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中的科学、唯物与迷信

 winriman 2020-09-03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佛罗伦萨——自由与认知的限度在哪里

我在《管窥拳与道合——有无不立、有无并立的极还虚之道》一文中介绍了一个是否进入拳与道合门径的检验方法:

这就是在自己脸的朝向与墙面的法向量垂直的条件下,将自己身体一侧的肩与同侧的脚外侧贴靠在直立的墙面上,同时将身体另一侧(身体外侧)的脚抬起来离开地面数秒,这时身体内侧的肩和脚外侧仍要贴靠在墙上。若能完成这个动作,则说明内劲已经拓展到可以运用于技击的层面了,即进入拳与道合的门径了。

当年孙存周先生为了启发他的某位学生进入拳与道合的门径,让他知道拳术除了肌肉力量之外,还有更神奇的力量,于是将上述这个检验方法介绍给他的这位学生,该学生试了一下之后,认为按照这个方法身体重心在支撑腿之外,因此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一定是老师哄人玩的。该学生认为,除非用手指抠住墙面上凹进去的地方,而且手指需要有很大力量才能完成这个动作。于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孙存周先生示范了这个检验方法,他将挨着墙面那侧的肩和脚外侧贴靠在墙上,并用这一侧的手捧着一个碗,用外侧这只手拿着筷子吃这碗里的面条,同时抬起外侧的腿,使外侧的脚离开地面,示范给该学生看。该学生看到孙存周先生靠墙一侧的手是捧着碗的,不可能对墙面用力,这让该学生百思不解,不知为何,他忽然产生出搞恶作剧的念头,他突然从孙存周先生的背后猛推孙存周先生,结果孙存周先生姿势不变,而该学生仰面倒地。但是该学生迷信他所认知的那些“科学”原理,一定要用他所认知的科学理论去解释孙存周先生能够完成这个动作的原因,于是认为一定是孙存周先生的脚趾用惊人的力量扒住地面,所以能够完成这个动作。总之,就是不相信这是由于内劲的作用平衡掉了身体重心产生的使身体向墙外侧倾倒的力矩。

我与孙存周先生的这位学生关系甚好,在武学思想上有一些认识是趋同的,如我们都认为中国武术精神与文化虽与儒释道诸说相关,但更有其独立于儒释道的精神与文化内涵。然而我与他对武术技术理论的认识存在着诸多不同。我不赞成把人体看成一个完全可以用牛顿力学解释的物体,换言之,我不认为可以用牛顿力学解释人体的所有机能和现象。我认为人体的复杂性就当代科学的认知能力而言,不亚于宇宙的复杂性。就以孙存周先生示范的这个动作而言,由于靠在墙面一侧着地的脚是顺着墙面的,因此脚趾不可能产生垂直于墙面的扒力,即脚趾扒力产生的力矩与身体重心产生的向墙外倾倒的力矩是垂直的,二者之间不可能平衡。所以,即使脚趾力量惊人,也无法产生平衡身体重心的力矩。某人的解释有悖力学原理,属于强词夺理。

止于岸乎

长期以来,在武术界存在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那些动不动就把科学、唯物、数学模型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即不懂科学,也不懂哲学,更不懂数学模型。他们对科学、哲学和数学的认知从没有超出中学数学的范围。我认为真正认识一门学问,是从认识这门学问的限度开始的,对于科学、哲学、数学都是如此。

当你试图对某个具体事物运用某条科学原理时,你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这条科学原理的适用对象即其适用范围,以及你要针对的那个具体事物是不是在这个适用范围内。如果这件事你还没有搞清楚,就不要急火火的把你掌握的这条科学原理不分青红皂白的用在这个具体事物上。至少在武术这个领域,科学原理要慎用,慎用不是不用,而是要搞清楚两个对象之间是否匹配——你要研究的这个具体对象是否属于这条科学原理针对的对象。武术科学化首先要建立的是科学思维,而不是滥用某些科学理论及数学方法.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不要被科学吓住,不要被唯物所蒙蔽》,其中写到: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以及巨大的比较优势,着实把一大批中国人吓住了,其表现常常是两个极端,其一是匍匐在西方文明的脚下,亦步亦趋,以西方文明为标杆,标榜自己的进步,但由于他们并不懂西方文明,找到的标杆常常是西方已经过时的文明成果。其二是顽固地固守中国的固陋文化,极力歪曲、贬低西方的文明进步,甚至视而不见。在当时的人群中以前者为多。这一趋向在当时武术界也很普遍。

