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史战例】隋炀帝三征高丽之战略得失

 华cfq5y4ucng3g 2020-09-04

回顾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从涿鹿之战到赤壁之战再到抗美援朝;从特洛伊战争到波斯战争再到阿富汗战争,一场场战争就像一颗颗大大小小的珍珠串起了人类的历史。军人因战争而生,为打仗而存,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提高战术思想水平和指挥艺术的重要途径。从2019年8月1日开始,我们开辟“战史战例”专栏,陆续介绍古今中外著名战役战斗,供读者学习研究,进一步提高军事素养。

隋朝是结束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近三百年分裂动乱后恢复中国一统的王朝。文帝开国后,革新除弊、励精图治,十余年间国力直线上升。炀帝即位后,更是大开大阖:掘运河、筑长城、修驰道,开疆拓土,北威突厥、南击林邑、东攻琉球、西略西域,四夷朝于东都(洛阳)。客观上来说,国家疆域、经济实力都达到了自秦汉以来的鼎盛时期。然而,由于炀帝陷入战略激进漩涡,穷兵黩武、劳损国运,三次亲征高丽,最终导致隋朝迅速走向衰亡。





三征高丽的简要过程




炀帝登基初年(公元605年),隋国力已至鼎盛,四夷咸服,唯独高丽私结突厥,阴怀异志,隋炀帝数次召见均未来朝,于是炀帝以“国家殷盛,朝野皆以高丽为事”准备讨伐。

第一次征高丽:公元612年正月,炀帝亲率30军、12卫共计113万余人自琢郡(今北京)出发。三月十四日,大军至辽水(今辽河)西侧,双方沿河岸展开部署,隋军展开渡水作战。四月中旬,隋军渡河后乘胜进围辽东城(今辽阳)。隋军猛烈攻城,城内高丽守兵招架不住请降,前线将领没人敢决断,派人奏报炀帝,等炀帝旨意传回,城中守兵修整完毕又开始拒战。如此反复,到六月上旬,仍未能攻克辽东城。炀帝一方面亲自督军攻城,另一方面命宇文述率9个军计30余万人,沿陆路越过沿途城池,穿插迂回,与水军一起突袭平壤。士卒携带百日粮和大量武器装备前行,人人不堪重负,士卒趁夜挖坑埋粮,行至中途粮已殆尽。水路方面,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于六月下旬从东莱(今龙口市)出发直趋平壤,先到后未待宇文述军到达即展开攻城,中伏兵大败,退回至海边。七月初,宇文述率军渡鸭绿江、萨水(今清川江),距平壤30里驻扎准备攻城事宜。后见士卒疲敝、城防险固,且得知水军败退、依赖水军携带军粮无望,于七月下旬引军西撤。沿途遭高丽军追击掩杀,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剩2700余人。水陆攻击均告失败,炀帝不得已于八月下旬班师回朝。

第二次征高丽:公元613年正月,炀帝下诏征兵集于琢郡。三月初,炀帝亲率大军再征高丽。四月二十七日,军渡辽水,一面命诸将围攻辽东城,一面命宇文述率军越城直趋平壤。六月,在攻坚作战即将取得胜利之时,国内传来杨玄感(杨素之子)造反的消息,炀帝遂率军班师。此次撤军,因布置得当,高丽军未敢追击。

第三次征高丽:在平定杨玄感之乱和其他造反势力后,炀帝于公元614年二月,再次聚议东征高丽。当月下旬下诏征天下之兵,百道俱进齐聚琢郡,因当时国内政局已现乱象,直至七月各方人马才陆续汇合。炀帝亲率陆军出辽东,遣来护儿自东莱率水军东进,围攻平壤。此时,高丽政局、民生也现困弊,高丽王元无力抵抗,派使臣请降。炀帝大悦,召来护儿还师。得胜回朝,征高丽王元入朝觐见,元又拒绝来朝。炀帝大怒,欲整装再伐高丽,但因为国内局势已乱,无果而终。




