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RSO自行火炮,卡车加大炮等于自行火炮

 丹书战史 2020-09-02

二战德国的装甲武器数量一直都紧巴巴的,尽管德国已经搜集一切可用的装备进行改装,但是缺口仍然很大,这种问题在德军由高机动作战转入阵地厮杀之后变得越来越严重,哪怕1943年德国装甲武器产量走上顶峰,宽广的前线平摊下来装备密度却低得让人担心,一场库尔斯克大会战就让德国几乎失去了战役级的装甲调动能力,阿登反击战也不过从各部榨出了约1000余辆各式坦克装甲车。

1943年应该说是德国装甲武器设计井喷式发展的一年,许多武器设计方案以及思路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其中成功者诸如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但也有一些几乎不怎么有名气的,例如全地形车卡车RSO改装系列。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RSO全地形车是斯太尔公司为德军研发的运输装备,是一种履带式全地形卡车,主要有4个变体,基本性能都差不多,载重能力均在1.5吨左右。

1943年时,为了提高东线德军的机动水平,以RSO卡车改装自行武器的计划呈交给元首,尽管以元首的喜好是不会认同这种改装的,不过这次元首没有按套路出牌,他认为这种改装方案具有可行性,比起重甲坦克等当然很差劲,但确实可以提高部队反装甲作战能力,重要的是只需要在奥地利生产,不会过多占用德国本土资源。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这个计划几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目前已知发展比较成熟的也就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版本,今天就来简单聊聊自行火炮版本。

真正限制改装的其实是RSO车辆本身,不仅因为本身重量轻,负重能力不强,而且车辆的货箱也为木质结构,经不起剧烈的后坐力。

编辑搜图

RSO全地形运输车

所谓改装,其实就是直接把一门75毫米榴弹炮放在货箱上,型号有两种,分别为GebH 36和Gebh 34。这两款山炮前者重750千克,后者重928千克,最大射程均在9.3千米左右。

火炮炮架被截短,直接戳到货箱尾部,炮轮结构被保留,放置在半圆形的凹槽内,改装工作就这样大致完成了。因为车辆重量和重心问题,火炮不能以低于15°的角度射击,否则炮管后坐力无法更多地传递到底盘中段,可能一炮把车屁股按下去。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当然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不用改火炮主体结构,车辆出问题了还能把火炮拆下来当成拖曳式火炮继续使用,火炮有问题了也可以临时找一门火炮直接安上去。

除了75毫米山炮,设计师也没有忘了尝试更大口径的105和150毫米口径炮,不过这两者只不过是测试了一下是否能够携带火炮,GebH 40型105毫米炮重1.66吨,而sIG 33型150毫米炮则重1.83吨,仅从重量上就已经超出RSO的有效承载能力,更不要提后坐力什么的,而且尺寸也明显容纳不下。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尽管斯太尔公司积极进行研发,并且向德军呈交了4辆原型车供测试,但是RSO自行火炮没有得到认可,因为它实在是太简陋了,搭载75毫米山炮的型号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火炮威力太小,用履带式底盘改装这么个型号有点得不偿失,还不如让火炮继续保持拖曳状态。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整个RSO改装武器系列只有歼击车型号有明确成果,生产了将近100辆,而自行火炮版本只有4辆原型车,其他版本的还有自行防空炮等,实用性几乎没有。

编辑搜图

RSO自行火炮

RSO全地形车本身只是一款轻量级的运输车辆,用来在东线运输弹药等物资,负载能力还不如德军装备的半履带车,用它来改装自行火炮本身就很勉强,原本斯太尔公司还想把“简单易生产”作为推销的亮点,最终还是落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