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前车、马、邮件都慢,内容也能变得慢些不?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刺猬公社 | 铁林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先生的笔下,时间是少年,冒着热气的豆浆,日色,一封封邮件,是爱人。

有点遗憾,一切都是过去式,先生在怀念从前的生活,他生命后期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这样子了。很多人都爱这首诗,谈不上多深的理解,只是被击中了而已,感同身受后,有了无限感慨。

泰戈尔也有句诗:万物急剧地前奔,它们不停留也不回顾,任何力量都不能挽住它们,它们急遽地前奔。

跟木心先生的相映成趣,似乎就是在描述当下,描述现代人类的生存状态。

今天,各行各业,一切都在提速,人类像上了高速公路一般,只能往前行,不能后退。

而下一个出口,还遥遥无期。

现代生活的这种霸道,让人无法慢下来,也无法反抗时间在后面高挥的马鞭,没有人敢停下来,只能加快脚步,奋力向前。

焦虑感裹挟着这个时代的人在走,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不由得让人怀念从前,怀念木心先生笔下那个更慢也更优雅的世界。

做内容的人也是如此。曾几何时,文章是要传道的,文字是要被敬畏的。

古代人写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文字和故事,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诗句背后,是无限心力的倾注,是对文字的极度敬重。

推敲一词的来历,也正是来自于苦吟诗人的轶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要不是贾岛遇到韩愈,估计还会折腾死更多的脑细胞。

放在今天,这些想都不敢想。

就像凯文凯利说的,今天写作要比1000年前容易1000倍。对于一个读者、一个听众,亦或是人类思想表达运动中的任何一个参与者而言,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了。

但会写文章的越来越多,写的人也越来越多,内容爆炸式增长,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眼前却像看到了一片广袤的荒漠,优质内容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稀罕。

在电视时代,人们还曾担心人类会变成了陷在电视机前沙发上的土豆,除了被动地接受内容,什么也不会写了。但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的生产力完全被解放出来了,人类每年能生产数以百亿计的文章,谁曾想到,一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工业生产线被塑造了出来。

很难再看到所谓纯粹的写作了,日色不再慢,车水马龙,人们都变成了内容工业生产线的逐利者,内容创作变成了内容创业,很多人在这条流水线上,担心着用户量、流量、点赞量,有热点就追,有八卦就炒,唯恐落于人后,被时代所抛弃。

所以,在今天,内容的丰富繁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顶点,但你却再难找到像当年一样那么经典、深邃、耐读的文字了。即使有少部分坚持在创造这种文章的人,似乎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落后分子”,不受待见了。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传播语态,我们没法强求今天的传播语态一定要跟前时代一样,如何找到符合今天需要的传播语态,是所有内容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仍然保持对文字的一些敬畏,是否可以为生产相对优质的内容而做出更好一些努力,而不是成为内容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计件工,完全被流量所绑架,所束缚?

在这方面,组织内容创作的平台也有责任,平台的规则就像指挥棒一样,能起到导向作用。

在圈流量的粗放时代,很多平台放低门槛,降维引流,使得无数吸引眼球但粗制滥造的内容脱颖而出。

现在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下半场,用户对内容也出现了消费升级,平台有没有办法,通过制定更好的政策,让内容创作者慢下来,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对抗时代的洪流?

设想一下,一个拥有广大优质内容生产者的平台,使得每篇优秀的文章、每部出色的视频都能脱颖而出,而那些垃圾文章会精确地被过滤器筛选掉,这样的平台能不受欢迎吗?

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有平台开始在反思,为了减少粗制滥造的内容,平台主动尝试去制定规则,反对粗糙,鼓励精致。

在这方面,企鹅号走在了前面,不仅在进一步细化对优质内容的扶植机制,也在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予内容创作者们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

2017年11月,企鹅号提出了“百亿计划”扶持政策,以扶持和帮助企鹅号内容生态能够完成新的升级,在未来企鹅号会沿着垂直化、区域化的思路,在各个行业、各个垂直领域、各个地区,分别培养出一批很有竞争力的MCN机构,孵化一批精品短视频项目,扶持区域优质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