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之行碎碎念(4)

 用字记录生活 2020-09-02

有人说,现在的丽江商业味太浓,而去丽江不远处的束河古镇不会让人失望,而我俩迈开大步先去了束河几公里外的白沙古镇。

白沙有过一段辉煌,曾经是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朝时期,丽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时期,不仅大营宫室,还创作了壁画艺术中的多幅珍品,我们虽没有这方面的造诣,但是想去见识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白沙壁画”。

从丽江乘坐公交车直达白沙,期间从束河上来一拔上海人,也是去白沙。只是,最后我们望着“白沙壁画”,却都没有跨过那个门槛。因为除了门票三十元外,还得缴丽江古城建设费八十元。而现在出入丽江都不用缴纳这个费用,有人质问,然后各自散去。

惦记着,都有些什么宝贝?

我俩并没有即刻离去,那一堵明黄色的围墙,趣味十足。围墙上有画有文,确切的说,是介绍东巴象形字。每一个东巴文字就是一幅画,了了几笔,就清楚地把事、物、意的轮廓表达出来。东巴文字至今仍在使用,所以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随意来到纳西手工作坊,传统纳西族院落三房一照壁。那是一个纳西传统手工刺绣世家,历时四百多年,经历十七代的传承。院内有一展馆,尽管成品的尺寸、题材不尽相同,但是每幅绣品色彩亮丽,立体感强,就像一幅幅油画。走近细看更是精致,因为不能拍摄,于是在绣品前流连多时,惊叹不已。

在院内还有一作坊,几位绣娘,问将完工的一幅绣品,化了多少时间?答,三个月。那么展品里看着很高的标价就不用质疑。我用我的手机拍下了半成品,只是拍摄效果没能真实反映绣品的精湛技艺,尤其是光影的运用。

游人不多,有音乐传来。“天籁清音”之下,三位艺人各自执着不同的乐器,演奏着。从桌子前竖着的“敬告游客”才知那是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沙细乐,曲目是以纳西族古老的传说故事“龙女树”为题材,老艺人为了纳西民族文化传承而自愿奉献着。还有一张“敬告游客”是用英文写的,看来慕名而来的还有外国友人。我们表了一下心意,转身离去,被艺人叫住,一声道谢后,还让老公加入他们的队列,坐下,合着节拍击打乐器。

五味生活小院,是一驿站,古风遗存的建筑。红灯高挂,庭院、水池、散落各处的绿植,白色的坐椅围着船形的桌台,一条黑狗并未因我们的走近而惊动,依旧慵懒地伏在地上。四周静悄悄的,店家出来问过我俩是闲逛也就自个忙去。

牌楼附近的街边的一家音乐餐吧,屋檐尖翘在空中,涓流从门前潺潺而过,花草点缀,乐队、泡吧、看书、咖啡、发呆,尽管项目众多,当我坐下拍照时,还是无人打扰。

即便是处在中心,散落的店铺、临时的摊位,菜蔬、古玩、日杂、特产,没有大声的吆喝,古镇很是安静,你可以从容的闲逛。于是出门在外一向不热衷购物的我俩满载而归,药材、围巾、挂件等,还尝了第一次才见到的蛇皮果、甜角,和一种记不得什么名称的水果,那是有着红褐色的光溜溜的外表,跟榴莲一般打洞吸汁喝。

有人说过,可以从白沙古镇寻觅到二十年前丽江古城的原貌,而现在的束河,则是丽江的缩小版。

从白沙到束河古镇很方便,也是公交。我们在古镇的“粗茶淡饭”用过午餐。

街头巷尾,门前屋后,清泉围绕,绿意满目,更有三角梅的点缀,让人以为是身处江南古镇。古风遗存的建筑,店铺辅之现代、文艺的装饰,三三两两的游人,显然束河较之白沙热闹许多。高挂的红灯,满心的喜悦,不时的见到有新人散落各处在拍照,给古镇更增添生气。

然而当你行走于斑驳的石坡,马蹄声声入耳,恍然大悟,束河可曾是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重要的驿站。古镇也有四方街,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豆腐包着豆浆卖,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声名远播,嘴馋时可以尝尝“包浆豆腐”。

