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青春丨我的青春用心走过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由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办,东营微文化承办的“微”青春有奖征文: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正能量......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我的青春用心走过

爷爷是煤矿工人,父亲是煤矿工人,长大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三代的煤矿工人,也算作是根红苗正的“煤三代”,其实“煤矿工人”是冠冕堂皇的一种叫法,在我们那里俗称为“窑花子”。花子者,乞丐也,可想而知,这对于初入社会的我来说,没有兴奋没有希冀,有的只是深深的迷茫和……屈辱。

我们迷恋地面上的鸟语花香旭日骄阳,可是你知道在地平面千米以下又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吗?机器轰鸣,煤尘厚重无时无刻不将人笼罩于它的淫威下,井下过于潮湿的环境让人的呼吸不顺畅,身上同样潮湿的工作服粘粘地贴在身上,靴子里早已灌满了水, 走起路来“咕唧”“咕唧”直响,脚直在靴子里打滑,更要命的是那派紧张的忙碌,稍有不慎就会让人头破血流,这一切的一切让初下井的我感到恐惧。回到家,第一次端起了酒杯,父母没有阻止。是啊,井下潮湿的环境太需要酒精来驱除寒气了,但是对于我,最迫切的却是让酒精来麻木一下大脑,想着图一醉,想着图一睡,睡着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可累,却睡不着,神智仍然清醒无比, 闭上眼又是井下的那一幕幕。“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这句话,我也正处于青春年华,我也曾有过许多光辉的梦想,难道我的青春注定要在这样一种黑暗里消磨?这一晚梦境与现实交替,却难逃漆黑一片,是夜的黑还是井下的黑,分不清……

学习结束,我们正式成为了一名矿工,分到了采煤一线,我的第一份工作--柱子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扛着柱子,从一个地点挪到另一个地点,一二百斤重的柱子啊,第一次往肩上扛,怎么都站不起来,这个时候班长就冲我吼“干不动滚蛋,煤矿不养软蛋”,第一次遭受这样的辱骂,血直往头上涌,但是忍住了, 煤矿与文明是不沾边的,这样繁重的劳动骂人似乎是一种发泄,想着不让人打不让人骂就得自己挺起脊梁。我也同样狠狠地在嘴里骂了一句什么,一咬牙,终于把那棵柱子拔了起来,虽然腿直颤抖,脚步也如喝醉了般地打晃,但毕竟是完成了一根的任务。

一个班下来,真的累虚脱了,踉踉跄跄地挪到澡堂,一屁股坐到了地下。工友们有的坐在地上美美地吸着烟,有的迫不及待地跳进澡池,有的在骂骂咧咧地发泄着什么, 我就那样呆呆地坐着,澡堂的蒸汽蒙蒙地,让我看不清前面的路。

这个时候班长来到了我的面前,递给我一颗烟,说“累了吧?要想在煤矿干,第一就得能吃苦,离开了爹妈没有人会拿你当孩子看;第二,就是要有心,井下太危险了,要时时刻刻多长双眼睛……“听着这些掏心窝的话,对班长的怨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煤矿得到的第一份温暖。

熬过了第一个月,当初我们一块分的三十多个新工人至此只剩下了我和斌,其他的人要么永远地离开了煤矿,要么通过关系调到了相对轻松些的辅助单位。我们的父亲都是老实巴脚的一线工人,没有门路也没有钱去替我们疏通,所以我们不怪天不怪地,不靠天也不靠地,只能靠自己!

煤矿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差,而最要命的还是安全系数低,高速运转的采煤机和镏道,不小心被它们咬一下那可不是皮开肉绽样的简单。有多少次目睹了那么些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自己的眼前重伤甚至死亡,每一次都会让我颤栗,也曾想过一走了之,但是当时父亲正在病休,而母亲只是一个家属,自己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依靠。每次筋疲力尽地回到家,看到的都是父母心疼又愧疚的目光,这都让我的心隐隐作疼。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将我养大已经不容易,还要为我的工作担惊受怕,是儿子不孝了。所以尽管满身的疲惫,但是我仍然会强打起笑颜,作出轻松的样子,只是想让父母放心,他们的儿子每天都会高兴上班,平安归来!

结婚生子以后负担更重了,但是妻儿却更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一定要让她们过上好日子,我对自己这样说。工作依然是累,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正常情况是到下午五六点钟到家,而延点到八九点钟是煤矿的家常便饭,往往是吃完了饭沙发上一倒就睡着了。所以对于儿子我是愧疚的,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抱一抱他,亲一亲他;对于爱人,我也是愧疚的,没有更多的钱给她买好看的衣服和首饰……

下井七年我干过好几种工种,但是不论干哪一种工作,我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将它干得最好。尤其是后来的维修采煤机的工作,一天下来尽管又累又困,但是我仍然要记工作笔记,这一天煤机出现了什么情况,又是如何处理的,我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工作三个月,区长就点名表扬我,”干三个月的比别人干三年的都要好“,所有的苦累,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想来都是一种值得。

2005争取到了去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学习的机会,毕业两年后又来到了内蒙。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从事老本行,尽管这样我仍旧干得比别人出色,别人都是糊弄,管修不管维护,我则重在维护,我将每一台采煤机视作自己的兄弟,有些许的不合适我都会让他们停下来检修。记得有一次采煤机出了点小的故障,而机下面是一大汪水,我一个猛子将头扎入水中,硬是把采煤机给修好。也正是凭着这样的工作劲头吧,一个月后,领导就把我调入了技术科。

虽然有过两年的脱产学习,但是乍一进入科室工作,有太多太多需要重新学习的东西。但是这都难不倒我,别人下班我还在上班,别人成伙结队地出去玩,我仍旧呆在办公室里学习,我太珍惜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机会了。经过几个月废寝忘食的学习,再加上自己多年井下工作的经验,很快我在技术科里能够独挡一面了,并被提为副科长。领导的赏识更让我的干劲十足,有多少次工作晚上干不完,第二天凌晨我又独自起来干,而这些都被领导看在眼里,在被提为科长的时候领导跟我说,”就工作能力来说,你不是最出色的,但是责任心却是最让人称道的“。

后来不断地有从前的工友来到内蒙,听到我被提拔到了科长的位置,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真是奇迹“,我不语,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奇迹啊,或者说奇迹的另一个名字是努力罢了。回首自己的青春,我庆幸自己的坚持,也感恩每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青春伤过痛过迷茫过委屈过,只要自己用心走过每一步,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我相信青春定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作者简介:刘刚,1979年出生,新矿集团员工,在煤矿长大并成长。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