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蝉鸣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1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故乡的蝉鸣




文丨张启勇   摄影丨旅途

人在东营,我不敢奢望找到任何一点家乡的影子。那天我坐在房间看书,忽然一声清亮的鸣叫声从我楼下响起,绕向天宇,划入心中。蝉鸣?楼下几棵小树上居然有蝉?听到这阵阵悦耳的蝉鸣声,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把窗帘拉开,侧耳倾听。是的,果真是蝉叫声,那蝉儿正在使劲儿叫着。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可爱的小精灵!我如梦似醉地倾于其间,迷迷朦朦中,似乎觉得这熟悉的旋律是从久远而来。
我出生在农村,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农村的孩子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人们忙时干农活、闲时拉家常或搓麻将,根本没有心思看管。于是我们这群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如鱼得水,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无数的乐趣,捉蝉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那儿称蝉也为“知了”。每年暑假时分,知了就逐渐多起来。那时,村子周围到处有各种各样的树,蓊蓊郁郁,每当知了声声叫震天,童年的小伙伴们就多了件趣事——捕知了。要说做暑假作业我们没丝毫兴趣,一般都是在一放假就匆忙完成,然后扔到一边,一提捕知了就来精神儿了。
捕知了一般要选好的天气。夏天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几乎让人喘不上气,这时候,能叫的雄知了一个个极尽其鸣叫之能事,奏起并不和谐的交响。虽然天热,却是捉知了的好时刻,主要是可以凭声音判断哪儿的知了多,再则这时雄知了只顾奏乐,警惕性较低。中午太阳正辣时,我们这些小毛孩们,背着午睡的家人便悄悄地溜出了门。一条小河穿过我们村,那儿枝冠连绵的柳树老林翠如绿海一般随风荡漾,那一带是常去的地方,我们老远就能听到“知了”的欢唱。
捕知了方法有很多种。最普遍的一种是套知了。用铁丝握成一个圆环,然后把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套在环上,再绑到竹杆上,竹杆一般要由两截不长不短的竹竿组成。如果知了的位置不高,那我们就可以只用一跟竹竿捕,这样动作更方便;如果知了位置比较高,那也没关系,把两根竹竿用绳子绑着连在一起成就可以了。工具做成了,小伙伴们就俨然如电影中的儿童团,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大伙儿一路欢笑,仔细瞧哪棵树上知了较多且容易捕捉。选准了目标,摆手示意别人别再说话以免惊走蝉儿。举起竹杆,然后悄悄地拿起竹竿,将竹竿上的铁圈中心对准正在树枝上鸣叫的知了,而那知了一点也没发觉,还不时扭动屁股叫得正欢!当铁圈距知了只有几公分时,猛地往知了身上一扣,既快又准。知了想飞走,结果一头钻进塑料袋里,无目标地扑楞着翅膀乱撞,硬是飞不出来。同枝上的其它知了见势不妙,鸣叫着匆忙飞走,找寻其他树枝停靠去了。别小瞧这捉知了,要想有较高的捕获率,还非得练上一阵儿。而且知了不傻,有时你刚在树上停下,它们便停止不叫,等你竖起竹杆时,知了们一个个已经振翅飞走,有时甚至还撒点尿,给你来个警告,只留下心里悻悻的你。还有的蝉儿胆大又调皮,专门捉弄你,先前你做一切它都不动,你以为它傻不啦叽的,等到你弯腰收腹紧张兮兮小心翼翼的把铁圈靠近它,它才迅捷地飞走,让你气的半死!而那些受过惊吓或有幸逃脱的知了更是精明,更难捕捉。
捕知了的另一个比较普及的方法就是粘知了。先把村里的蜘蛛网用芦苇竿的顶头尽量缠绕起来,然后稍微一蘸水,再用大杨树叶子把湿润的蛛丝挤聚在芦苇顶头,保证足够的粘性。往后的步骤跟套知了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把需要那粘丝对准并接触知了身体。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弹弓把知了打下来。这个估计很少有人能行。我们那群孩子中,也只有两人有这眼力,十只倒有七、八只能打中,眼力之准令人诧舌。用这方法,本人的弹弓非得练的炉火纯青不可,否则你一天都不能打中一只。我也曾经也试过,不过一天打不了几只(这还有吹牛的成分在内呢!)。不过我哥他弹弓技术真是好,常常弹无虚发,而且力量很大,经常把知了打得粉身碎骨,呜呼哀哉!
秋日来临,知了渐渐少了,留在树上的知了壳成了我们最后收拾的目标。提着篮子,拿着竹竿,把知了蜕下的壳一个一个地捣下,收集起来,然后拿到村里药店或老中医那儿卖几块钱,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以后的零花钱就不用愁了,可以买很多冰棍儿,那时冰棍儿才五分或一角一块,更有甚者有处理时一角钱七个。
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捉知了的经历却永远镌刻在我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在这喧嚣的都市,我又听到了久违的蝉鸣声,关于故乡的记忆也在声声的鸣唱里鲜活了起来。


作者简介:张启勇,男,1980年出生,就职于山东石大胜华化工。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散文,小说,随笔,字数在300-2000字以内。投稿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作品,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