临街的一店铺,空中扯起“板麦手造”,木质门上挂起自家的衣裳,朴实,也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广告也可以这样不动声色。

一小屋,静默于街头的拐弯处,稀松的几朵黄花,衬着几片攀沿着粗糙墙面的绿叶,墙上装饰着打开的木质百叶窗,雨水淋了黑板上的字,底下的小花圃生机勃勃,“一粒麦子-心灵客栈”,只是我们路过,不曾体验。清澈见底的流水环着二层的十几间连在一起楼房,显然在这古镇很是气派,那是集咖啡、红酒、客栈在一起的场所,游人拍着照,不用顾忌有多少人闯入镜头。

在古镇感到张扬的应该是那个广告了,“红谷”可是精品,大牌子。乘坐马车环古镇一圈,有商业的味道,但是不失古朴,不拥挤也没喧哗。从马车老伯口中知道,束河同样存在着保护、发展的种种困顿。

之前有二晚住在丽江,丽江是我们作为去香格里拉和泸沽湖的中转地。而给丽江也有整整二天的时间,这一天游过白沙、束河,我们又回到了丽江。在旅馆稍事休息,去会会蓝天白云之下的丽江(大研)古镇。

那天从大理到的丽江古城,天气特别的热,公交车很是拥挤,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年轻的司机吸着烟,戴着耳机,不时的电话,面对上下车的乘客没有丝毫的关照。我们入住酒店,小哥帮着拿行李,又积极回应我俩的问题,心情才舒畅。

丽江,果然热闹些,不论白天、黑夜。广场的电子指示牌,实时滚动着在古镇的人数,四万人。我想若是节假日,人满为患,说得一点不为过。街头不时的音乐传来,那大多是年轻的女子唱着歌儿,敲打着手鼓,悠扬、欢乐。三角梅盛情的开放,古镇的景致无需我多笔墨了,我想说的,若你入住古镇内,行走在碎石铺就的小巷,拖着行李箱确实碍事。

在白沙古镇留下的遗憾,在丽江算是有了安慰吧。丽江的木府,见到了几幅同样尺寸的临摩白沙壁画,还听到导游的讲解。融会了藏传佛教绘画中流畅绚丽的风格,壁画题材大多为宗教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在同幅壁画里,有佛教、道教的佛像,还有喇嘛教佛像,三种教派揉合在一起,很少见的。

我们的讲解员是一位着“披星戴月”民族服饰的女子。说服饰,其实应该是披肩更为合适。披肩上刺绣着七个圆盘,两条白布带在劳动时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紧,于是肩担日月,背负星星,有了俗称“披星戴月”。纳西族妇女十分勤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而我在木府里,也穿上民族服饰,不轻松,玩着摆POSE,差点儿闪了腰。

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受到了纳西族社会的尊重与爱戴,在木府的建筑中就得到了体现。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府中的那些树、那些建筑,在讲解员的演说中有了肤浅的了解。电视剧《木府风云》许多场景在此拍摄,只是我不曾看过,无从对号入座。

丽江,我俩并不会有什么艳遇,腊排骨火锅、黑山羊火锅、水性扬花、鸡豆凉粉、饵丝……味蕾的艳遇,来得更直接。

我们化了半天去了拉市海,不为骑马也不划船,只在湿地公园闲逛。

拉市海湿地公园水草丰美,成了候鸟们南迁越冬的好地方,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还有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我们来得不是对的季节,很少见到鸟类。但是公园里有一博物馆,陈列着各种鸟类标本,其中的黑鹳是罕见的鸟类。

蓝天白云,水草丰美,鱼儿戏水,并无新意,但是总是看不够,只因环境的污染,之前稀松平淡之景也成日常的难求之事。行走在湿地公园,但见山水相映,碧翠环抱,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四周静谧,这般安宁、详和,甚好。

在公交车上再次遇到从郑州来的老年夫妻,不疾不徐,已在丽江有些天,特别的羡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