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磷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有何不同?

 医学镜界 2020-09-03

磷酸钙是结石中的常见成分,通常磷酸钙含量较高的结石复发风险也较大。纯磷酸钙结石的发生率并不高,其病因多为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分为四型。其中只有远端型(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近端型(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会引起尿路结石。该症导致结石形成的机制是由于肾脏酸化功能减弱,使尿PH值升高,磷酸钙在碱性环境中较易发生沉淀和析出结晶。

1)远端型(I)肾小管性酸中毒: 原发性者多为肾小管有先天性功能缺陷,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继发性者见于许多疾病,其中多继发于肾盂肾炎和海绵肾。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肾小管氢泵功能衰竭,不能泌氢,无法在管腔液和管周液之间建立和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由于尿液酸化功能发生障碍,使尿PH值趋于碱性。同时,由于全身性代谢酸中毒加强了线粒体内枸橼酸的转输,致使尿中枸橼酸含量降低,这种代谢因素也是成石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有阳性家族史;女性约占80%;大约70%的患者并发肾结石,临床特征是:低血钾、高血氯,虽有代谢性酸中毒,但阴离子隙正常,尿PH值持续高于6,典型X线征象是肾脏的各小盏内多发性结石,有时可见肾乳头钙化,甚至肾髓质结石。偶有肾皮质结石和肾钙化。

 少数患者无全身性酸中毒表现,而只表现为肾小管不能产生酸性尿,称为不完全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特征是血PH值与HCO-3浓度正常,尿PH值>5.5,可滴定酸减少,患者常以尿石症就诊。

2)近端型(II型)肾小管酸中毒:该症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HCO-3功能障碍而过多丢失HCO-3所致。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近血小管碳酸酐酸活性低下,影响了肾小管内碳酸的形成与H+的交换有关。该症的患者多为男童,除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钾外,最重要的特征是尿中HCO-3因重吸收功能障碍而大量排出,正常人尿中一般不含HCO-3,而近端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能排出的HCO-3常达滤液内含量的15%以上。因为远端肾小管功能正常,尿PH值仍可降至5.5以下,所以较少引发肾结石与肾钙化。少数病例亦可不完全性,即只有尿中的表现,而无全身性酸中毒。

 尿酸结石约占结石总数的5%,尿酸结石的形成取决于三大因素:①尿尿酸排泄量;②尿PH值;③尿量。与含钙结石不同,至今尚未发现尿酸结晶抑制因子。

高尿酸尿:尿中尿酸排泄量过多是导致酸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尿酸又称2.6.8-三氧嘌呤,是嘌呤氧化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临床上,尿中尿酸排出量>600mg/日,即为高尿酸尿症。人体的尿酸有两大来源:(1)外源性尿酸来源于食物中的嘌呤,成人摄入嘌呤2mg/kg/日后,尿中大约排出尿酸200-300mg/日,食用富含嘌呤的肉类、鱼类,尤其是动物内脏,是引起体内尿酸水平波动的重要原因;(2)内源性尿酸来源于体内嘌呤的重新合成和组织细胞的核酸降解,每日约为300mg。导致内源性尿酸产生过多的常见原因是痛风症,约有11%痛风合并尿酸结石,其次是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该症在幼年就出现痛风症状和尿酸结石。因内源性核酸分解增加所致的尿酸排泄量增加见于是淋巴增生性疾病,如淋巴瘤和白血病,由于体内核酸代谢旺盛,体内嘌呤大量增加,导致高尿酸尿。尿酸结石可以是这些疾病的最初表现。此外,肿瘤化疗和放疗后因组织坏死分解,亦可产生大量嘌呤导致高尿酸尿。

低尿PH:低尿PH也是尿酸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尿酸的溶解度具有PH值依赖性,在尿PH值为6.0时尿酸的溶解度约为500mg/L;而在尿PH值为5.0时则降为100mg/L。当尿PH值大于6.5时,尿酸主要以离子型尿酸盐的形式存在,一般不会形成结石;反之,当尿PH值低于5.5时,尿酸全部处于非解离状态,如果达到过饱和状态,便会诱发结石形成。

 尿PH值长期低于5.5是诊断尿酸结石的一条重要依据,正常尿PH值在一天内反复波动于5-7之间,故一般不会成石,但90%尿酸结石患者的首次晨尿PH值<5.7,平均5.5。这种尿液慢性持续性酸化也可能是痛风患者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的危险因素,尿液持续酸化的机制可能与肾氨分泌功能衰退有关。此外,多种胃肠疾病亦会引发尿酸结石,其中以慢性肠炎和肠切除最为常见,由于碳酸氢盐大量丢失,也可造成尿PH值下降,从而诱发尿酸结石形成,但尿酸分泌正常。

低尿量:尿酸结石是所有结石中受气温和饮水量影响最大的结石。长期暴露于烈日和高温下或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以及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者,往往体液丢失量大,甚至脱水,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从而导致尿中尿酸过饱和。另外,某些炎性肠道疾病的患者,除因碳酸氢盐丢失而致的尿液过度酸化外,慢性脱水造成的尿中尿酸浓度过高也是尿酸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此应当指出,尿酸结石与前面所述的高尿酸尿性草酸钙结石(HUCN)在概念和成石的机制上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同在高尿酸尿状态下形成的,但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是在尿PH5.5以下时,尿酸过饱和并析出结晶后形成结石的;而后者是在尿PH值大于5.5时,尿酸在含钠的尿液中解离后形成尿酸钠,尿酸钠再通过异质成核,以及与尿中结晶抑制因子结合,从而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