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节拍】上海轨交14号线高难度施工倒逼出许多“首创”

 乐乐1108 2020-09-04

14号线陆家嘴站施工工地“隐藏”在一座低矮玻璃幕墙建筑中。资料照片

记者日前从申通地铁获悉,轨交14号线陆家嘴站9月将拆除封闭工棚。由于绝大多数站点位于中心城区,14号线在上海全市在建地铁线路中以高难度著称,还倒逼出许多技术与管理上的“首创”。自2016年全面开工以来,14号线一直处于“低调”建设中。记者日前实地走访,揭秘市中心隐藏着的在建站点。

陆家嘴站:把工地装进“壳子”里

14号线全长39公里,设有31个站点,超过7成站点位于中环线以内。施工需穿越陆家嘴、豫园、大世界、黄陂南路、静安寺等核心区。在陆家嘴摩天楼群中,地铁工地几乎“隐身”,过路行人很难发现。

浦东花园石桥路周边,摩天大楼密集分布,其中一座装饰有垂直绿化的低矮玻璃幕墙建筑引人注目,建筑内部竟是整片地铁工地。“这里是全市最大的封闭式工地。”申通地铁14号线项目经理单亚说,把工地装进“壳子”里,就能最大程度降低噪音、扬尘、明光对周边办公和居住区的影响。外观针对陆家嘴整体风貌量身打造,达到与周边环境融合。

这座灰色建筑下方,建设者们将挖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车站,地下最深达29米,未来要与2号线实现换乘。经过两年多施工,陆家嘴站建设进入尾声,封闭外壳即将拆除。线路通车后,这里将成为陆家嘴区域第二座轨交站点。

静安寺站:“打地洞”开拓地下空间

延安路高架是上海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在其正下方建造一座车站,还要不封堵交通,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唯一下穿延安路高架的地铁站,静安寺站被看作是“14号线难度最大车站之一”。

“光是拟订方案,我们就花了两年时间。”申通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如果按照传统工艺,直接挖开地面造车站,势必会对交通动脉产生较大影响。这一难点倒逼出一项全国首创。车站根据延安路高架走向分为A、B、C三区。下穿延安路高架的B区采用暗挖工艺,即不直接挖开地面,而是通过打地洞的方式去开拓地下空间。与常见的圆形盾构机不同,静安寺站采用上海制造的类矩形超大断面顶管机。“矩形顶管的优势是空间利用率更高、隧道整体刚度更大、渗漏通道更少。”隧道股份上海隧道14号线静安寺站项目经理徐经纬说,暗挖法不影响交通,管线搬迁量大大降低。建成后,14号线将与2号线、7号线静安寺站形成“门”字形换乘枢纽。

大世界站:冷冻缺口保电力隧道

在14号线大世界站施工现场,零下两百摄氏度的液氮被源源不断注入地下,让4米厚的土层速冻至零下20多摄氏度。

“冻结体复合墙结合翘脚幅地墙的工艺,是上海地区首次使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项目经理杜毅说。大世界站位于金陵东路和金陵中路下方,由于地下管线复杂,技术人员发现开挖的坑底距离电力隧道仅0.5米,因此会造成一个4.2米长的缺口,无法全封闭。如果继续施工,就会出现渗水问题。经反复研究,技术人员最终决定把缺口“冻起来”。一来可以防止间隙渗漏水,二来也能提供保护层,防止电力隧道在施工中被“误伤”。整个冻结时间历时50多天,冻结体直径达4米。

结合所在区位特点,建设者们还制定了一套极精细的建造方案。14号线大世界站建成后,将与8号线实现“T”字形换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