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璇琮坑 2020-09-04

 (1

长城有内长城和外长城之分,外长城为主线,东起鸭绿江,经延庆四海镇,由白河堡附近进入河北赤城县的独石口,沿西北到张家口、大同、偏头关,最后西抵嘉峪关,这段长城也叫“边墙”或“外边”。而内长城也叫“次边”,东起怀柔的北京结(但也有人认为应该始自九眼楼),经过八达岭后入怀来、门头沟,从灵山出北京进入河北涿鹿至涞源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平型关、茹越口、雁门关、宁武关、阳方口和老营堡,在白羊岭上再度与外长城汇合,而这段内长城不似外长城那样连缀成线,而是断断续续,多在山口缓坡之处建墙设关,而很多地方则是利用天险山险为障。其中又在山西的牛邦口一带再向南岔分一条支线,沿太行山脊一路南下,谓之太行长城,与在山西西侧沿黄河南下的一条所谓的黄河长城一起构成了山西境内两横两纵的长城格局。而太行支线所经之地也都是太行峡谷出口之处,像龙泉关、娘子关、固关、马岭关、黄榆关、峻极关、黄泽关等,皆是地标之地。明史《兵志·边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也正是因为内长城不甚连续,形态和环境景观也多不如外长城地段那样雄伟壮观和景致秀美,所以关乎的人不是很多,加上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塌垮和因为不成规模的长城建筑而被开山扩路损毁了许多,很多残段孤楼,除当地人外也很少有人了解它们的具体情况,久而久之,这些地方的长城就更不为人知了,所以走寻内长城的难度要比行走其它地段长城的难度要大很多。前几年曾跟随老翟和拐弯他们在内边长城以走点方式也陆陆续续累计有三四十天的样子,但即或是这样也是稀稀拉拉,可能所行之途也已多半,但若想有朝一日能全线联通还不知有没有这个可能和机会呢。

也正是因为内边长城不是一条连续的墙垣,所以更能体现立体状防御工事的实际状况,有的地方前后相距不远,竟能有多道短促的墙垣或者守口敌楼,倘若将这些墙垣和敌楼都标注出来会发现它们并不处于一条山脊或一个方向上。

不过相对距离北京比较方便比较近的一处茨字台长城段倒是常常有队伍来此活动,但我竟然一次也没有来过,这就是一般人称为的韩庄长城或茨沟营长城、茨字台长城,因为这一段长城较为完整,长约3公里,跨过108国道,其间十余个敌楼,楼匾留存的敌楼皆是以茨字??台来命名。这就是以繁峙县茨沟营堡为中心,东起河北涞源的狼牙口、西至繁峙县韩庄村北与平型关段长城相接、线路长约百公里断续的茨沟营段长城。这一段近百公里的跨山越涧之长城段,绝大部分因地形险恶,都以山险为墙,仅在部分垭口、沟口建墙设墩,而且均以 “茨”字命名,从东向西顺序排列。现将我所知的茨字台(楼)的大致位置简述如下:

茨字1号台和2号台位于从狼牙口村沿沟北进约七八公里的大地村东侧山上山口处,南北对峙,东侧不远一道近南北向的墙垣,横亘一条古道垭口,垭口处为狼牙口小关口。很多年前曾去过这里,现在看来对为何要在这里设置关口很不解,虽这里地处太行山南北山埂之处,低洼而成一条东西对进之途,但东西两侧沟谷最终也都是交汇于狼牙口村附近,似乎这里不应成为一条能东西穿过太行山的大型通道。而在狼牙口村附近,有人讲有一段墙体横过,封堵山谷,但似已不明显,曾经从这条山口进山,去往北侧的狼牙口关,但似乎并未注意到横过这个小村还有一道墙垣。而茨字3号台则在距村23公里的北侧,半山腰处,俯瞰山谷。在长城资源普查中是认为无形的山险长城联通至3号台处,然后从南北向转折呈东北向向西而去。狼牙口关东北方向直线距离六七公里处,山脊上近东西向一段距离不长的长城段也是名声在外,拴马桩长城,五个形态较为完整的敌楼,编号为插字47号台至插字51号台。

