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颖浩将军为何偏偏在“东大”设院士工作站?

 医学镜界 2020-09-03
院士工作站

     经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陈明副院长的运筹帷幄,穿针引线,孙颖浩院士工作站昨在东南大学设立。孙颖浩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现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全军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治及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应用,在国内率先开展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先进技术,首创并改进多项微创泌尿外科技术,而且在该领域获得多项重大奖项和荣誉。


陈明教授

     陈明教授认为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意义重大,可以促进南京泌尿外科学术水平的提高,j院士工作站建立也契合了国家新医改政策“分级诊疗”要求,这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泌尿系统疑难杂症患者来说是利好消息。中大医院会以院士工作站建立为契机,与孙颖浩院士团队充分融合,提升泌尿外科综合水平,更好地为江苏及周边患者提高更优质医疗服务。


“医工结合”:孙颖浩为何在"中大“设院士工作站

   这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因素!东南大学的工科全国知名,中大医院的创新在学术界知名.泌尿外科人的顶天立地的精神知名!

      孙颖浩院士正是看到这些,尤其是看到东南大学在“医工结合方面”拥有优质资源,“医工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孙颖浩院士强调,在中大医院建立工作站就是搭建一个"医工结合方面”的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医学技术的进步。


回顾历史

     回顾历史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有很多杰出的“医工结合”的例子,如上世纪50年代,普外科黄懋魁教授发明的烧伤补液公式,被写进《外科学》教科书;上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我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机; 1987年泌尿外科在国内率先发明KDE-I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该项技术紧随国外的步伐,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开创了国产碎石机生产的先河。1992年,中大医院研制的前列腺射频治疗仪、前列腺微波治疗仪,均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 

儒医名将——孙颖浩

  孙颖浩院士本身就是当今“医工结合”的杰出代表,有关他在“医工结合”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如为了提高碎石震波成功率,孙颖浩研制了螺旋形的双“J”管,对输尿管侧壁的弹力伸缩提供有效支撑。此外,通过20年艰辛探索,孙颖浩构建了前列腺癌血清瘤标——分子病理——影像定位的多层次早期诊断体系,使长海医院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由5%提高到63%;创建了开放和微创前列腺癌改良根治术,极大促进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推广; 1999年,孙颖浩率先将具有切割、汽化、止血等功能的钬激光技术引入国内。他带领课题组运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合并肾盂结石,大幅度减少了手术创伤,并在输尿管软镜碎石中,通过输尿管扩张鞘内进镜,提高了进镜和碎石的成功率。 

孙氏软镜

 最著名的“医工结合”例了是孙颖浩院士研制的前端可弯曲的输尿管硬镜,而发明思路源于一个有趣的联想:传统的输尿管镜进入肾脏后,头能进去,但身体是软的,不能自如地在肾脏里进行治疗操作。孙颖浩说:“这就像在地面上挖个小坑,里面放进一个苹果,隔着一段距离去打它,该怎么打呢?拿棍子去打,够不着;拿鞭子打,或许可以打着,但要练半天;但如果在棍子前面绑个绳子,就可以打着了”。就这样,“身体是直的,头是弯的”的输尿管硬镜在“打苹果”的思路中诞生了,且其功能更强大,操作也更简单 。


人文情怀

孙颖浩院士说 “不管做人还是做医生,都要做到有意思和有意义。若要做一个好的、有良心的医生至少的条件是要做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好的临床医生又至少要做四件事:一是实实在在做临床实践;二是治疗每一个病人,以治愈病人为目标;三是按照现有的指南,规范行医;四是注重学习。“在做好以上四件事后,如果再加上雄心和事业心的话,他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临床科学家。”

”“走心的医生 才能走得更远。”做泌尿外科医生,就要能顶天立地,一手举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放大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山重水复中寻找着理想的通达之径。

          向儒医名将敬礼! 

原创文章

此版权属于金陵高峰论坛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