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内最大的生意失败,华谊兄弟失守的电影市场还能挽回吗?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华谊兄弟年内最大的一项资本运作失败了。但其更大的危机在于电影市场的失守。

By  甘甜甜 | 整理

冯小刚与万达的口水战风波刚平息不久,华谊兄弟又遇到一件心塞的事件。

简单说来就是,由于价格没谈拢,华谊兄弟停牌筹划已久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化作泡影。

近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购买北京英雄互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据公告显示,收购终止的原因为:“目标公司属于公开挂牌公司,标的资产涉及股东众多,公司与交易对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未能就本次重组标的资产的整体估值和本次交易价格达成一致意见”。

业内人士指出,估值是此次交易失败的最大原因。根据停牌前的股价计算,英雄互娱的市值已经超过150亿,比一年前华谊兄弟首次收购其股份时增长了近60亿,此为双方价格无法达成一致的根源。

这意味着华谊兄弟年内最大的一项资本运作失败了。


而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光线传媒却开始犒赏三军。12月8日,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以内部信形式宣布,将在今年年初平均提薪15%的基础上,年内再提薪20%。也就是说,明年,光线员工将平均提薪38%。据内部信,光线影业10年间参与影片的总票房达到200亿,其中34部影片票房过亿,加薪一举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刻。

华谊、光线冰火两重天,其实也是近两三年来,这两家中国最大的民营影业公司走势的一个缩影。


危机出现在2014年

早在2014年,作为国内民营影业公司领头羊的华谊兄弟开始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众所周知,华谊兄弟是靠艺人经纪起家的。曾因手握一大批一线明星和导演资源,华谊兄弟在业界的影响力巨大。然而,随着IP热潮逐渐兴起,明星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IP价值所潜藏的巨大收益。资本对于影视业的介入,让明星们纷纷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对此,华谊兄弟的对策是对这些公司进行收购。2015年,华谊兄弟先后收购了Angelababy、李晨等明星持股的东阳浩瀚70%的股权和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传媒,共付出逾18亿元的现金。这两起收购,曾因过高的估值引发市场诟病。


从对赌协议中不难看出,华谊兄弟的这一系列的收购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用绑定的手段留住艺人。但是,业界对这种用资本将明星与影视公司深度绑定的行为普遍并不认可。因为,影视公司不可能长期为某个明星量身定做内容,排他性的协议可能会对明星个人前途和影视作品造成伤害,对中国电影产业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而更让华谊兄弟焦灼的是,万达和光线传媒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崛起,市场份额被迅速抢占。

2011年之后,万达院线便已确立院线霸主地位。2015年起,万达院线斥巨资,先后以22.4亿元收购澳洲院线企业HG控股、以22亿元收购慕威时尚、重庆世贸等15家院线公司、以18.7亿元收购线上票务网站时光网。截至2016年11月底,万达院线拥有已开业影院376家,3319块银幕。清晰的并购路径,让万达院线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影视制作和发行方面,万达的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去年一年,《煎饼侠》、《夏洛特烦恼》、《寻龙诀》等几大热门电影都为万达影视投资。今年的艺恩数据显示,万达旗下的五洲电影发行以发行票房16.3亿元的业绩成为2016上半年的民营发行公司第二名,同一榜单上,华谊兄弟仅位列第九。

华谊兄弟的另一竞争对手光线传媒,也在近两三年内迅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在影视制作、发行方面表现亮眼。为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光线传媒陆续投资了多家的优质影视公司。青春化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让光线传媒在中低成本的青春、喜剧类型片的制作上获得优势。这两年里,创造票房纪录的两部电影《港囧》和《美人鱼》,都由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在发行方面,光线采用的阵地发行模式,虽然成本较高,但对提升票房有较显著的效果。今年5月,光线传媒入资控股猫眼电影,进一步拓展了其互联网发行渠道。

另外,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布局和动漫领域的投资上也颇具创见性。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了彩条屋影业子公司,承担动画电影的项目开发和宣发工作。彩条屋曾投资高票房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而近期热映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也是由光线影业引进并主导宣发。


据统计,2014年,光线传媒发行了12部电影,累计电影票房约31.39亿元,一举抢下民营影业票房头把交椅。2015 年,光线传媒发行了 15 部电影,累计电影票房约 55.76亿元,电影收入和毛利同比大幅增长。财报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主营业务收入11.87亿元,其中电影业务收入8.78亿,占总收入74%。

反观华谊兄弟,在2014年,其市场份额开始大幅度下跌。财报显示,华谊兄弟的“影视娱乐”当年营收为12亿元,同比下跌超过38%,影视娱乐业务版块被挤出市场前五。而今年上半年,其营收仅上升一成,利润却同比下降四成。

疲软的表现,看起来与蓬勃发展的影视行业有些格格不入。


泛娱乐产业布局

华谊兄弟的鼎盛时期出现在2014年以前。一度成为行业老大的华谊兄弟,开启了其泛娱乐产业布局。

1994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主要经营的是广告业务,在1998年转行进入到影视娱乐业。2009年,作为第一批上市的影视股,华谊兄弟的高速增长时期开启。之后的几年内,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三大核心业务内容——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

1、影视娱乐

影视是华谊兄弟起家的业务。

最开始,华谊兄弟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通过贺岁片,华谊兄弟率先找到了一条将电影与市场结合的路径,获得巨大收益。另外,华谊兄弟推出的艺人签约制度,签约艺人数量超百人,集结了一大批影视精英人才。几年间,华谊兄弟便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成为最成功的民营影业公司之一。


