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巴集的一家超市门口,李大娘坐着侄女的电动三轮车,在一家小卖部门口停了下来,每人掏了2.5元零钱,在小卖部买了两包方便面。 又拿出随身带来的饭盒,借老板的开水泡了,用手捏了捏老板家卖的馒头,是凉的。两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每人买了两个,又花了一块钱。 农村的阳光很纯净,李大娘蹲在路旁的电线杆下,泡好的泡面就放在脚下,馒头虽然凉,但还是软的,吃起来还是蛮可口的。 有人问,为啥不回家吃饭呀,这大冷的天气,吃泡面啃馒头,身体能受得了吗? 李大娘憨厚地笑了笑说:“这不是有种地大户请俺们干活吗,种植中药材,好几百亩的面积,估摸着要干好几天呢,这里离家远,中午放工就一个小时的时间,哪有时间回家做饭吃呢!还是凑合一顿吧,晚上回去再做好吃的补补。” 那咱街上有饭店呀,每人下一碗大碗面,才六块钱,又热乎又好吃,总比啃冷馒头吃泡面强多了吧。 年轻的侄女只是嘿嘿地笑着,李大娘咽了咽口中的馒头,说你讲的轻巧,俺这一天才挣四十块钱,吃一碗面就得花六块,还是算了吧,其实泡面挺好吃的,平时俺都不舍得吃呢,省下这钱又可以给俺小孙孙买好吃的了。 当奶奶的出来挣钱了,回家的时候不买点零食带回去,总是不行的,儿媳妇又该骂咱是守财奴老抠门了。 如今岁数大了,咱农村人收入少,但人情礼往的事儿却一点也少不得,干啥都得花钱,俺家的老头子,今年也七十岁了,还不是照样去外地打工挣钱吗! 农村人就这样,岁数再大,没钱花照样不行,俺家老头子在建筑工地上看大门,一个月能挣一千八百块钱,平时也是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抽烟都是抽最次的。 咱在家里不能挣钱,但也得省些花吧,诺,那些进饭店吃鸡蛋面肉丝面的,在村里都是有钱的主,她们家里没什么负担,又年轻有力气,挣钱的日子多着呢,我可不能和她们比。 只是也辛苦了我这侄女,她要不是陪我,估摸着也跟着下馆子去了,我知道她这是照顾我。 看着大娘喝完最后一口面汤,又到小卖部里把饭盒给洗了,坐上侄女的电动三轮车下地干活去了。 周围的人没有吱声的,在李大娘身上,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农村人的勤劳、节俭、对家人付出的爱,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