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水井遍地,却没人敢喝井水?真相到底如何?

 史海烂柯人 2020-09-03

最近收到了一则推送文章,讲的是故宫水井。不过,它的观点却令自己十分震惊:称尽管故宫里水井数量众多,但明清时宫里的人都不敢喝井水!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原来类似的文章并非孤立,多半都坚持认为故宫里的井水不洁,令人不敢引用,同时又强调这些水井只是用来防火的。

显然,类似的网络文章应该是受了误导,或刻意夸大了某些史料。在此,简单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故宫水井遍地,却没人敢喝井水?真相到底如何?

故宫水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明清时期皇宫内到处是井,这是基本符合史实的。

水井是一种重要的给水设施,更是城市功能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考古工作中,有不少商周时期的城址,都曾发现过水井遗迹。而到了战国时,水井的运用就更加普遍了。当然,离明清时期的凿井技术就更加成熟了。

在紫禁城中,水井的两个基本作用就是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同时也具有防火的作用。而有人称说“没人敢喝里面的水”,则就是无稽之谈了。他们所给出的理由,多半是称水井中常有死人、会下毒等,当是受了宫廷剧的毒害了。

珍妃井

在此要说明的是,皇宫中用水井洗衣、洗澡、洗菜、做饭、灌溉、养鱼、刷碗和饮用,都是常态,根本谈不上什么不敢饮用的问题。而有人以珍妃井为例,进而提出宫廷内斗的说法,不过是过分演绎而已。自古以来投井自杀或为他人所害者不在少数,但也没人会因噎废食,或是取缔水井,或是干脆不饮井水。

另外,有人曾引用了《清稗类钞》:“若大内饮水,则专取之玉泉山也。”进而说皇宫大内需要喝的水,都是是取自于玉泉山。这也是典型的过度臆想。

第一,《清稗类钞》本身不是可信度高的史料,在真正的史学研究中,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多被作为旁证使用。

第二,《清稗类钞》书中记载的这条说法,不过是说明宫中帝王和部分妃嫔饮水中,有部分水源于玉泉山而已,而且这种供水一般是作为饮茶等活动之用,并非不是所有的饮水都用玉泉山水。

试想,偌大的紫禁城内,生产生活用水,都要靠着车马去玉泉山驮运,那得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故宫内的水井绝非就没有人敢喝。

故宫水井遍地,却没人敢喝井水?真相到底如何?

玉泉山

本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不知为何被一些人演绎地如此玄幻。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宫廷剧的作祟吧!当然,也说明不少人在对待问题时,并未深加思考,只是人云亦云罢了。

古代水井的用途,除了饮用和供洗衣、做饭、灌溉、防火和洒扫庭院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那就是“泼水运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曹操泼水筑城的典故,讲的是曹操在寒冬命士卒一面堆土一面泼水,从而利用水结冰后坚固、变滑的原理,迅速建起了一座城。同样的道理,曾有笔记小说讲到,明朝有个叫米万钟的人,便曾尝试在冬天泼水结冰,再搬运巨大的观赏奇石。这一做法与古代常用的滚木运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故宫

当然,至于故宫内的水井,是否曾用于“泼水运物”,还是一个尚待考究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尽管紫禁城是高等级的宫殿建筑群,但其中的水井却也并非就“无人敢喝”,还是具备水井的基本功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