华谊兄弟倾向于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项目,其投资的《画皮2》《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均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其中,于2013年春节上映的周星驰魔幻喜剧大片《西游·降魔篇》表现最为抢眼,连续刷新20项华语影片票房纪录,为华谊兄弟带来票房分账、版权销售及衍生收入逾3.9亿元。

艺恩票房发布的智库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民营影视公司发行国产影片票房排名中,华谊兄弟均位列第一。2012年和2013年,华谊兄弟的市场份额分别高达10%、12.5%,仅次于中影和华夏,远超光线、博纳等公司。

2、互联网娱乐

华谊兄弟涉足互联网游戏行业相当之早。

2010年6月,华谊兄弟斥资1.49亿元购入了掌趣科技22%的股权;同年12月,以7000万元购入巨人网络51%的股权;2013年7月,华谊兄弟以6.72亿元收购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2015年11月,华谊兄弟入股英雄互娱,成为英雄互娱的第二大股东。

华谊兄弟对游戏行业的青睐,也为其带来了较丰厚的资本回报。数据显示,仅今年的前三季度,华谊兄弟通过减持3740万股掌趣科技股票,即获益达2亿元。英雄互娱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收入2.17亿元,其中为华谊兄弟贡献投资收益4129万元,在华谊兄弟当期3.58亿元的净利润中,占比达11.5%。

3、实景娱乐

在众多影业公司中,华谊兄弟也是打造影视小镇的先行者。

2011年,华谊兄弟便提出“实景娱乐”概念,成立了实景娱乐公司,并衍生出了华谊报表中的实景娱乐版块。据介绍,华谊兄弟实景娱乐的产品形态包括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华谊兄弟电影城、华谊兄弟文化城。

自2014年冯小刚电影公社(即第一个电影小镇)面世以来,华谊兄弟已经陆续签约了20个电影小镇的项目,开拓速度惊人。在此过程中,华谊兄弟曾表示,要打造中国的迪士尼乐园。


近期,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城落地山东济南,总投资约50亿。这是一个以原创影视IP打造的,结合电影小镇与电影世界的项目,项目型态和规模与迪士尼乐园相似。


尴尬的去电影化之后

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华谊何去何从?

从2014年之前的行业老大到近两年逐渐被万达、光线传媒赶超。华谊究竟做错了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2014年华谊兄弟对外宣布的 “去电影化”战略。

所谓的“去电影化”是指,华谊兄弟将资源精力投入到互联网娱乐和实景娱乐等其他业务当中。其背后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影行业的业绩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而尴尬的是,“去电影化”之后,华谊兄弟的影视娱乐业务在其营收总收入中占比却愈重。2014年到2016年,其影视娱乐业务营收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0.28%、73.12%、73.41%。

原因很简单,一是由于2014年华谊的电影收入遭遇滑铁卢,相对较低;二是因为近两年其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与互联网娱乐两个版块的营收并不乐观。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娱乐在华谊兄弟营收总收入中占比为20.36%,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为7.61%。

在互联网娱乐方面,华谊兄弟布局游戏业已有六年时间,但其在游戏领域的影响力却并不大。

华谊兄弟投资游戏业的回报,仅仅体现在通过套现获利,并未实现真正的战略上的互动。华谊兄弟投资掌趣科技已久,但在电影和游戏的合作方面,无任何成果。收购银汉科技至今,也仅仅推出了一款影游联动产品《幻城》手游,但从各大游戏网站的排行和评分上来看,这款游戏并不算成功。从华谊兄弟与英雄互娱的合作来看,所谓的影游联动仍相当粗浅。英雄互娱旗下的电竞游戏《全民枪战》获得授权使用电影《老炮儿》的素材,其首席创造官为华谊旗下艺人陈赫,影游联动主要还是停留在明星代言层面。


在实景娱乐方面,华谊兄弟的开拓速度惊人,但目前收效甚微。华谊兄弟想要复制迪士尼乐园的成功,恐怕没那么简单。一是,主题乐园本身很难盈利。数据显示,我国300余个主题公园中七成亏损、两成持平,仅一成盈利。二是,强大的IP是实景娱乐成功的基础。有学者指出:“相对于迪士尼可以不断生产出现象级的IP来为主题乐园‘输血’,国内的部分影视IP价值并没有那么大,旅游本身项目的建设也缺乏内容把控的经验。”而据华谊兄弟介绍,其明年开园的华谊兄弟苏州电影世界,采取的是《非诚勿扰》、《集结号》、《狄仁杰》、《太极》等四部电影的元素,不仅IP的价值可疑,题材的可复制性更是欠缺。

收购的项目仅仅增加了资产规模,而未产生协同效应,加上其影视业务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华谊曾经在影视内容制作和分发中的领先地位也逐渐丧失。这导致,在2015年,其市场份额一路跌至的4.5%。

那么,未来,华谊兄弟该何去何从?


其实,现在的市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清晰的界限。布局大娱乐生态,深耕全产业链,可以说是影视行业巨头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必选战略。关键在于,要把握住最根本的东西,抓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华谊兄弟而言,电影业务是华谊品牌的价值之源。推出好的电影作品,重振最擅长的电影业务是一切的基础。

参考资料:

1、迷失的华谊兄弟

http://mp.weixin.qq.com/s/jHtuRJoDm_FproeGc8EYTA

2、华谊这次的“重大资产重组”要买什么?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919827.html

3、迪士尼的中国学徒:华谊华策万达们,都在开始探索乐园生意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990483.html

4、影游联动“影”在哪里?游戏投资界老炮儿华谊有答案吗?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997063.html

5、光线影业公布十年总结,200 亿票房背后是电影市场的变化

http://www./articles/35449.html?winzoom=1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