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 行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送       行  

作者丨蒋守欣    摄影丨王高山  

四岁那年的夏天,奶奶躺在一个连着一口大锅灶的大炕上,一动不动。接着,很多人都穿着白衣服围在那里,我不时地拿着蒲扇轰打着奶奶身上的苍蝇。不知过了几天,奶奶被装入一个大木箱子里,前边很多人抬着,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哭嚎着,走到村西头的一片坟地里,埋了。父亲站在椅子上,用长杆举着一坨飘摇的白纸条,大声喊:“娘,西方大路去了。”

今年的初春,在寒冷风雪交加的一天,我在悲痛欲绝中,把娘的骨灰装在小木盒里,也埋在了村西边,和奶奶的坟紧紧相挨。临行前我同样喊了三声:“娘,西方大路去了。”或许这就是世人对逝者最好的送行,一路走好,走向神秘的西方极乐世界。

埋,是多么的无奈,又是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归途。有多少眷恋依依不舍,有多少话语没能说完,多想再有陪伴的那一天。娘的陪葬品极其普通,却是我永生的心愿。那是一部价值百元的老年手机,和一张可充值的中国移动手机卡。手机卡里存储着儿女子孙的手机号,我想象着可以像往常一样,时常给娘打电话,犹如亲人就在身边,让她永远不孤单。

记不清有多少岁月已不在故乡,更不知童年记忆中的多少熟悉面孔已远去,很多的父老乡亲都已成为回忆中的音容笑貌。光阴的流逝,时代的变革,埋是一直流传的民俗,葬的形式却是千差万别。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发展,出殡的习俗已得到很多的变更,由土葬变火葬,由繁杂的流程变丧事简办,很多旧的封建迷信虽渐已远去,但社会中却时有泛滥着一些新的不合乎常规葬礼,不是相应国家政策丧事简办,而是相互攀比看看谁的场面大,谁花的银子多。其初衷是让世人看看自己的孝心做得多么伟大,生前没有很好的赡养老人,死后又在大肆标榜喧哗,岂不知已被别人笑掉大牙

还有一部分人迷信阴宅风水,以此祈求保佑自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甚至妄想升官发财。这些疑神疑鬼的人相信迷信,岂不知:你的德行和付出才是上天回馈你的幸福,你的孝心与赡养才是日后的财富积累。“父母才是你贴身的佛”不用到处求佛,赡养好身边的亲人,就是供养好自己身边的活佛,才会得到老人灵魂的护佑,否则,一切不孝恶行,终将自食其果。

葬,是一种缅怀的形式。我们应该做的是葬出一种新风,丧事从简,一切做在事前,把更多的精力和物力用在赡养老人的生前,让老人得到更多的精神陪伴,最后带着满意的微笑而别,方能实现真正的入土为安,我们心中也不再留有终生的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原来,我不是很理解这句古诗,也没有太在意,总认为一切都会有机会,更不去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退休不到十年的父亲感觉腿总是沉的时候,只是认为年龄大了,并没有太在意什么。当父亲突然患上了脑血拴后,才责怪自己没有早一点陪他去检查身体,如果早一点防治就不会让他遭受病痛折磨。十年前的中秋节,回家给老人送月饼时,看到他断续的身体抽搐,父亲说没事,一会就会过去的,你尽管上班忙去吧。两天后他却永远地走了,后悔当初,为时已晚。

父亲走了,决心好好地照顾母亲。娘在,家就在。夏天,娘喜欢在老家自由自在地生活,出出进进街里街坊一起玩。有家的我时常利用星期天回去看望她。姐姐们和外甥们也都相聚在家中,大人们一起天南地北地聊着,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着,老太太看得乐呵呵地笑着。

母亲走了,留下一世慈祥。母亲走了,留下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家。日出依然火红,却感到无比的凄凉。母亲不识字,保存的都是带字的纸张和墨宝。母亲不工作,临行时却说趁过年放假上路,免得耽误我上班。母亲不伟大,给我们一个博大的心怀。

母亲不再叮咛,梦里我却能听到她说话,像她老人家一样,做一生善良好人家。

作者简介:蒋守欣,山东广饶县人,早年从教,现就职银行业。喜欢有感而发,记录生活点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