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偷事两三桩之二 聊聊 ▪ ▪ ▪ 作者丨贾延翔 图片丨曹新庆 小时候调皮,做些偷事很正常,可没想到,长大了还是 “贼心不改”,唉!真是没办法。 刚工作时年轻,咱得追求上进啊,见很多同事报名进修(就是自学考试那种,通过它拿到更高文凭),我也报上名了。每次到泰安培训我都准时去,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唯恐考试过不了。很多同事由于家事所累,培训去不了,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用于学习,临近考试时,他们就纷纷忙着做“小抄”,以期在考试中能通过偷看小抄而及格。 我担心自己不做小抄,万一监考不严大家都抄而独我没有,岂不吃了大亏?于是,我也猴子学样般做了起来,那时没有智能的电子产品只能靠自己手工来做:先买来白纸,必须是那种稍厚稍硬挺点的,裁剪成四五公分宽的纸条,再将纸条以五公分的长度进行来回对折,这样就形成一个个五公分见方的格子纸,每条纸可折叠十几个甚至二十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可以简略地写下一个甚至两个论述题答案。这样藏了“海量信息”的格子纸折叠好了只有五公分见方、薄薄的一片,考试时可以藏在袖子里,趁监考老师不备时偷偷查看某一题的答案。 记得第一场考试前收到准考证时,大家一看就傻了眼,原来准考证上考场地址一栏赫然印着“泰安市XX小学”。我们单位年龄稍大的老师都知道这所学校的厉害:一是该校考场内的桌凳矮小(小学生用的嘛),成年人坐在那里写字就像趴在地上,两条腿得贴地向前伸直,这个动作对于偷看小抄的难度系数就太大了些;二是该校的监考老师全部为女性,且都是那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她们好像看不惯我们这些乡下来的考文凭的老师,考试过程中,她们嘴里不停地警告着、脚下不停地走动着,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只要发现哪一位考生姿势不端,似有偷抄之嫌,她们会直接用穿着锃亮皮鞋的脚踢人,虽用力不大但足以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表”者脸红心跳、噤噤然气不敢出。您说,这种情况,小抄还敢往外掏吗? 也有不在这样的小学而是在其他中学考试的时候,但城市里的中学教室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当时已经安装有监控探头,尽管技术原因模糊不清且大多时候不能正常使用,但我们仍然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每场考试时长都是两个半小时并且每个考题都有分值,因此早早做完会做的题目后,能不能得六十分自己很清楚。那些注定要补考的老师在漫长的考试时间里不甘心“等死”,就会“铤而走险”。只见那几个大胆的考生先有了动作,趁监考老师刚刚从自己旁边走过的机会,拿出了袖珍小抄在袖口偷偷翻看,但往往是还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就被另一名监考老师一把揪住,向上一提,哇!长长的一串,蔚为壮观。监考老师素质倒是高,既不骂人也不踢人,只是言语警告“不要再看了”,然后默默地收走了事。就这样,一场考试下来往往会没收很多很多“长串”。 三年自学考试中,我的小抄一次也没敢往外拿。原因有二:一是每次做完会做的题目算一下分数,六十分够了,就别再冒险了。二是我一想到偷看就紧张,紧张得不行。我小时候挺大胆的,工作后却变得谨小慎微了,我总结过也反思过,可能是心理素质太差了。 尽管这样,每次考前我还是会做小抄,因为通过做小抄我发现复习过的知识点记得更清晰了更准确了——做小抄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哩!每次进考场我还是会把小抄藏在袖子里或干脆装在衣服口袋里,这样心里仿佛有了依靠,踏实了许多,自信了许多。每当做到一个曾备份到小抄上的题目时,我甚至能想起它在我的小抄第几页上,于是内心一阵狂喜,瞅瞅监考老师,然后环顾一下抓耳挠腮的同场考友们,又不露声色故作镇静地答题了。 就这样,一共十二个科目,历时三个春秋的本科自学考试,我顺利地通过了,而且都是一次性通过,没有补考过,着实感谢那个年代的折叠式小抄,虽然现在看来它显得很落后很笨拙,虽然一次也没有派上用场。 作者注:本文中所述偷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乃巧合也。 编辑丨娟娟 作 者 简 介 贾延翔,新泰市楼德中学教师,爱好文学。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外联:郭杰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