋的普通的我,和那时候相比,究竟又成长了多少呢?

 唯一不同的,也许是我的年纪变大了吧。从原来的21岁,到现在的27岁;从对高年级的学长学姐遥遥仰望,到现在也会有同学叫我“学姐!学姐!”。 

虽然好像到了可以给别人提供建议的时候,但对于知识的敬畏,对于自己无知而感到的渺小,一天都没有改变过。

 这也许就是读博给我最大的感受: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大三的时候学校开了西班牙语文学史课。那时候教材就两本书:一本蓝皮的《西班牙文学史》,一本《拉美文学史》,里面编撰了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还节选了一些文学段落。

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对文学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还清楚地记得期末考试自己考了87分——算是个中不溜秋的分数。虽然成绩平平,但那时候认真学习的文学史为我后来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板鸭学习生活的四年时间里,我都和西班牙文学有着深切的缘分。 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文学和戏剧,博士方向是流亡文学。曾经课本上一闪而过的短短一行字,却让我在之后付出了漫长的努力。

刚读博时导师对我说:“这条路很孤单的!你准备好了吗?”

我并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又耐心地解释说:“走到后面你会发现,那里也许只有你一个人。” 

后来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这种孤单不仅仅是不停写论文,查阅大量资料,在图书馆看书、回到家里继续看书的单调日常;也不单单是身处异国他乡,在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一切从零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在这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孤独是指,你会越来越发现,那些自己所在乎的,很多时候只有你一个人觉得重要。

每次去听讲座,看着现场从各个地方来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已到暮年,年轻的学生反而不多。寥寥的人里,听着他们争辩、引用、互相批评或吹捧……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读过他们论文并且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的人,只有在座的这些人而已。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惺惺相惜。

作为学生,会面临许多烦恼:我写的东西真的有价值吗?我真的可以达到老师的期待吗?我对文学还保持着最纯粹的热爱吗? 

所以你们看,其实现在的我和那个几年前在课堂上答不出问题的女生,并没有很大差别。枯燥的学习过程,生活中遇到的琐碎的困难,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遇到困难也会想要放弃的我,和所有人都一样。

每次回国,面对别人对我“文学博士”的称呼,我都异常心虚、坐立不安。有时甚至张牙舞爪地喊:“我还没有毕业呢!”

 我经常举例,这就像钱钟书《围城》里写的方鸿渐一样,拿着并不存在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的头衔,其实腹内并无真才实学——我很害怕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我经常碰到很多想要读博的同学。看到他们天真的脸庞,我总会想起导师问我的那个问题:“读博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也可以归结为,学习是为了什么呢?学习一门语言,最后的出路究竟在何方?是翻译,是老师,是文秘?是去西班牙,拉美,还是留在大城市? 

如果有幸可以向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会以这句话作为结尾: “高塔巴别未建成,人间从此需象胥。” 

大四毕业在学校的字母墙前面照相,上面刻着这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

这句话不难理解,“高塔巴别”指的是《圣经》里的巴别塔。巴别塔之所有没有建成,是因为人类说着不同的语言,难以理解彼此,造成了分歧,让恢弘的高塔难以继续。“象胥”在古代指的是翻译,是接待四方来人的使者。 

倒不是鼓励大家人人做翻译,而是对我而言,语言学习的目标应该作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世界和世界之间的桥梁存在。

无论是选择读博也好,工作也好,还是在生活中也好,如果只能看到近处的得失,很难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再远一些,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什么也不是。

这种看似消极的想法,会给我们增添无尽的勇气。如果我们什么也不是,那么就能做到真正的毫无保留。 

也许别人两年能做完四年、四年能做完六年的进度,但你慢一点也没有关系;也许有人可以做“更厉害”的事情,而你的履历表看起来仿佛“平平无奇”,这些都没有关系。 

No todos podemos hacer grandes cosas, pero podemos hacer cosas pequeñas con gran amor.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做伟大的事,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怀着崇高的爱,去做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问:高塔巴别,真的会有建成的一天吗?

但其实,并不是语言的差异造成人们之间的不理解,而是共同的自私、狭隘和心底的偏见,让我们渐行渐远。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建不成高塔,但能在下面添一块小小的砖。

以上是读博给我带来的体会,匆匆写下,与大家共勉。

【西知网公众号;愿与大家共创一个属于西语人的西语圈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