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西长城

 新用户07932792 2022-01-17

文图  原创

辽西长城

北方的秋天,层林尽染、漫山红遍,正是爬山的好时节,这两个周末,分别爬了辽西绥中的西沟长城和娄家沟长城

西沟长城,远处为五连台

西沟长城,位于河北、辽宁交界处,立于2013年的两省界碑,让人恍若到了边境的感觉。去时是绥中朋友带路, 102国道在前所镇向北拐,进后经过永安乡,兜兜转转走了好大一阵儿盘山道到达目的地。西沟长城西起大毛山口,东至西沟村,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主干线,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据称是保最为完的一段明长城。

长城秋色

沿山路行,穿过一个沧桑残缺但凛然傲立拱券门,就离山脚最近的那个敌楼。敌楼所在的山叫锥子山,上锐下丰,十分险峻。站在锥子山顶,可以清晰地看见呈“丁”字状的三条长城,南面的通往九门口、山海关;东面的是北齐长城,直通丹东;西面的是蓟镇长城,可达八达岭、嘉峪关。登高望远,长城宛如盘桓的巨龙腾舞于群山之间,五彩的植物叶子装点了远远近近的峰峦,让整个秋都透着诱人的色彩。雨后的天空干净得一尘不染,无际的湛蓝在变幻莫测的云朵的陪衬下,透亮得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蓝天下的长城

那段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长城,果然十分完整漂亮,千斤条石基础、碎石黄土内墙、青砖包砌外面、方砖平铺墙顶。城墙平均高七八米,山势平缓处高一些,山势陡峭处矮而狭窄的山脊处干脆不建墙,而是把山脊很好地与墙体连接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长城修筑原则抚摸整齐的条石,坚固如初;敲击散落的青砖铮铮作响。

岁月悠悠,长城铮铮

这段长城虽然自明代之后再无修葺,墙垛整齐、勾缝洁白,一如新建,如果不是零落的敌楼和墙基,真让人无法相信它已历经600多年风霜雪雨。站在巍巍城墙之上,头顶蓝天白云、背靠青砖垛口,顿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豪迈之情,真的很为我们祖先别出心裁的构造设计和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骄傲,更为我们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站在城墙上,聆听历史的声音

娄家村长城,在绥中县李家乡北15里处,西与山海关毗邻,因未经开发,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长城风貌,爬起来更具野趣。停车村,要穿过整个娄家村才能到达长城脚下,山村的民居沿山坳而建,狭长而分散,是一段不短的路程。娄家村在长城南坡,四季向阳,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果品种植,所经之处可以看到桃、杏、梨、苹果、樱桃、葡萄、李子、山楂等果树。大片的果园已采摘,只有少数农户还保留着几树果子,满枝头的山楂、红彤彤的苹果水灵灵的梨……

硕果累累

出娄家村村北,经过一个小小的水坝后分向左右,我们不熟悉地形,右转上山,结果翻过两道小山梁后离长城还有很远。原路折回,问了一个骑摩托上山的村民,才拨乱反正走对了方向。因为绕了一段冤枉路,离预定集合时间只剩2个小时了,同行的人对登不登顶产生了不同意见,我一向是坚持到最后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嘛,再说刚刚热身意犹未尽,于是一鼓作气向山顶上的长城进发。

祥光普照古长城

多油松,碧绿的叶子散发着微微清香,间或的栗子和橡子树,被秋风染成了赤、橙、黄,为山野增添了缤纷的色彩。被草木淹没的山道上不时见驴团留下的标记,有各色布条、有刻印的图案,还有挂在树枝上的矿泉水瓶子,起到了很好的指路作用

龙腾山间

我们选择在两个山头之间登长城,所以没费多少力气也没花多少时间。站在古老的城墙上,看长城内外,天高地阔,一簇簇叫不上名字的灌木交杂着树形优美、高大挺拔的油松,衬托了山的巍峨、装点了山的苍茫。山风簌簌,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是宁静的天地间最和谐的乐声。

山风飒飒,奏响时代交响曲

循着驴友的足迹,我们沿着古城墙继续向西攀爬。越往上走,山势越陡,山道越窄,在经过两座敌楼后,长城干脆扶摇而上,差不多呈70度直上山巅。我们没那么长时间,也没驴友那么好的耐力,于是原路折返。满怀又一次登顶长城的喜悦,一边采了一大束色彩艳黄、香气浓郁的野山菊。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两边是家乡

不知谁提议要拍照留念,于是一呼百应地在残破的敌楼废墟上,以各种姿势立此存照。也是啊,别看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传,但很多地方我们此生可能不会再去第二回,就像人生很多事,拥有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因为一旦错过也许就是永远。

“残瓦断砖一重重,绵延万里傲寒风”,时间过去了几百上千年,长城作为军事工程早已失去了它抵御外虏的作用,但强国、团结、创造、献身的长城精神却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古老而坚固的城墙

                                                        守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