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司马长史 2020-09-02

汉匈战争之后,西汉政府在西域面临更为艰巨的管理重任,新占领的疆域修筑并完善军事防御工事已经迫在眉睫。汉武帝时期西汉长城经过大规模修建之后已经成为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该防御体系以墙体为中心,由外到内有“天田→堑壕→虎落→墙体→关城→烽燧→坞→障城”等一系列设施,且层层设防、重重警戒、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在西汉政府的重视下,西汉长城自此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作为边境设施它不仅阻挡了外部人员的非法进入,还限制了内部人员的随意外出,保障了长城内外的安全。特别是西北地区长城的完善,促使长城外匈奴政治局势发生新变化,同时西汉政府大力发展长城地带,加强与长城外诸国的联系。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西汉长城

那么探讨在西汉长城军事保障下,长城地带的发展和西汉政府与匈奴、西域诸国政治交流、经济贸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民族交流情况就显得非常之有必要。

西汉长城促成内外政治变化

西汉长城的完善,首先改变了汉初西汉王朝被匈奴侵扰边郡的局面,也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其次带来了西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为西汉政府在边郡屯田提供了保障。第三,为西汉政府控制和安排长城内的百姓生活提供了方便,西汉政府积极利用长城内防功能,控制人口逃亡,所以“长城对西汉王朝而言,具有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总之,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后,匈奴侵扰次数明显减少,西汉政府也鲜有主动出击匈奴的战争,长城内外出现缓和状态。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匈奴

西汉长城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减小了匈奴对西汉边境的侵扰,同时,匈奴通过侵扰获利的补给也因西汉长城层层防御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呼韩邪单于向汉天子的臣服以获得赏赐、资助,弥补游牧民族的不足。呼韩邪单于政权趋于稳定,也增强了西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和控制力度。

长城带来的经济大开发

稳定的政治局面随即使得长城内外的经济大发展,在长城内外政局趋于缓和时,西汉政府开始在长城内外屯田。据《赵充国传》记载:“屯田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也就是说长城的有效防御,离不开屯田生产的支持,汉武帝本人也深谙此道,筑城建障同时在其旁屯田。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汉长城遗址

《史记·匈奴列传》就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鄣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

屯田的顺利开展又依赖长城的有效防御,二者相辅相成,所以西汉长城为边郡之人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为边郡屯田提供了环境,于是:

“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

而且屯田政策使得长城内外形成了独特的畜牧业地带,即农耕与畜牧混合存在的地带,既不等同于西汉内陆农耕地带,又不等同于草原游牧地带,而是农耕地带与游牧地带的过渡带。所以长城地带便被形象地称为农牧业的分界线。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史记

除农耕技术外,水利灌溉技术、园圃技艺、冶铁业等各种手工业技术也被带到长城地带,《史记·匈奴列传》中有提到水利灌溉内容,“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在农业的带动下,长城地带工商业也得以发展,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的开发带动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工商经济的发展。

长城内外的民族交流

在长城内外,因为各民族错居杂处所以混居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各民族间相互婚姻,而婚姻又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并且以长城地带为平台,民族融合向长城内外潜移默化地延伸,逐渐带动各民族间的交流、贸易、相互吸引。

浅析西汉长城建设的时代意义,影响内外发展进程,促进大汉崛起

游牧民族画像

因为西汉长城的建设,从西汉开始匈奴、东胡、氏、羌、乌桓、鲜卑等各民族不断来到长城内外,同这里的汉族交侵错居,相互交往,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

所以长城的修建“既遏制不了南北各族人民之间的接触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也隔断不了北方民族的南下和中原内陆人的北上,更挡不住南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吸收、彼此融合”。

除了迁移形成的民族交流,贸易形成的民族往来同样不容忽视,而在贸易往来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朝贡贸易,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西汉长城的时代意义

可以说西汉长城经过历次完善有效的减少了长城内外的冲突,而且稳定的控制住了西汉人民的流动,同时也使得匈奴的实力日渐式微,到了呼韩邪单于的时代,匈奴甚至只能采取和汉朝臣服的方式来获得物资,而正是因为汉匈关系的稳定所以使得西域局势更加稳定。

在稳定政局影响下,长城地带西域诸国经济得以发展,在经济发展前提下,又因地域便利长城内外各民族杂居、通婚或贸易交流方式多样化,交流内容也逐渐增多,贸易规模扩大。在交流中长城内外各民族增强了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汉书》

《赵充国传》

《史记·匈奴列传》

《史记·大宛列传》

《西汉西北地区长城内防功能初探》--- 黄永美、徐卫民.

《 两汉时期西域屯垦的基本特征》---张运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