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造就Talk 2020-09-02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世界,但心理学家玛丽·艾肯(Mary Aiken)博士认为,互联网所改变的远不止这些,它正在塑造我们的发展、行为和社会规范。

随着诸如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这样的社交网络不断占据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心理学专家玛丽博士在她的新书《网络效应》中探讨了互联网如何塑造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建立新关系的能力,以及我们愿意和这个世界分享多少。

互联网正在塑造人类的发展、行为和社会规范

01 网络婴儿 

你有多少次看到婴儿抱着智能手机坐在婴儿车里?或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被放在餐厅的婴儿椅上疯狂地刷着iPad?

这些网络婴儿显然被他们的虚拟奶嘴吸引住了——但是,是否有人会停下来认真想一想,科技对成长发育中的婴儿会有什么影响?

网络婴儿

对于18个月以下的幼儿,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他们有屏幕使用时间(视频通话除外)。也就是说,宝宝们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在父母或保姆的手机上观看有趣的卡通片,也不能在ipad上看迪士尼动画电影。

有一种现代的观点(或是误解),认为小孩们需要时刻保持忙碌。与此同时,对神经科学的误解使父母相信,对孩子的所有刺激都是良好的刺激。

他们错误地认为,年轻的大脑必须保持不断的挑战和积极的参与。这就好像父母担心孩子们会厌倦现实生活,我想这其实意味着没有屏幕的生活。

幼儿们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英国老师报告称,一些与学龄前儿童普遍使用平板电脑有关的问题在逐步升级,这些问题包括注意力分散,精细动作技能、灵活性、言语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延迟,以及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肥胖和疲倦……

家长们应该收起电子设备,直到孩子的年龄足够大为止。

02 网络交友 

平均每个人能够处理并维持稳定社会关系的社交联系人或“普通朋友”的数量约为150,这被称为邓巴数(Dunbar's number)。

这个数字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致的,是现代狩猎—采集社会的规模,是大多数军事公司的规模,大多数工业部门的规模,大多数圣诞卡清单(至少在英国)的规模,以及大多数婚礼派对的规模。

任何超过邓巴数字的东西都太复杂,以致于我们无法以最佳状态对它们进行处理。

现在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有Facebook和Instagram账户,还会刷Snapchat、WhatsApp和Twitter,再加上所有的手机、电邮和短信联系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在网上活跃、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孩子,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联系人。

要注意,我们这里说的不是一群亲密的伙伴,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朋友。

一个在网上活跃的孩子,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联系人

他们既不是真正地了解你,也不是真正地关心你,他们只是你的在线联系人,他们的身份、年龄和姓名可能都是假的。

根据邓巴理论,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把大部分社交时间都花在这样的“朋友”身上,他们可能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现实世界经验来处理任何规模的社交团体,尤其是大规模的社交团体,甚至使他们更难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人群。

换句话说,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只会降低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而不是增加。因此在社交媒体中长大的一代,“社恐”如此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03 自拍和我 

在科技时代,身份的日益发展似乎是通过一个不同的自我实现的,一个不那么有形的自我,一个由数字创造的自我。

让我们称之为“网络自我”,也可以说是你在数字环境中的身份。这是理想的自我,你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它是一个潜在的新的你,现在在一个新的环境(网络空间)中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忙于虚拟自我的组装、创造和实验。

自拍照是一种被高度操纵的人工产物

随着技术成为青少年生活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因素,网络自我就是与他人互动,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并有望成为超级流量,或一夜爆红的名人。

自拍照是网络自我的第一线,是一种被策划创造且被高度操纵的人工产物,用于供公众消费。

从行为角度来说,我们该如何解释许多自拍对象脸上千篇一律的那种奇怪、空洞而无误的表情呢? 眼睛看向镜头,心却在别处。

眼睛看向镜头,心却在别处

虚拟的窥视镜可能会与社会脱离。但除了一件事,那就是自拍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自拍照需要反馈。

网络心理学家可能会说,这就是自拍的全部意义所在。自拍其实就是在问观众一个问题:喜欢这样的我么?

04 隐私悖论

隐私悖论最早是由苏珊·B·巴恩斯(Susan B. Barnes)教授提出的,用来说明青少年上网时对隐私的漠不关心。

这是一个有趣的转变,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很多青少年都有自我意识,倾向于寻求保护隐私。但在网上,另一件事发生了——他们的行为改变了。即使是那些熟知危险,读过身份盗窃、性勒索、网络欺凌、网络犯罪以及更糟的故事的青少年,也继续分享自己的隐私,好像没有任何风险一样。

2005年,一项对4000名学生Facebook账户的研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人改变了默认的隐私设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现在几乎有55%的青少年调整了他们的Facebook设置,以限制完全陌生的人浏览他们的内容。尽管这表明人们对隐私变得更加关注,但这个数字仍然太低。

可能原因是青少年根本不在乎。为什么?对于婴儿潮一代来说,隐私意味着一件事;对于千禧一代而言,这是另一回事;对于当今的青少年来说,这又成了完全不同的一件事。

因此,当我们谈论互联网上的“隐私”问题时,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同一件事会有所帮助,但事实并非如此。

但仅仅因为青少年不像他们父母那样关心隐私,也不关心谁知道他们的年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或购物习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注意谁在浏览他们的帖子和照片。

青少年会根据他们想要打动的观众群体,积极地调整他们在网上展示的内容。每样东西都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调整的——看起来更酷更辣。

看起来更酷更辣

换句话说,当他们想保护隐私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对他们的父母。

研究在线共享心理的伊恩·米勒(Ian Miller)总结如下: “青少年想要的那种隐私,就是他们一直想要保密的事情……他们不在乎Facebook是否了解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他们确实在乎他们父母是否察觉了他们的性生活。”

05 网络选择

近年来,没有什么能比约会应用程序Tinder的成功更能证明外表的力量了。对于年轻人来说,Tinder将两个最重要的择偶因素——亲近度和吸引力——快速而出色地结合在一起。

在Tinder上,你可以调整设置,得以在近距离内找到适合你的潜在对象。基于你的位置,符合你理想型的照片将会被展现。如果你对你看到的某张照片感兴趣,你可以通过向右滑动来了解更多。

在Tinder上向右滑动以了解匹配人更多相关信息

Tinder声称已经创造了90亿次匹配,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这表明要么是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个约会应用,要么就是有些人非常非常活跃。统计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6个国家,每天14亿次滑动,每天2600万次匹配。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向右滑动以获得认可的过程,以及得知自己的照片被别人向右滑动的过程,被称为“上瘾”,甚至是神经层面上的一种奖励。

我们是否正在迈向这样一个时代:以技术为中介的关系是短暂的,且持续时间只有向右滑动一次那么长? 

如果这种行为真的是年轻人觉得值得的,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行为,而不是真的找到伴侣或爱情。

一些调查显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无论是浪漫的还是其他的,都在稳步减少。我们可能正从自然选择走向网络选择。(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文字 | Daisy;版面 | 海虹参考资料 | Science Focus

互动话题:感谢你的在看、转发、评论,你觉得互联网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每周评论区,被zan最多的评论者,将获得造就送出的书籍一本。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勾搭小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