战略得失分析




炀帝三征高丽未果,短短三年时间即耗尽国祚。从战略层面来看,其所得之处在于:为作征伐准备,大规模挖掘、疏通运河;普建仓储制度,协调粮食物资调用;为确保后方安全,筑长城、开驰道,等等,这些举措在保障后勤物资畅通供给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就征伐本身来说,战略过失远大于功劳,兹分析如下。

1.战略决策上好大喜功,犯了盲目激进错误。炀帝即位后,开疆拓土、四夷咸服,国力所达:东至黑龙江、台湾,西至里海,北起贝加尔湖,南至越南。国力鼎盛、诸藩来朝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炀帝好大喜功,三次远征均亲自挂帅,一方面体现出欲征服高丽的必然决心,但另一方面折射出其骄于远大之功,好高骛远。这一点决定了他根本听不进臣属的直言进谏。首次出征前,庾质谏言:“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第二次出征前,左光禄大夫郭荣上谏:“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

2.指挥体制上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高度集权,统得太死,一线将领没有决断权;另一方面一军两主,相互掣肘,无法当机立断。指挥体制讲究快速高效,充分发挥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各自优势。隋炀帝亲率大军出征,把决断权牢牢握在手中,处处遥控指挥。第一次出征围攻辽东城,高丽兵请降,前线诸将都无法决断,因为出征前,炀帝就命令“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所以第一次渡辽诸军,均未能建战胜攻取之功。命令宇文述率9个军袭击平壤的同时,又因为于仲文善计谋,令9军均受仲文节制,一军二主,诸将卒无所适从,故仲文怒曰:“古之良将能成功者,军中之事,决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胜敌?”

3.军队机动行动迟缓,贻误战机。用兵贵在神速,然而三次征伐高丽,都表现出大张旗鼓、击鼓而行、行动缓慢的特点。第一次出征前,兵部尚书段文振就谏言:“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第一次出征,正月出发、四月才突破辽河防线,直至六月都未能攻克辽东城。七八月进入秋霖季节,先遣军后勤供应不上,已陷入“势穷力竭”困境,敌人乘机反攻,隋军全线溃退。第三次出征,二月下诏,七月才出发,假若不是高丽国内窘困,胜败亦是难知。

4.战争动员上过度铺张、劳民伤财。当时高丽国内军事实力,根本不值得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作战争动员,并御驾亲征。究其原因,是其炫耀武力思想在作祟,以期牛刀杀鸡、泰山压卵的功效。《隋书》记载当时动员情景:“七月,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琢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返在道,常数十万,填咽于道,昼夜不绝”“十二月,发民夫运米前出,积于怀远,车牛往者皆不返,运卒死亡过半”。炀帝这种庞大错乱的动员与后勤措施,过度透支民力,令百姓穷困、国力凋敝。

5.吝惜赏赐,将士忿忿,人心离散。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炀帝在征高丽和平定内乱过程中,吝惜功名赏赐,也是导致征战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征高丽因杨玄感造反不得不回师,待平定玄感后,论功行赏,立功受奖人数仅占极少数。《资治通鉴》中记载:“一战得第一勋者,进一阶;其先无戎秩者,止得立信尉;三战得第一勋者,至秉义尉;其在行阵而无勋者,四战进一阶,亦无赐。”之后,炀帝再议征高丽时,将士无不愤怨,无法有效凝聚士气。

6.稳定国内局势时未能顺势疏导,高压平叛、大肆屠杀导致叛乱日盛。后方稳定是进行征战的基础和前提。征战高丽采取举国动员模式,劳民过甚,遂导致国内纷争乱起。炀帝未能听取谏言,采取剿抚兼施手段平定叛乱,待平定后停止征战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而是采取高压平叛,大肆屠杀叛乱者。在平定杨玄感之乱后,屠杀三万余人、流放六千余人;平定江南刘元进之乱后,诈杀乱党三万余人,等等。高压治乱如火上浇油,反而导致叛乱愈演愈烈,曾经鼎盛富强的隋朝,快速趋于总崩溃的边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