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开篇是在说曹家还是在说明朝

 立达语文 2021-03-25

《红楼梦》开篇是在说曹家还是在说明朝

【鲁麟细读《红楼梦》001】

一部《红楼梦》,现在说啥的都有。

也怪作者,在书中暗示得太多,譬如,一开头就说,故将真事隐去,而借假语村言。后面又有,看《风月宝鉴》要正面看看,反面看看。

这一来,人们探究隐去的真事的欲望就大了去了。这样一来,红学不热门也热门,不热闹也热闹。

我必须承认,我的红学研究,受刘心武影响甚深。

因为我会写小说,所以,一度想将刘心武先生所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小说的方式演绎出来。一个最让我放心的结论,就是将秦可卿写作废太子胤礽偷偷送出来的一个小公主。为什么呢?不管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单是将小公主传递出来的过程,就足以写上好几个回目。譬如,我可以写用什么方式传送出来的;在传送的过程中,康熙知情还是不知情;(从死封龙禁尉我得到暗示,说不定康熙老爷子是知道有这个公主在世且下过指示要好好保护的。)传送过程中,有没有人在太子府盯梢,废太子又是如何让人摆脱盯梢的;胤礽为什么要送公主出来;胤礽是不是还想东山再起咸鱼翻身;在废太子做着这些小动作时,朝廷内部有什么风浪;其他的皇子又是准备再次扑杀废太子的;四爷那个时候是不是隐忍着;跟曹家素来交好的十三爷这时候在做什么;废太子与宫廷之外的大员们如何联系的;曹家与李家正在做什么;秦家也就是秦业为什么会被废太子看中……

看看,是不是可以写出非常精彩的小说情节来?

再譬如,将冯紫英演绎为一个将军,他身上的那些伤痕,是在追杀贾府叛贼贾元春时留下来的。

还有,将秦可卿与贾珍的不伦之恋演绎为一则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

我甚至还想过,还原作品的《石头记》一名,将书中日月双悬一事,敷衍到废太子的儿子弘晳这里,将紫檀堡与郑各庄联系起来,并在书的最后,将清廷初期一百年的残酷血史镌刻在几块巨石之上,这就是所谓的“石头记”,并详细记述了九子夺嫡的真实历史。而乾隆一直就在寻找这样的巨大石阵并企图销毁清兵入关之后屠杀的血史和清廷之间纷争的血案。然而,以曹家为首的作家团队,在江湖英武豪侠的帮助之下,以写出巨型历史史诗《石头记》为己任,竭力逃离乾隆所织就的文字狱网……

最后,我给自己的书定的题目是《日月双悬》。

这将是一部史诗性质的大作。我自己也非常期待自己能写出这样的大作。

但是,糊口之难,难以成片时间写书。于是,便只能在这里拆拆书了。

而这样的构思,请诸公不要随意挪用。有版权问题的。我现在不写,可以在有了余暇时写就。慢慢来。

至于书中贾府隐喻曹家,一僧一道影射苏州织造李煦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李鼎,一个叫鼐,我也非常相信刘心武的判断。

我相信,这样写来,一定是一本非常叫座的作品。为此,我搜集了很多资料,甚至买来了江宁织造曹寅的奏折,买来了一位历史学家写的《内务府》,熟读了史景迁的很多史著。我已经相信了刘心武:一击两鸣,一声两歌,一书两牍,一石二鸟或一石三鸟,《红楼梦》是一回事,《红楼梦》的背后是另一回事。

我竟然真的就打算开笔写这样的小说了。

但临到开笔写的时候才发现,这样写下去,会越写越有问题。

首先,《红楼梦》的作者,我越来越发现,不可能是曹雪芹,甚至不可能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而极有可能是曹寅本人。

但真是曹寅本人的话,有很多又说不通了,譬如,曹寅是在康熙驾崩之前去世的,九子夺嫡的故事,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当然,我们认了,可以是曹家人作为创作团队,前赴后继,终于写出了煌煌巨著《红楼梦》。

虽然有人说,作者可能是洪昇,可能是吴伟业,可能是冒辟疆,还有可能是袁枚、吴玉峰等人,还有可能,另有一人也叫曹雪芹——事实是,有好事者,真的考证出了另有人叫曹雪芹。

然而,现在看来,作者终究是难考证出来了。于是乎,作者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内涵,只要能自足为一体,就可以进行作品的研究。

但是,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我们又发现,《红楼梦》并不是影射清廷内部的史诗性作品,也不仅仅是写了南京曹家的兴衰,它确实可以理解为影射明朝灭亡的作品。

如此一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定,作者,可能是一位痛悼明朝灭亡的遗民,其后,经过了诸多文人名家的润饰,最后由曹雪芹、高鹗等人定稿。而这其中,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将自己的私货掺在了其中。当然,脂砚斋的注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凡此,都会影响我的小说写作。

于是乎,我索性搁下不写,先以拆解《红楼梦》的方式,逐回进行拆解,看看这本奇书究竟写了什么。

我们先看第一回。

第一回的题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那么,这第一回究竟写了什么呢?

