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一年麦熟时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又到一年麦熟时

作者丨王明亮

 一年一度,麦子熟了,黄澄澄的麦浪,一望无际,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阳历6月6日是芒种,农谚曰:芒种三日见麦茬。田野里到处起伏着金黄的麦浪,弥散着淳朴的麦香,农村进入了金黄的季节。

 在我的家乡,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一望无际的麦海,在干热风地吹拂下,翻动着波浪,晃动着,一圈圈向西周扩散。此时,虽然天气炎热,汗水喷洒,但人们更喜欢晴天,炙热几日,小麦即可干透,直接入仓。

 收割机已经隆隆作业,在茫茫麦海中,尘烟滚滚,麦糠飞扬。一个个庞然大物,强劲而行,熟透了的小麦被强力吸纳进去,收割机的底部,粉粹后的麦秸吹落出去,均匀分散,覆盖于大地之上,静静的,好像胜利完成使命的战士。

 几部收割机,奋战在麦浪四周,几天的时间,茫茫麦田,已经是齐刷刷麦茬的汪洋。

 目睹眼前的一切,思绪回到了从前,曾经的以前历历在目,曾经的麦子熟了的时候……

 在阳光下,在风雨中,不知不觉,绿色的麦浪由绿变黄,籽粒饱满,撑开包囊;锋芒毕露,伸向四方。烈日烧灼麦穗,风吹着麦浪,热浪滚滚。

 浩浩荡荡的收割队伍下田了,生产队长把男劳力们带到麦田地头,按照每人四行的标准,把人一字排开,一声令下:开镰!只见人们立刻弯下腰,挥舞起镰刀,左手往麦秆上一挥,立刻一大把麦子就被扒拉到刀下,右手伸出镰刀从麦秆底部往后一拉,手中的麦子就割了下来。割下的麦子往腿弯处一放,再继续往前割……

 一垄垄,一把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装上牛车,缓慢地向场院运去。

 每到麦收,我的祖父和几个年龄较大的伙伴,便把场院屋子当成了自己的家。那时,我们学生也要放麦假。我自小体质虚弱,又为了我的安全问题,祖父便把我带在他的身边,本想是叫我在他身边更好的照顾我。可是,他们在场院里忙忙碌碌,根本没法照顾我。不过,我的身影始终没有离开祖父的视线。他们每天把运来的麦子卸下车,拆开捆,然后铺散开,并整日不停地翻晒,打场时,祖父头戴斗笠,手握碾杆,慢牛拉着碌碡,在烈日下,用最原始的打麦工具,一圈一圈,高声吆喝着,伴随着一阵鞭响,往复循环的碾压。

 待风儿吹起,趁风扬麦。我们这里把扬麦,方言是“扬场”,“扬场”是祖父的拿手好戏,里面有一定的含金量。要根据风力的大小结合扬麦的高低,风大扬高了不行,麦粒被风刮跑,风小扬矮了也不行。麦粒、麦糠混在一起,一定要结合到恰到好处。

 祖父跟他的伙伴们,不分白昼,连续奋战,小山似的麦垛,一直扬尽为止。他们眼睛熬红了,疲惫不堪,但从不叫苦喊累。祖辈们这种大公无私勤奋朴实的作风,是我们后辈们学习的榜样。祖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四年了,每到麦收,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我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时,我就会想到您。记得祖父曾对我说过,人的一辈子就应该像这小麦这样,受尽冰天雪地的历练,高温酷暑的锻炼,才能有所收获。当时的我还小,似懂非懂,如今想来,真是至理名言,受益终生。

 后来,祖父病故,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他老人家一生勤勤恳恳,勤劳朴实;受了一辈子累,遭了一辈子罪。又到一年麦熟时,在天堂的祖父也许能看得到吧!

 我的祖父叫王利庆,麦子熟了,祖父,我想您了……

麦子熟了

我想你了

作者简介:王明亮,垦利董集镇人,教师,自幼酷爱书法和文学创作,曾有多篇文章在省、市、区报刊发表。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致力于讴歌赞美农村的新生活和亲身经历的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