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 蒙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启蒙

作者丨张泽琦       摄影丨刘文明

印象中最深的那位老师姓陈,是我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

以常人的审美,她并不漂亮。但那时在我眼中,她是极美的。她长发及腰,或随意地披散下来,或简单地梳个马尾,乌黑的发丝随风飘扬,就像仙女一样。许是喜爱读书的缘故吧,她的身上有种淑雅的气质;许是和孩子们待得久了吧,她微笑起来的样子十分亲切,没有文化人的那种疏离感。

她上课时语言活泼,颇为生动有趣。私下里,她为人亲切和蔼,经常组织一些小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那时我的语文成绩挺好,上课做作业都很认真。有一天,我们班的一个语文课代表转走了。记得那是一个明媚的下午,阳光灿烂而夺目。老师找我去谈话,笑意盈盈,眼睛里盛着光亮。

“你愿意做我的课代表吗?”

我不知道那天我是怎么从她办公室里走出来的,只记得那时都快要懵了。一股暖流从心底蔓延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心里像灌了蜜一般甜,走路都轻飘飘的。

第二天,课代表们在讲台上收作业。我踌躇着,迟迟不敢走上去,毕竟她没有告诉大家我是课代表啊。我怔怔地看着她,不知所措。她注视着我们,捕捉到了我的小眼神。

她突然笑得很灿烂,拍拍手:“同学们,我说一件事哦。从今天起,张泽琦就是我们的语文课代表了。大家欢迎!”

掌声就这样响起。我在这片掌声中被一个小伙伴拉上了讲台,匆忙中有些害羞地低下头,嘴角却似乎咧到了耳边。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脑袋:“还不好意思了。”那一刻,我觉得她的声音仿若天籁,我好幸福。

之后语文课代表的生活有点忙碌,我们不仅要收发作业,还要在活动期间去她的办公室帮忙批作业。批作业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几个孩子,抽几支红笔,趴在桌子上一字一句地辨认正误。不时讲几句班里的趣事,她便在一旁认真地听,不时抿几口茶,似是很享受这样的时光。记得她是爱喝绿茶的,绿茶的幽雅增添了她的美丽。有时有的作业没有写名字,她总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仿佛一切与我们有关的都已经在她心里。最喜欢她分给我们的糖果,不知为何,格外得甜。

那时她有这么一项规定:每个人一周必须写一篇周记。

我缺乏想象力,社会生活又不丰富,一周一篇的周记让我头疼不已。我每周六去学画画,周日去学作文。以至于后来,我的周记模式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我去学画画(作文),今天画了什么(写了什么),这告诉我们(什么什么的道理)……从此以后,我的周记完成得很快,从不觉得麻烦,因此我有些沾沾自喜。

现在看来,那时的周记虽不是流水账,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实在没什么可炫耀的。究其原因,还是那时太小了,对生活、社会还未形成敏锐的认识,仅局限于身边的琐事,怎么可能有无尽的东西可写呢?

后来,她也“恼”了,批注道:“不要光写些道理性的感悟,多关注生活!用心才能写好文章!”

这可能是她对我做过的最严厉的批评了。我很难过。回到家里闷闷不乐,但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我做错了。写作,想必真的要用心吧?

在她的指引下,我慢慢摸索着前行,寻找通往光明大道的途径,再也不写那样的周记。我用心体会着这个世界,也许我的触角还略显稚嫩,但我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

慢慢长大后,也经历过许多老师,也收过越来越多的批评。但却再也不见这般的忐忑不安,这般的深深自责,真正从批评中获益匪浅。

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我失去了对错误和批评的虔诚,也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却是真的长大了成熟了淡定了从容了。

升入三年级之后,她就不再教我了。但是在一个学校,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多,何况,我的班主任是她的丈夫。

女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夫妻俩,他们怎样相识,怎样相爱……也许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事,在我们的眼中,也是极其浪漫的。他们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他们很着急。我曾天真地以为,她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孩子呢?事实证明我简直是太傻了。做母亲是一个女人一生的骄傲啊,而且她那么喜欢孩子。

那时,我怕她忘记我,又不敢像其他女生那般和她打闹。于是就学会了写信,隔些日子就把日常中的琐事写入信中,在活动期间偷偷塞进她的车筐。她从来没有给我回过信,我也从未想过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她带来困扰。只是那么想了,就那么做了。现在想想那些孩提时代偷偷摸摸地送信、又恐怕被人发现但却忐忑憧憬的旧时光,那些青涩稚嫩得毫无顾忌的言语,总是会觉得难以忘怀。

小学毕业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时至今日,竟也十年了。

一直留着她的qq和微博。

听说她搬家了,听说她怀孕了。听说她为了宝宝剪了那么多年的长发。

有人说:“老师是唯一的,而学生却不是唯一的。”我想这是对的,我竟不敢再去奢望她还记得我了。

老师,那年那个内敛的孩子已经长大,爱上了和您一样的事,和您一样用文字书写着自己的心情。

如果微风真的可以捎去我的思念,请一定要替我告诉您:

谢谢您,我很想您。

作者简介:张泽琦,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自小喜欢读书写作,曾获全国中学生冰心作文大赛金奖等奖项。希望通过文字感悟生活,不求所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