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天——地——人

 四地闲夫 2020-09-02
道德经:天——地——人
  • 在讲本章之前,先简单普及一个小知识,因有些话语需要引用到。
  • 《三易》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夏代《彖(tuàn)辞易》也叫《连山易》,商代《象辞易》也叫《归藏易》《坤乾易》,周代《文王易》也叫《周易》,由于《连山易》、《归藏易》都已经失传,所以现在的《易经》也叫《周易》。相传《连山易》是由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伏羲氏,也称作天皇氏(大家常说的三皇五帝,其中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所创。《归藏易》由黄帝所创,《文王易》自然是周文王根据前人推演而出,很难想象伏羲氏所处的旧石器时代能有这样的创作,年代太过久远,虽然考证的人很多,但说法不一,仍然是个谜。这里我们就不讨论了。

伏羲氏

  •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要遵循地的规律行事,地要效法天的规律而运行,天要效法普遍规律而存在,普遍规律要效法自然规律。(后两句也可以理解为天要效率宇宙规律而存在,宇宙规律要效法宇宙本源的规律才能恒久)。

《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象》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象辞易》中说,天道运行永无休止,无可阻挡,君子应该效法之,自立自强,不停的奋斗下去。

《周易》: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 《象辞》中说,坤象征着大地,君子应像大地一样,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因此,人立于天地之间,效法天之无可阻挡,不停奋斗,自强不息,效法地之包容万物,为什么说地包容万物,很简单,大地孕育万物,给予生命住所,粮食,水果等等,而人类返还的则是,垃圾,污水,各种破坏,正如近日报道的祁连山的破坏式的开采等等,但是大地仍然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仍然继续提供着生命之所需。

地为何效法天,因为无论大地变成什么样,无论大地是否会返还什么给天,但是天依然阳光普照,依然和风细雨,不求回报,周而复始,永不停止。故无论是天,还是地,都是顺道而行,按照规律在运行。这些本质,作为人,为何不效仿?自古能有几人当君子,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尽可能的完善自身,尽量去接近他,尽量去努力,对于利人,利万物之事,我们就应当无可阻挡,不停奋斗 ,自立自强,无论是对个人,家庭,乃至国家都是如此。对于讽刺、嘲笑,贬低我们都要像大地一样胸怀宽广,包容万物,谓之厚德载物,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

总的说来,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就要学会顺势而为,顺应规律则水到渠成,逆道而行,自然不可达成。何为顺势,之前我们也阐述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一件事的达成不一定走最短距离是最快的,因为有时遇到的阻碍也是最大的,此时绕行,同样可以直达目标;再者,要想得到先要给予,要想人帮己,先向自己能帮的上对方什么;最后做人凡事应当留有余地,适可而止,知进退,则游刃有余。

本文由 M平步青芸Z 原创,谢谢关注,共同探讨,修身养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