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新解 “雍也篇第六”第25、26、27、28、29、30章

 人也昔兮 2020-09-02


25章

引录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酒杯不像酒杯,酒杯啊!酒杯啊!”

新解

1、孔子这是在发什么感慨,发什么神经?

2、酒杯不像酒杯,像什么?感叹再感叹,酒杯就像酒杯了吗?

26章

引录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孔子说:“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一个仁德的人掉进了井里,’他会下去救那个人吗?”孔子说:“为什么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离开,不可以陷害他;可以劝住他,不可以愚弄他。”

新解

1、不是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掉进了井里,孔子也这样说吗?

2、宰我也是好笑,为什么是仁德的人掉进井里,一般的人掉进井里,君子之人不去救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3、孔子说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真有君子要去救,要劝住他,如果由着他去,或者鼓励他去,那就是陷害他,愚弄他。牺牲掉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对于孔子而言,算不得什么。

27章

引录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鲜矣夫。”

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文献,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不也可以不违背道了吗?”

新解

1、文献是什么,和如今的文献是一回事吗?

2、学习文献,是自己做的事,以礼来约束自己,也是自己做的,违背道德,也是自己所做的。前两者做到了,真的能不违背道,也就根本用不着去学习文献,也用不着用礼约束自己了。孔子不明白这道理,

28章

引录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词句释

1、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把持朝政,为人不端;

2、矢:同誓;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新解

1、子路何以不高兴?

2、子路并没有说他为什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说自己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可见,孔子去见南子前先已有了什么不好的打算。

3、孔子发誓想说明什么?

29章

引录

子曰:“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标准,是最高的了,百姓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新解

1、中庸不是什么道德,只有孔子把它当成道德来崇奉,自己崇拜自己是孔子的为人特点。

2、既然最高,百姓怎么就缺乏了?孔子该好好自省一下。

30章

引录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如果有能广泛地施爱于人民而又能救济人民,怎么样呢?可以称得上仁德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是圣德了。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先让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事理,先要别人也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办法了。”

新解

1、先让人站得住,先让人通达事理,这人,是否包括百姓?

2、子贡也是假说,孔子就如此赞赏,宰我的假设,就被孔子骂得什么也不是。

3、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孔子能做到吗?孔子弟子三千,即使只有一个朽木不可雕者,也证明了孔子做不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