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小姐姐讲史 2020-09-02

《荀子·大略》是最早记载柳下惠“坐怀不乱”之故事的,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在城门一间破庙里休息,这时,走进来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衣着单薄,被冻的瑟瑟发抖。柳下惠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担心她被冻死,便唤她过来坐在自己怀里取暖,解开外衣抱住她并将其裹紧,两人便如此坐了一夜。直到天亮,柳下惠也并没对女子做什么不礼貌的举动。

这件故事从此便流传下来,柳下惠也一直被后人尊称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但其实,历史上的柳下惠不至如此,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一身才华。入朝为官时刚正不阿,敢于和权贵抗衡,也经常因为得罪人而遭到罢黜,他三次为官,三次都被贬谪。对此,很多人都试图劝他说:“先生你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在这里,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

但柳下惠对此不以为然,执着道:“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离开父母之国呢?”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柳下惠是一个高风亮节之人,不仅品行端正,心中还怀揣着国家大义,连孔子和孟子都对他有着高度的评价。孔子在《论语》中曾三次提及并赞许柳下惠,《孟子》中则直接柳下惠称为遵守原则的“百世之师”。但即使这样,柳下惠“坐怀不乱”之事的可信度还是很低。

而且关于“坐怀不乱”这一典故,其实是由元代陶宗仪书中“坐之于怀,至晓不乱”一句发展而来的。因为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关于柳下惠的记载是最具代表性的,原来的故事不变,只是陶宗仪的讲述更为详细。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历史上确实有柳下惠这个人,而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也有多个史册记载,但这也不排除是后世为了突出柳下惠的品德而编出来的一个故事,毕竟柳下惠“坐怀不乱”真正开始传播是在汉代。

尽管这样,历史上很多著作都有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一事。《毛传》是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里面讲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夜里,天降大雨,一名寡妇因家中漏雨,暂无法居住就跑到邻居家中借宿,她的邻居是一个男子且一个人居住,男子有些顾忌就拒绝了她。寡妇听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到窗户旁对男子说:“如果你和柳下惠一样,那么即使我们在夜里共处一室,别人也不说什么。”这其实就通过引用了“坐怀不乱”那个典故来表达柳下惠品性的高洁,然而这并不代表柳下惠“坐怀不乱”是事实。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试想一下,如果《荀子·大略》中讲的故事是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这样的事情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古代十分注重名节,肯定不会是那位女子大肆传播,而根据历史上对留下会的了解,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品行端正之人,他自然也不会将有损女子名节之事宣扬出去,既然如此,故事又从何而来?

柳下惠“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其实,与其纠结于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真假,我更偏向于认为柳下惠这个人确实值得敬佩,他的闪光点也不在这件事情上,而在于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个人品德。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坐怀不乱”的故事其实是后人为了烘托柳下惠高风亮节的品德,而特意编出来的一个故事也未可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