狼牙口关西偏南方向直线距离7.7公里处,一处近东西向垭口处为茨字4号台(楼),一条东南——西北向山谷从这里通过,北侧略缓,南侧陡降,从地形地势上看,这应该是一条可以步行通过的关口大道。敌台东侧山脊平缓,一条长约400米左右的墙垣沿山脊缓行而上,而西侧因为陡峻,基本无墙。而遗憾的是在长城资源普查中此楼和此段墙体了无音讯。此垭口西北方向山下,青庄村,伴下关河,而东南方向山下则有大石头村和三尖地村,伴南马庄河。而从垭口沿山谷而下,并东折向外行,也能在狼牙口村的那条大沟出来,而在撞上那条大沟的地方有“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纪念碑”,当年小小放牛娃就是在这里戏弄日本侵略者的,不过过去来这里时不知道有这么一处地点,很遗憾地和我五十年前知道的小英雄错过了。

茨字4号台西南方向直线距离5.2公里处,一垭口处为茨字5号台,一条东南——西北向山谷从这里通过,仍是北侧略缓,南侧陡降。垭口处相对平缓,两侧皆有石堆墙垣,总长约400米。垭口处原有土路便道沟通南北两地,现在正在扩建道路等级,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垭口北侧有西湾村,有河铁角沟,南侧则通大高石村,有河鹞子河,而遗憾的是这处敌台和墙段在长城资源调查中仍给漏掉了。

茨字6号台在茨字5号台正南方向直线距离7.1公里处,山谷处,沟谷北端有小小的台沟村,向南则为七里沟(也称漆林口,早期似曾为一个关口,现在仍有条乡道从这里通过,向西北方向穿过铁岭口、铜碌崖)。茨字6号台北距七里沟村2公里,敌楼完好,据说石匾完整。而在其东侧约2公里的一条山谷中(鹞子河沟),有两处烽火台,石堆状。

从七里沟斜向西北方向,一条公路经过七里沟(漆林口)、铁岭口往铜碌崖方向,在经过山脊垭口处时,有段残墙,但似乎并未有敌楼,这倒是有点点奇怪了。而在下山进入河谷沟地后在另一条沟谷处,两侧各一敌楼,分别为茨字7号台和茨字8号台,再西侧一沟中,茨字9号台,不过在长城资源调查中漏掉了最后一楼。

茨字9号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4.8公里处,山谷一侧半山腰上有孤楼,茨字10号台,也称黄崖敌台,南侧山下有黄崖村。

而在潘铺村南1.2公里处,茨字11号台、茨字12号台和茨字13号台扎堆出现,在10号台的西北方向,直线距离23公里,但有高山阻隔。此三座敌楼也未出现在长城资源调查中。今,此三楼间的沟谷便道被拓展为较好的等级公路,南北之间的通行障碍一扫而光。

西侧,木家沟村所在一条沟谷中,茨字14号台和茨字15号台。而实际上再沿沟南出,在山脊垭口处,一小段残墙,左右各一石砌墩台,似未被列入茨字台序列中。

再西侧吴王口东部一沟中有茨字16号台和茨字17号台,皆带楼匾,其中16号台石条楼基上还篆刻有“小蓬莱”三大字和建楼记事题记,是长城沿线敌楼中所罕见的。

北侧牛邦口处,有牛邦口关城,现今108国道破城而过,关城上的几处敌楼被认定为茨字18号台、茨字19号台、茨字20号台和茨字21号台。

牛邦口关城西约4公里处,茨沟营堡城,这应该为整段长城沿线最主要的屯兵指挥中枢,也是茨字台敌楼标注名称的由来之始。其上南北两处敌楼,北侧敌楼残损,基遗存,南侧立面多残留,门楣上石匾“茨字叁拾柒號臺”,难不成南侧地楼就应该是“茨字38号台”了?

牛邦口关城和茨沟营堡城间向北延伸内边长城,有墙有山,并一直通向平型关方向。而在长城内侧,国道108韩庄村南,一道墙垣横过沟谷道路,茨沟营长城段最完好的一段就在这里,其还有一个名字叫“竹帛口”。城墙长约2.5公里,其间13座敌楼,分别为茨字22号台至茨字34号台,据说也仅有两个敌楼尚有牌匾。那么,3536号台哪里去了呢?


