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一拜年【母亲节特刊】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由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办,东营微文化承办的“微”青春有奖征文: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正能量......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母亲节韩红献歌赠天下妈妈_完美演唱《天之大》

  初一拜年

文丨刘向军  图丨网络

本家八十八岁的爷爷坐在木椅上,身旁的碳炉闪着火苗,铁皮烟囱因炉火旺而烧得有些发红。爷爷旁边桌子上的茶水冒着热气。那是大国叔从东营带回来的金峻眉。爷爷常对邻人显摆他的红茶,说这个茶味香色浓。

给爷爷鞠躬问好后,爷爷笑着和大家寒暄着,分别询问了侄孙们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笑意溶溶。拜别爷爷后,竖了一下大衣衣领,紧了一下脖子上的围巾,和兄长一起,开门踏上了室外的雪路。

每年的年初一拜年程序都是这么开始的。

今年的冬天较长。因为下了十年不遇的大雪,加上寒流不断,村中大路边的雪一直没有融化。路边、屋边涯头上都还覆盖着厚厚一层。大部分已经硬化,因为有冰渣,看起来滑溜溜的。

北风一直在吹,刮在脸上像无数细针在扎。

拐过南北路进入了秋祥哥家。

二叔早已迎在了院中,跟在兄长后面,大声喊:“二叔,过年好!”二叔赶紧答道:“好、好、好!都好!都好!”进门后,二婶端出了糖和瓜子,秋祥哥端上了热茶。十分钟的拜年,听二叔回忆了一遍兄长和秋祥哥发小成长的故事。调皮捣蛋、爬墙上瓦、溜冰逮鸟、读书玩球、丈子打包,丰富多彩,无所不有。

从二叔家走出,便进入了南北胡同。这里南北通透,风无遮挡。路旁的大树早已没有了树叶,剩下的粗枝条在北风下剧烈地摇摆着。路边张庆家篱笆上的突出部分发出了鸟鸣般声响。身子被风刮得一路小跑。终于转过了弯,忽然看到赵家奶奶站在墙角。脚下是久积的雪,双手叉在棉袄袖里,棉袄看起来有些单薄,一条老棉围巾系在脖子后面,头上的老太太帽深压在额上。嘴里哈着热气,正焦急地注视着大路的另一头。

紧走几步,问侯赵奶奶过年好。赵奶奶看到兄长和我,好像有些兴奋。拉下了挡在下巴上的围巾。问道:“你们都回来过年了?”“回来了”赵奶奶轻轻说:“他们也说要回来的!可能一会就到了。”说完,奶奶又瞅了眼路那头。

赵奶奶的儿子在县城上班。她三十五岁上开始寡居,独自带着一个姑娘一个儿子生活。四、五十年代生活困苦,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更是艰难。奶奶带着孩子们勉强活了下来。陆陆续续,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女儿出嫁远方,儿子也已娶妻生子。

赵奶奶说来命苦,儿媳生了第二个女儿后,便与她产生了矛盾,是因为培养孩子方法问题。多次大骂婆婆后,婆媳分了家,各自起灶。赵奶奶独自居住一间西大屋,儿子儿媳住三间东大屋。孙子降生后,儿媳的脾气更大了。自此,孙女孙子便很少去西屋看奶奶,怕妈妈见了打骂。

时光如梭,转眼赵奶奶便到了古稀之年。天翻地覆,高考制度恢复。赵奶奶儿子以三十多岁年龄考取了农业大学。喜讯传来,奶奶着实高兴了一番。在邻里乡亲的祝贺赞美声中,赵奶奶寡母孤儿的阴霾在心里一散而净。乡亲们口中那美好的未来日子时时浮现在她的眼前。

今年是赵奶奶儿子毕业后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儿子全家迁往县城居住已经六年。孙女、孙子都已参加了工作。儿子的工作也如日中天,已是某局副职。奶奶只知道儿子是和乡长一样大的官,很了不起。奶奶的平常日子很简单。吃过饭,便去邻居家聊个家常。每当邻居问起儿孙情况时,赵奶奶都是说很好很好,可鲜有村民看到奶奶的儿孙们回村。

风越刮越大,还不时刮起地上的一些块状积雪。和赵奶奶告别时,她仍口中喃喃地说:“会回来的,今天初一,饺子包好了。他们会回来的”。

村里的鞭炮声稀稀拉拉,不时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过眼前。走出老远,回头仍见赵奶奶伸长脖子,面向大路的另一个方向。围巾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身子倚在墙上,似有些随风摇晃。

第二天,听国庆说,赵奶奶在墙角站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扶墙挪回了屋里。

今年,赵奶奶八十岁。正月初一,也是她的生日。

作者简介

刘向军,一个喜爱文字的土木工程师。一九六六年四月出生于利津盐窝。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