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

 四地闲夫 2020-09-04
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庠序校学塾,承古学之先风,中国教育便源远流长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 两千年前,孔夫子在民间创立私学,平民教育由此肇始;一千年前,四大书院弦歌不绝,启学派文化之滥觞;一百年前,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当下,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科技迅猛发展,教育为国培养大量人才……千百年来,教育人物一代一代更迭,教育故事一段一段诉说,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求解之途从未中断,对教育规律的求索之心从未改变。

民族之兴,首赖教育;教育之兴,首赖先生。古之先生以修身为本,为国、为民常备不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先生者,教授知识之余,更以言传身教,传播处世立身之道。

先生之于教育的影响,如蔡元培革新北大,梅贻琦治教清华,张伯苓创办南开。先生之于教育的作用,是陶行知平民教育的希望——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是梁漱溟对东西方教育各有短长应相互借鉴的阐述,以及“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英雄气概及家国情怀;是陈寅恪于战火纷飞中奔走任教于多所大学,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垂范后世。

沧桑巨变的七十年,先生的精神境界亦陶染着教育,这种境界是百岁先生潘懋元用一生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是叶嘉莹“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的无悔追求;是顾明远在《野花集》中对教育深远而清澈的理解:教育——未来社会的希望……

一处校舍,一院书香。立于纷繁世界,先生自有胸怀家国、兼济天下的情怀,亦有去躁生静的定力和智慧。遥想孔子当年杏坛讲学,有理性的浪漫;柳宗元柳州'修府学”,有'文以明道”的诗人情怀;钱穆立三尺讲台,有“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兴象之味。历代教育大家,品过人生百味,最后品出的一味正是平和与淡泊。

历史长河滚滚而来,先生们布衣青衫空袖拂风,如空谷幽兰、无人而自芳,师者的风节便在范仲淹的著名诗句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今天,吾辈教育人,踏过先人的足迹,步履何去何从,情怀何处安身?惟曰: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是故,吾辈教育人,要有抬头看一朵白云的姿态,低眉赏一朵野花的心境;要有三分侠气,一点素心,寻一方天地,开半亩方塘,守护每个不同花期的生命,怡然自乐而不浮躁,历风雨而不世故;亦要有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追求,于烟火人间循教化之道,于淡定简约处安放教育情怀。

教育,乃国之命脉,而先生则是教育之魂魄,国之脊梁。先生的背影,实乃民族之正面。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育国家栋梁之才,于是大师辈出、社会繁荣、民族进步。

当下,吾辈教育人继先生之风骨,他们披星戴月,为国之本、民之生而不惧繁复孤独,斩荆棘、涉深水而行教育改革之道,教育浩荡之势渐起。有人若问起,今可有大师否?答曰,今先生犹在。

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
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
先生从历史深处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