2

茨沟营战国时为赵国修筑,隋代重修,后明代又在原长城外包砌砖石,加高加宽,构成了内长城的一部分。

这段时间,老尚也开始干大活了,准备了山西一趟长途,据说活动还没发人员就满了,连让我犹豫、考虑的机会都没有,后来看到老黄有讯息讲猛将、张剑等几人组织河北阜平、山西灵丘等几处茨字营敌楼踩点活动,遂赶紧报名跟上。

周五晚,天未黑之际,三车十人驶离北京,向涞源方向而去,夜宿涞源县城广和大街西侧的沐林商务酒店。

涞源县城也曾来过多次,但从未有机会停下来转转看看,其实这里还有有点东西的,城中两处国保,兴文塔和阁院寺,而且在县城的西南隅有曾经的广昌城,边长七八百米的方形城池,据说现在南墙和西墙还有一些残迹,西南角墩和南门瓮城还有部分残迹可见,另外在东壕街上还有一些旧庙留存。

周六,早饭后大伙同行先至茨字4号台,张剑曾耗费数年时间寻觅茨沟营长城中各处墩台墙段,绝大多数已经找到,仅余数处,今次就为补全补齐所遗而来,老丁则是新兵一人,首度踏入这片土地。

108国道西行,串岭村折拐向南,经小浪门村后有硬努过青庄村,在实在无法跑车的地方才停下车,开步上山。

一路山沟缓坡,路线尚可,虽坡不大、天不热,但乌云压顶无风湿闷的天气让我们很快就汗流浃背。山脚下清溪一条,名下关河,清澈,流量不小。

登山不足一个小时,垭口处,茨字4号台,残基一处,仅余东南角柱一部分。

隐匿山中的敌楼,只要知道了位置,倒也是不难寻到。

垭口东侧,一段墙体,长约400米,前一小半较为规整,方正有序,后一段则简陋敷衍,似简单堆砌而成,缓缓爬上山巅,不过大伙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山顶寻迹了,小飞机飞上天空前探一番也就行了。

五架小飞机,翱翔天空,斗“机”开始了。

心平汗落后天空更加阴郁,似有狂风暴雨之嫌,大伙赶紧下撤下山,可还没有到达山底的时候,云开雾散,毒辣辣的太阳钻了出来。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2

回程时,殿后的张剑在挤过一处石坎时被划破车胎,猛将的车只得回头去帮着顶车换胎,这就是硬要往前硬上几百米的代价。

等待期间,大伙四处溜达,有钻进老乡家讨吃讨喝的,有钻进破房烂院中想扒拉点好玩意的。

备胎换上,心中不甚安稳,大伙还是决定进县城去换好胎,这样三车扭头奔灵丘县城方向而去。

灵丘县城,距离50余公里,来回一折腾,小半天时间没啦。

路旁口子村附近有两座庙宇,北侧山上为双峰寺,西侧道旁为玉凤寺。两寺都有些年头了,双峰寺为觉山寺下院之一,以其独具的神奇传说“一树两影”闻名遐迩,也为灵丘“九景”之一。而玉凤寺也因庙是座古老的三位送子奶奶庙,香火旺盛。不过逛庙候等的提议无人理睬。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3

再至一处大庙前,觉山寺,国保单位,走不动啦,申请看一眼再去追赶前面两车。

结果,真是走不动啦,在这里一直等到他们从灵丘县城回转。

觉山寺又称普照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悬钟山),唐河之畔,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主体建筑分东西中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近千年来仍巍然屹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塔高43.54米,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构塔,下部施双层基座,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但老黄告知其最精彩的瑰宝全在塔内,塔室中心柱南雕卧佛1尊,柱北雕千手观音,四壁绘有60平方米的辽代壁画,精美至极。

觉山寺所处之地为一条古道,旁唐河而行,古称隘门峡,又称“蒲阴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为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来往交通重要通道。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4

两点左右,大伙再度从觉山寺出发,这帮不逛庙不拜佛的伙计们也都心满意足啦。

再度回到寻墩之途,再经108国道,再从串岭村南行,经上关、下关、铁角台、木佛台、西湾村后直接开上了山岭垭口处,垭口处残墙依旧,旁一个赤身裸体的墩台,外面的的砖石都已被扒光,此墩为茨字5号台。

