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上腺外科的诞生与发展

 医学镜界 2020-09-03

    

    由于大多数肾上腺疾病为肾上腺肿瘤,所以治疗肾上腺疾病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早在1896Poll即报告大白鼠自体肾上腺移植的实验研究情况,1912年,Bide报告肾上腺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但其效果均不甚满意。1914HolmesSurgent已在临床上试用肾上腺切除治疗高血压,但未获得满意效果。1920年法国的Roux和美国的Chares Mayo 首次合作,成功地应用外科技术切除一例肿瘤,后被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929PincoffsShipley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作出临床诊断并成功地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从而奠定了嗜铬细胞瘤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基础。

初期对肾上腺手术积累的经验较少,因而手术死亡率较高。1943ThompsonEienhardt记录的18例手术病人全部死亡。5年以后,由于升血压药物肾上腺素及降压药Regitine的应用以及肾上腺切除前及切除术中和术后注意激素的补充,肾上腺手术的死亡率迅速下降,1949HatchRichards等分析文献记录的死亡率呈逐年降低,生存者完全恢复正常。至1954KvalePriestley报告2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肾上腺切除术无手术死亡,说明此时肾上腺手术已相当成功各种肾上腺手术的成功开展,大大促进了肾上腺外科的发展。

手术路径,1937年休.扬进行了双侧背部肋下切口行肾上腺手术,1944Cahill进行了经腹腔切口,1949ChuteSoulter经胸腔切口。手术的方式亦发展为多种:全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根治性次全切除术、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和肾上腺神经剥离术等。为了防止激素术前术后的波动,人们更注视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1912Glynn,1938WaltersKeple均指出,单侧肾上腺皮质肿瘤分泌过多皮质激素而对侧肾上腺皮质常呈萎缩,因此在肿瘤摘除后,萎缩的肾上腺不能代偿身体所需之皮质内分泌而造成急性肾上腺机能不全,导致患者死亡。至于二侧肾上腺次全或全部切除则更可能发生急性肾上腺机能不全。1922Hurst 首次报告在临床应用同种肾上腺皮质片移植治疗Addison病,1934 Oppesihein较详细地报告2例肾上腺皮质移植治疗Addison病的临床观察结果。1946Braster采用受者的腹壁下静脉分别引入供者肾上腺静脉内治愈1Addison病。1959Franksor,采用自体肾上腺移植抬疗cushing病获得成功。以后可常见类似报告,但多数效果不佳。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吻合血管的肾上腺移植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开展,使肾上腺外科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1954年吴阶平报道了腹膜后充气造影诊断肾上腺疾病的经验。1957年吴阶平、马永江、黄炳然等先后发表了肾上腺外科的论著,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关于肾上腺疾病诊治的经验,提高了对肾上腺疾病的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