许禹生先生因在教育部任职,为了表达自己思想的先进性,提出要抛弃八卦、五行、阴阳这类学说,研究运用重力学(牛顿力学)和几何学来解释并优化太极拳。却由此反映出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的造诣上未能深入其理,对太极拳的体认还在浅表的层次上,完全没有体认到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内劲,内劲即人的生命机制这个深度。

因此今天有人说“杨家太极拳老谱”如何如何,然而至少在1921年许禹生先生出版《太极拳势图解》一书时,许禹生先生尚未见到所谓的“杨家太极拳老谱”,作为杨健侯先生的得意弟子这是难以解释的,所以,所谓“杨家太极拳老谱”实际上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一些人的杜撰出来的。否则,许禹生先生、陈微明先生在替杨家出书时都不会不提到这本所谓的“老谱”。

话说回来,许禹生先生之所以被科学吓住了,要用重力学和几何学来优化太极拳,说明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上没有深入的体认。

而孙禄堂先生的武学见地之所以能卓然独立,超越众人,正是由于孙禄堂先生体认并掌握了武学的核心和太极的真意,因此孙禄堂先生一方面认为在步法轨迹的关系上可以用欧氏几何来阐释,另一方面在拳术内劲的培育上,则是无法依托重力学和几何学就能做出解释的,故不能仅仅依靠这两门学科为中国武术重建根基。对于武学而言,在当时可利用的理论中只有中国传统学术如《易经》、《周易阐真》以及《黄帝内经》等能借以阐发其理。为此,他受到唐豪等人的攻击,被说成是国术界的“老古董”。

但是正是孙禄堂先生这个“老古董”创立的内劲理法才是当时最先进、更为合理的拳学理论,因为在孙禄堂先生创立内劲理法之后17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发表了《躯体的智慧》一书,提出内稳态的概念,其在发生机制上与孙禄堂先生提出的内劲的性状具有一致性。由此印证了孙禄堂先生的内劲理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那时的学术界尤其是国术界根本就不知道更不了解坎农的理论,他们还匍匐在两百多年前牛顿重力学的脚下亦步亦趋,并为此而沾沾自喜,自我标榜为崇尚科学呢。

这种现象一直蔓延到今天,因为他们既无深入的实践体认,又对科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把一些早已过时的科学成果不分对象、无限制地乱用一气,还自以为自己是多么符合科学。如某人搞的那个人体的“数学模型”以及其弟子提出的武术“只有三种身法”都属于此类不懂装懂的笑谈。

事实上,牛顿力学的基础是假定一切物体都可以分割为非常小的、不可再分的刚性体的机械性组合。而人体包括一切生物体恰恰不具有这个性质,因此牛顿力学只能部分地解释某些人体运动表征,而不能全面地解释人体机能的种种特性和可能性。这早已被大量事实所证明。

同样,一些人由于政治出身的问题,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知是心有余悸,还是因为被改造洗脑,他们总想表现自己的思想言论多么符合科学和被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他们可能也是出于某种善意,希望让自己的言论符合所谓主旋律,于是把牛顿力学的概念作为可以衡量一切对象机能可能性的唯一正确的标准,进而竟不顾事实真相地否定孙禄堂先生的墙上挂画以及轻功。此外,还著书立说,牵强附会的把孙禄堂武学与唯物主义挂钩。他们这么做,也许是他们生怕被扣上反科学、宣传封建迷信的帽子。然而,殊不知他们这种做法正是因为不懂科学而对已经过时的科学成果仍然产生迷信,同时因为不懂哲学而把洗脑的那些教条仍然奉为了真理。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其实质而言,恰恰是反科学和远离真理的。

更令人感到汗颜的是,近来某人写了本《孙禄堂武学思想》,竟连研究二字也没有,硬是要给孙禄堂武学思想定案。结果呢,他把孙禄堂武学思想归于“唯物论”,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作为善意的理解,我只能认为这位先生可能觉得唯物是正确的,唯心则是错误的。而这种认识恰恰是被多年的政治教育洗脑的结果。当代哲学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相对立的观点。唯物与唯心都是伪命题。对于人而言,心与物是不可分的。谈何唯物与唯心?

即使撇开当代哲学,单就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思想而论,也与唯物不沾边。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中讲:“心一思念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此圣人所以与太虚同体,与天地并立也。”这与唯物有何关系?!

这篇文章是多年前写的,刊登在我的博客中,今天来看,其内容似未过时,这是很遗憾的。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