前几年土石道路现在已经铺成水泥路面,路况大为改善,只是翻山而过南侧属于河北地界部分尚未最终完工,不过下山应无问题。

垭口两端,各一段石墙,已呈石垄般,感觉年代较为久远,似可能为早期长城。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5

原路而退,再至西侧七八公里处木佛台南侧一条沟中的茨字7号台和茨字8号台。

两敌台位于一处峡谷的东西两侧,居高临下控扼这条沟谷通道,此处也称铜碌崖口。

谷口两侧山势陡峭,山上两台基本完好。东侧一楼为茨字7号台,2*4规制,门洞位于东侧南端,北端1箭窗,南北两侧各4箭窗,西侧2箭窗,门洞上一匾框,匾失。敌楼距地面较高,无法攀援,但可见楼顶已经塌垮,敌楼四周多条贯穿性裂隙分布。敌楼东侧,一段长约百余米的石墙,直抵山崖。

西北侧,茨字8号台,3*3规制,门洞位于西侧正中,两端各1箭窗,东南北三侧各3箭窗。敌楼距地面较高,曾有人伐木两棵立于楼下,但强壮如蓝白者,试了一下也觉得无法攀援。门上有匾,风化严重,仅“号台”两字勉强辨识。

此沟西侧一条沟中有茨字9号台,据说也很完整,已无时间一观了。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6

沿沟南行约3公里,山岭上一处垭口,一段残墙,为铁岭口长城,不过现在修路扩口再度对残墙进行了破坏。

此段山岭,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河北与山西的界线,也就完完全全沿山峰山脊而行,但凡在平缓的山坳垭口处,多有城墙墩台守护。而在铁岭口西侧2公里处,谷歌影像上似也能再找到一段石墙,但这些都未能在长城资源调查中反映。

垭口观景片刻,水雾弥漫而至,赶紧上车赶路,向南下山。

南向一段道路新修,路况极佳,为河北境内,只是山路崎岖,乘车之人最好闭目养神,否则有可能会为山险路弯而吓的魂飞胆丧。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7

至史家寨,两车亏油,但看着每升才4.69元的95号汽油,张剑犹豫了,稍稍的加了一点,夭夭咬牙跺脚也想少加一点,结果150块钱下去几乎要撑满油箱,然后就是一路的嘀嘀咕咕,生怕加到了劣质油品。

此时时间已至6时,30多公里外的黄崖村处还有一个茨字10号台,大伙似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前行。

40分钟山路后来至黄崖村,小村中几乎见不到人,在走了一段错路后就连号称“猛将”的也放弃了寻墩之程,最终只有七人不愿就此回头。

张剑熟知的一个小伙子这几天也独自一人在这里转悠,好几处孤楼他都是早我们半天或几个钟头来至,所发位置和照片对我们的鼓励很大。

上山先是沿沟而上,渐渐感觉落入了乱石和荆棘之中,再奋力爬坡后上到一条便道之上,这才觉得心中踏实起来。

人向山上奋力攀爬,而水雾则是从云中向山下压来,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我们终于在天色未暗之际登到了茨字10号台跟前。

此楼已成残墩,楼石砌楼基尚存,上部砖砌围护全失。看着眼前的敌楼,连上去踩一脚摸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

七点半左右,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七人中好像只有一两个照明设备,下山之途尚远,大伙赶紧连滚带爬地往山下冲去。

若按原路退回估计有难度了,天黑沟中难以成行,这时见到沟谷对侧有便道,似山中架设高压电塔时施工道路。想着沿道肯定能下到山下村中,遂至沟底后反身而上,坚定地走在了这条坑坑洼洼但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安全感的便道之上。

下撤途中天已全黑,大伙借助点滴灯光终于有惊无险地回到了车前。

出山过程中,一路寂静无声、一路不见任何的车行人影,只有几车的光柱在山谷中在弯道处左右乱闪。前面跑的飞快的猛将一车一会就没了踪影,而落在后面的张剑又顾及到是一个备胎而不敢行驶过快,所以半途中夭夭的车前后不见有任何呼应只得在一处岔道口停歇一会。等待过程中,猛将车至,原来是跑错路线了,再等等,才等来张剑的车,这才结伴出山、进城。

晚,宿阜平县城,聚鑫宾馆。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长城游记】灵丘阜平茨字台长城记略1·20200808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