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利兹鱼(Leeds'' fish)

 rlyl的自然世界 2020-09-04


▲现代人从利兹鱼化石推想出来的想像图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厚茎鱼目 Pachycormiformes

科: 厚茎鱼科 Pachycormidae

属: 利兹鱼属 Leedsichthys

种: 利兹鱼 L. problematicus

▲利兹鱼和滑齿龙想象图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利兹鱼(拼音:lì zī yú);

英文名:Leeds' fish;

学名:Leedsichthys problematicus(Woodward, 1889)。

利兹鱼是利兹鱼属(学名:Leedsichthys)的唯一物种及模式种;而这个属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巨大中生代辐鳍鱼厚茎鱼目的成员,生活在1亿6500万至1亿52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晚期的海洋,直到白垩纪结束。它们代表了真骨类的一个早期分支。

本物种首个被发现的遗骸在19世纪时被认出,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巨大的硬骨鱼类。在现存鱼类中与利兹鱼最接近的是弓鳍鱼(学名:Amia calva),虽然这两种鱼类之间的关系仍然距离很远。


▲弓鳍鱼

利兹鱼的名称意为“利兹的鱼”,因化石收集家Alfred Nicholson Leeds于1889年在英格兰彼得伯勒发现它的化石而得名。利兹鱼的化石可以在英格兰的卡洛夫阶、德国及法国北部、智利的牛津阶及法国的启莫里阶等地发现。1999年,在智利的一次发现,学者一度以为发现了本属的第二个物种,被曾将之命名为Leedsichthys notocetes,但事后发现这个“新物种”的遗骸无法与原有的遗骸分辨,所以认为这次发现的其实亦是原来的物种。

▲利兹鱼的化石切片,A.来自Ariston (PETMG F174)的鳃耙,有17个环面和钙化的软骨;B.来自标本“尾巴”(NHM P.10000)的鳃耙,有19个环面和不连续性的内环,表明一些软骨核心周围在骨重塑。标尺=1mm。

本属物种的化石非常难以辨认及描述,因为它们的化石非常破碎:其遗骸中有不少部分由软骨组成,而这些软骨均无法成为化石;而亦有多次这些碎片被错误辨认为剑龙亚目的恐龙遗骸。因此,利兹在发现它的化石后,以problematicus作为利兹鱼的种小名。


▲利兹鱼和滑齿龙想象图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虽然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几具利兹鱼的化石,但是完整的脊椎骨化石尚未发现,所以古生物学家很难确定它的大小,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德(Arthur Smith Woodward)在1889年描述利兹鱼的标本,并拿它的尾部与另一种厚茎鱼类Hypsocormus比较后,估计它的长度大约是9米。古生物学家D. M. Martill在1986年拿他刚发现的利兹鱼化石与其他厚茎鱼类互相比较,不过因为这具样本相当不寻常,所以利兹鱼推断出来的体型大小范围相当广。

最近古生物学家根据历史上所发现的化石,及古生物学家在靠近彼得伯勒惠特西(Whittlesey)所发现更完整的样本来估计的结果都支持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德当时所估计的结果是9-10米。近来古生物学家使用树轮年代学来研究利兹鱼的骨骸,结果显示它们要长到这个长度需要花费21至25年。而根据其他样本进行的研究显示利兹鱼最大可以长到超过16米,从而推算出这种鱼比现时的鲸鲨还要重的结论,是不合理的推论。

▲利兹鱼的大小比较,依次是蓝:人类;红:利兹鱼;橙:史前巨鱼Bonnerichthys gladius,是英国牛津大学古生物学家马特·弗里德曼教授有一次在参观堪萨斯大学时,偶然发现的一种远古巨鱼化石。他将这种远古巨鱼命名为“B. gladius”。据了解,这种巨鱼的化石是在19世纪被发现的,并在当时被错误地归类为利兹鱼;绿:原金梭鱼,这是外型像剑旗鱼的一群已灭绝鱼类,分布范围可能遍布上白垩纪时期的全球海域;靛青:Ohmdenia multidentata,是一种已灭绝的史前硬骨鱼属下鱼类,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托阿尔期;紫:Pachycormus bollensis,一种已灭绝的辐鳍鱼类,身长约1米,生活在侏罗纪。

利兹鱼是已知的最大的硬骨鱼,除了陆地上生活的四足形亚纲(如巨型蜥脚类动物和鲸鱼)的最大后代,通常不被认为是“鱼”类。现存最大的非四足硬骨鱼是翻车鱼(Mola Mola),重量可达2吨,比利兹鱼还是小了一个数量级。现存的深海鱼类皇带鱼(Regalecus glesne)倒是在长度上可以与利兹鱼相媲美,但皇带鱼还是属于一种体型更为细长的动物。由于没有保存下来的利兹鱼完整脊柱,所以很难估计到利兹鱼的确切长度。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利兹鱼是一种巨大的鱼,海洋中所有其它动物和它相比都显得渺小,但它是一位温和的巨人,它可能缓慢地游过大洋的上层水体,吸入满满一口富含浮游生物(小鱼、虾、水母等)的水,然后通过嘴后部巨大的筛网板把它们过滤出来。进食习惯与现在最大的动物蓝鲸、鲸鲨及姥鲨一样都是属于滤食性的。不过尚不清楚浮游植物是否也属于饮食的一部分。

保存在伦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P.6924样本显示,这条利兹鱼遭受过上龙亚目的滑齿龙攻击,后来这些伤口愈合了。这显示利兹鱼可以躲避那些牛津黏土层(Oxford Clay)中的侏罗纪掠食者,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强大力量的尾巴。

尽管至今已经发现了70多具利兹鱼的遗骸,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残缺零碎的。因此,利兹鱼的完整骨骼依旧不为人所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骨骼元素,包括头盖骨前部和椎体中央没有骨化仍然是软骨。此外,那些软骨在动物的一生中也会逐渐被吸收去完善体内的其他骨组织。在化石形成阶段,土地的压力压缩又将这些脆弱柔软的中空骨质结构压扁并皲裂,这使得识别确定它们的原始形态变得异常困难。

最近的研究发现了有关利兹鱼的代谢速率和速度的一些估计。使用了一些来自硬骨鱼类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利兹鱼可以以11 mph(17.8 km/h)的潜在速度航行,同时仍保持其身体组织的充足供氧。(《Plants & Animals》By Colin Barras May. 29, 2018 , 4:45 PM)

▲利兹鱼想象图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利兹鱼出现于2003年英国BBC制作的《海底霸王》里,一只利兹鱼被地蜥鳄、弓鲛猎杀,最后被一只滑齿龙杀死,成了一群滑齿龙的大餐。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