我们归纳、概括于下:

1.女娲氏炼石补天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2.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3.一僧一道袖了这石,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后来,空空道人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遂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以上为神话。以下为现实。

4.姑苏阊门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有一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5.一日,梦至一处,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引入木石前盟。(梦境)

6.现实中来了一僧一道,说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

7.与贾雨村(系胡州人氏)交往。埋雨村、娇杏事。

8.赠银赠衣,雨村进京赴考得中。

9.甄家火灾,投岳丈家。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

10.甄士隐出家。

我们先说石头。

南京还有个名字叫石头城。南京是明朝的开国都城。这就太容易引发人的联想了。而且,这块石头乃为上界所遗弃在人间的,这也可以让人引发关于君权神授、皇帝乃天子的联系与遐想。

因而,很多人判断这部书是写明史的。有人认为是写明初之事,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写明朝败亡故事。

书中也是有暗示的:“生于末世运偏消。”末世,不可能是指明初,也不可能指清初。

我比较认同写明朝败亡。而且,作者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年代,托“假语村言”指代隐去的真事,是可信的。

这样,这块石头,我们就认定第一方面的暗示:石头城。都城从南京开始的明代,最后走向了衰败,好似白茫茫大地一样。

一僧一道系何许人呢?这是解开《红楼梦》这一奇书的重要密钥。

一僧一道,名“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从开场到结局,他们在扮演着串场的角色,将一部《红楼梦》连缀起来。

书上说,这一僧一道在出场的时候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后来幻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他们有时结伴而行,有时各自行事。对一些人物或脱度、或点化、或指点迷津、或解除冤孽,或消除困厄与灾难。而且,关键时刻他们就出场了。

我们且看看他们在书中的行事:

1.女娲补天的弃石,是由他们携入红尘,幻化成贾宝玉,让其跻身于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之后,演绎出一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2.他们脱度和点化了因家遭横祸、走投无路的甄士隐。

3.他们点化了因尤三姐蒙垢自刎而痛悔不已的柳湘莲。

4.他们为“生有胎毒”的薛宝钗开出了奇异的药方,并送给薛宝钗金锁,而且在上面錾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5.淫思凤姐而不知悔改的贾瑞在病入膏肓的时候,他们送来“风月宝鉴”,让贾瑞只能看反面,不可看正面。但贾瑞经不住宝鉴正面女色诱惑,结果死于非命。注意,这里只能反看,不可正看,是在引导读者,看《红楼梦》须要看反面的方法。

6.在王熙凤、贾宝玉遭魇算计之时,危在旦夕,他们出现了。

7.命根子通灵宝玉一时迷失,令贾府上下惊恐不安之际,这一僧一道也突然造访,救危解难,使贾府恢复平静。

8.高鄂补续的后四十回里,沿用了曹雪芹原有的“一僧一道”写作方式。在贾府败落以后,宝玉从考场出走。贾政为寻找宝玉心急如焚,最后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一僧一道架扶着身着猩红袈裟的宝玉,消失在白茫茫的大雪中。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原型,论者认为可以引发人想象为“铁拐李”和“济公”。而传说中的“铁拐李”和“济公”,是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的仙人和活佛。而且他们都姓李,“铁拐李”名李玄,“济公”原名李修元,又称李修缘。如此巧合之事,所以,有心人猜度出《红楼梦》借用“铁拐李”和“济公”的形象塑造出的一僧一道其原型也应姓李。恰巧,苏州织造姓李,名李煦,他的两个儿子李鼎和李鼐。而书中史太君家族,恰好也有史鼎与史鼐。这样巧合的事,使我相信,曹家一定有人参与了创作,如果不能单独断定曹雪芹或曹家某人是作者的话,至少可以断定,曹家人参与了创作。

当然,如上所言,我认为,《红楼梦》一书是由一个庞大的但又是非常隐密的创作团队集体创作完成的。

李家、曹家与皇家的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我就不唠叨了。其后之事,我稍微说一下,雍正五年,李煦因“谄咐阿其那(胤禩)、“亏空官帑”被流放到黑龙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两个儿子则不知所终。

不知所终的李鼎、李鼐,注定曾经有一段与书中所写的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一样,但一场大的政治劫难之后,他们注定隐身江湖。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皈依佛门或寄身道观,或隐居著史、幽愤著文。

《红楼梦》有两首描绘一僧一道形象的诗: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有宝光;破纳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一头疮。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第二首诗透露一僧一道家住山东蓬莱,而李煦的祖籍正是山东莱州昌邑。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曾在其著作中称,“弱水”指的是“夫馀弱水”,在辽东境内。李煦的父亲李士祯曾过继给正白旗佐领,入满洲籍。“弱水西”正是一僧一道的寄籍辽东。而曹家,也曾世居辽东。

这一僧一道的理解与演绎,我们认为,是靠得住的,可信的。

在我所构思的小说里,我写葫芦庙那场大火,其实就是雍正的亲信贾雨村带着宫廷内侍来抓获二李而放的火。只不过因事先得报,二李得以逃脱,但却连累了甄士隐和他的女儿。

我的构思,也是不错的。我自认为,如此写来,也定会紧张得扣人心弦。

但是,我要说,我现在更加认定,《红楼梦》一书,是写明朝覆亡的血史的。至于一僧一道,是不是二李,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只是借他们传递出一种主题、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寄托。而二李在书中的作用,基本上是以结构方面的作用为主。

因而,我们认为,《红楼梦》一书,是以明朝覆亡为主要背景与主要内容,并融合了其他诸件大事,且融入了家族叙事,以家族叙事,掀起波澜,钩沉历史。下面,请听我慢慢道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