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的对联文化,那可是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联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对联叫桃符而不叫对联,并且当时的桃符其实是用来辟邪用的,一直到了五代十国对联才普遍的用于寻常百姓家,在喜庆的日子挂在面上。 ![]() 但那个时候对联还没有广泛的应用起来,一直到明清时期对联才开始真正的兴盛起来。其原因是当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这个人对于对联十分的喜爱,所以他上位后不久就要求大臣们每家每户的门联上都要贴上一副对联。并且朱元璋这个人很喜欢微服私访,如果他走访到哪个大臣家,觉得这个大臣家贴的对联十分不错的话,说不定回到朝堂之上就给他升官了呢。但如果朱元璋觉得这个对联写得并不是很好,那么往后在朝堂之上这个大臣就要被穿小鞋了。所以在当时几乎很多大臣都在对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目的就是为了讨好朱元璋。 ![]() 除了朱元璋,清朝的乾隆皇帝同样对对联十分的喜爱,甚至还被世人称为“十全老人”。乾隆这个人不仅当皇帝是一把好手,并且在很多方面他都十分的擅长,就比如说出对联。乾隆皇帝一生中写过很多十分有意思的对联,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烟锁池塘柳”这幅对联了。甚至这幅对联直到如今都没有人能够完美的对出下联,由此可以看出乾隆的才华了。 ![]() 不同于时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雍正,乾隆的骨子里还藏着一颗爱玩的心,所以乾隆的出行大多都是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有一次乾隆出访到梁山,而对于梁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是当年宋江起义的地方,而《水浒传》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禁书,即使这样这本书还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的乾隆自然也是看过这部书的,而他本人也是对对于里面的梁山好汉也极为的佩服。 ![]() 而此次走访到梁山之后,乾隆就感慨了一番,沉思一阵之后就出了一幅上联为:“智多星偏偏吴用”。而在一旁跟着乾隆一起出访到梁上的纪晓岚听到乾隆说的这个上联的时候不经一愣,知道后面才反应过来,这个吴用其实又被称为智多星,说起来也比较搞笑吴用念起来却是无用。纪晓岚想了一下,于是就对出了一个下联:“及时雨恰恰宋江”。其实意思就是说,及时雨恰恰送江,可以说与乾隆的上联对仗十分工整,实在是太经典了。但不知各位网友们看到乾隆皇帝的这个上联之后,又能对出什么样不一样的下联呢,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帮乾隆皇帝对出一个有意思的下联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