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散文:故乡最是长相忆

 宁静致远2023 2020-09-03

文:叶柏陶

图:来源网络

每个人的年轮里,总有一些无形的温柔,始终在文字里流淌,翻开记忆的诗行,搁置太久的墨迹,渐渐失去了华光,却依旧散发着岁月的沉香。四季的更迭也挡不住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乡情散文:故乡最是长相忆

小镇是乡邻们那布满皱纹的脸,每个皱褶里都蕴藏一个故事。小镇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人荡气回肠。岁月把思念的影子,拖成了修长而又曲折的网格。故乡的春天,草木丛生,举目四望,全是绿景,那是生命的强音;夏天,丰盈盈的庄稼、水灵灵的蔬菜,漫山的野花引来成群的蝴蝶和蜜蜂;秋天,农人们爽朗的笑声超越了劳动范畴,在空气中回荡,从田头流向地尾,敲打着金灿灿的沃野,在秋阳下袒露着的厚重与丰腴;冬天,屋檐下、门槛上,我们双手撑着脸,望着天:“什么时候下雪呀?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雪人呀! 故乡的土地上,春夏秋冬描绘着一个个梦想。去年陪母亲和家人再次踏上了回乡的路,第一感觉家乡越来越陌生了,这里的故事已经斑驳。当车行驶到我们当年的“家”时,母亲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桩桩陈年往事。可老房子早已不见了踪影。这里曾贮满了一家人的天伦之乐,那缕缕炊烟和屋檐下的丝丝雨线,以及充盈其间的欢歌笑语,随时可闻的鸡鸣犬吠,如同一幅美妙的人间大写意,深深刻入我们的脑海中。屋前的菜园里有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有我们童稚的期盼和欢笑。园内绿色的叶,各样的花,丰硕的果,都是那样的饶有情趣,都是那样的沁人心脾。那灯笼般的西红柿,那顶花带刺的黄瓜,还有那紫色阑珊的茄子给了我们一个美丽而甜蜜的童年。还有房东头那口老井,曾经滋润着一方乡邻的心田。也让人想起“美不美,家乡水”、“吃水不忘打井人”这些富有深深内涵的优美词句,井台上最热闹的是每天清晨与傍晚,只见担水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相遇在井台的人们,一面提着柳罐,一面聊着家长里短。那粗犷憨厚的声音,熏染出浓浓的乡邻之情。驱车前往火车站的货场。向东望,“东山”上成片的水曲柳在夏日里依然那么葱郁,只是林带下面的“战壕”已被雨水冲涮得了无踪影。那是当年父亲在公社担任武装部长时带领全镇“深挖洞、广积粮”的产物。我们走过去,母亲那时拉扯我们姐弟几个在这里拾过柴火、拣过庄稼、挖过野菜…..我捧起一把把泥土,想从中寻找每一个儿时的脚印,种在我荒芜的精神苗圃中,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再看一看当年的电影院吧。母亲说:“这个飞机式的电影院是“文革”前修建的,是当时公社最好的建筑。”这里曾是小镇的文化娱乐中心,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全镇人的眼球。现在电影院还在,只是不见了昔日的辉煌,她像一个多病的老人,佝偻着身躯,静静的卧在那里。当年那一场又一场的电影和拉场戏的演出,曾在那文化荒芜的年代里带给人们多少欢乐呀。如今,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仍在继续,只是演绎这故事的人已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乡情散文:故乡最是长相忆

回望故乡,就是回望心里那份恬静的眷恋。小镇,让我一次次在梦中惊喜,又一次次在梦醒时分悄然离去。但愿这美好的记忆,不要从岁月的U盘中误删,让它永驻心间。

乡情散文:故乡最是长相忆

作者简介:叶柏陶,男。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散文和政论文章散见于地方报刊和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