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璇琮坑 2020-09-03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飞天与天使名词解释: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十三天等。

天使,其英文名称Angel,源自於希腊文angelos = 使者系统。

“飞天”系统:没有翅膀只靠身体与彩带、如嫦娥奔月。“羽人”系统:有翅膀出现敦煌壁画、佛教经典。

1. 汉语“飞天”一词,最早见於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

2. 飞天形象,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话,为婆罗门教中的二位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乾达婆和紧那罗是能歌善舞的天人,後来成为侍奉供养佛的小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角色

1.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人和礼佛、舞乐的天人。

2.称其为“香音神”、“寻香”、“香神”或“音乐之神”是神的信差、助手、使者,代表神的旨意,及负责执行任务。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区分中国与印度飞天的造型有异:除了传入中国受道教羽人及中国神话的女神形象影响之外,有个很重要的发展,那就是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出现型态之结构

1.飞天不用翅膀,而由人体直接飞翔,借衣裙和飘带显示空间和飞舞,画面更具天宫仙境的神秘之感,使艺术境界得到升华。

2.(1)按布局大致可分为藻井飞天、平棋飞天、人字坡飞天、龕顶及龕外飞天、背光飞天、法会飞天、环窟飞天。(2)按其造型有童子飞天、六臂飞天、裸体飞天,(3)按职能有伎乐飞天、散花飞天、供养飞天、托物飞天等。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因是神,所以,很多飞天都带头光。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歌舞伎乐天,表现形式为手持各种乐器,演奏、舞蹈。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所持的乐器有磬、排箫、筝、铜钹、笙、笛、阮咸和细腰鼓。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在主佛身光两侧的是手托供果的供养天人。头戴高莲花宝冠,飘带当风,中间饰以流云纹饰,婀娜多姿,生动传神,而天衣,云彩随着天女的舞动,如随着音乐的旋律在翻飞飘扬。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供养天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造像艺术形式及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不但佛像衣饰的旋状纹和巴米扬石窟佛像有一致之处,而且带有明显犍陀罗风格的刚硬之气。云佛的面相大都方圆、淳厚,高鼻深目,身着袈裟。而袈裟的穿着方式,不少保留了印度的偏袒右肩式,也部分结合了北地汉装,通肩大衣,内穿双层衣——这种把袈裟穿在袍服里面的习惯,这是汉人的特点,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独特发明。菩萨及飞天形象多婉丽肥硕,这一方面是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造型之特色,另一方面则与北魏时期鲜卑人以膀大腰圆为女性之美的审美情趣有一定关系,也是一种融合的表征。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早期的飞天,并不都是美女。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有的像是杂技演员。

云冈石窟:飞天造像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