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新用户07039177 2020-09-05

最近几天,宝哥哥的朋友圈被苏轼刷屏了。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苏轼《治平帖》

苏轼这个人,好像做什么都是一流水平,诗词、文章、书法、甚至是看起来跟他文人身份丝毫不搭嘎的餐饮圈,也能发明出几道经久流传的食谱。

但就是这么全能的苏轼,也有不擅长的事!

一件我们都知道,就是当官: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明 朱之蕃《临李公麟苏轼像》

另外一件就是画画。

有朋友可能要说了,宝哥哥你说的不对,去年苏轼的一幅《枯木怪石图》拍出了4亿多,这还不算好?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

这……《枯木怪石图》的水平怎么样,大家仁者见仁吧。反正宝哥哥摸着良心说,夸不出口。

而且苏轼不擅长画画这件事也不是宝哥哥说的,是他自己说的!

苏轼曾经在《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这首诗中自我吐槽说:“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弄脏)壁长遭骂”。

在墙上画完画之后,常常被人家骂嫌弃他弄脏了墙。

可见至少在当时的人们眼里,苏轼的画是不怎么样的,不然凭苏轼的名气,肯定求他画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被人骂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

苏轼所生活的北宋,画坛的主流风向是工笔写实,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

比如北宋的花鸟画大师黄筌、崔白,北宋最为著名的艺术鉴赏人宋徽宗赵佶......都是写实的高手。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崔白《寒雀图》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黄荃《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赵佶《五色鹦鹉图》

北宋官方设立的全国性高等美术学院——翰林图画院,考核画师绘画水平的标准就是写实 ,写实技法不合格的画师,都会被画院辞退。

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盖一时所尚,专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画继》

但苏轼的画,跟写生可没有半点关系,看看他画的竹子,再看看宋徽宗的竹子,差距一目了然。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赵佶《竹禽图》

北宋著名政治家、三朝宰相韩琦在《稚圭论画》中说,“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 。

按照这个评价标准,苏轼的画绝对属于下等,被人看不上也就不奇怪了。

普通人面对这种情况可能只有两个选择,

01 刻苦练习提高画技

02 从此退出画坛不出去惹事

但我们的苏大才子又怎么是普通人,他选择了第三条路:你们不是看不上我吗,我不跟你们玩了,我要自己创造一套评价标准!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元 赵孟頫《苏轼小像》

这套标准,苏轼给它命名为“士人画”

所谓士人,就是像苏东坡这样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本职工作是科举取仕,绘画对于这些人来说多多少少属于旁门左道,是不入流的。但苏轼提出了“诗画本一律”的观点,给“士人画”的存在找到了合理性。

在古代,诗歌属于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是展示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手段,其地位,跟书法一样,属于上流艺术。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苏轼 《寒食帖》

苏轼“诗画一律”的观点,把画和诗相提并论,无疑是把绘画从一种纯技术性的工作,提高到了上流艺术的地位。

但是,知识分子的画跟那些给人家搞装修(壁画),画画像的职业画工的画,当然是不一样的。

绘画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是爱好、是消遣,是自我娱乐,是社交方式,而不是谋生的工具。不必像职业画家那样迎合社会风向,也不用考虑消费者的喜好,只要自己爽就行。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明 佚名《十八学士图》

再者,这些人在绘画之外,还有自己的正儿八经的本职工作,根本不可能像职业画家一样苦练基本功,也不可能画出职业画家那么细致写实的画。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赵昌《写生蛱蝶图》

当然,苏轼肯定是不能承认自己画不出的,他的做法是从根源上否定职业画家那套写生的标准。

他发表评论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只看画得像不像,那是小朋友的水平,我们知识分子画画“不求形似”。

问题是不看像不像,看什么呢?

看“意”: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苏轼。

所谓意,就是要在画面内容之外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意境,比如画马,就不能只画马的形态,而要画出马内在的精神气质。

至于马有什么气质,就完全取决于作画者赋予它什么内涵了。可以是意气风发、可以是老骥伏枥、可以是铁骨铮铮……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李公麟《五马图》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元 赵孟頫《调良图》

所以,“意”说白了就是要反映作者的内心情感。

例如拍出了4个多亿的那幅《枯木怪石图》,反应的就是苏轼仕途不顺、人生多舛而产生的 “盘郁”。

这可不是宝哥哥的牵强附会,而是出自苏轼好朋友米芾的官方盖章:“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北宋 米芾 《研山铭》

苏轼虽然仕途不顺,但名气很大,一门三学士,朋友遍天下。所以他关于士人画的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包括黄庭坚、李公麟、文同、王诜等人在内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们的支持。

明代画坛老大董其昌更进一步将其总结为“文人画”

随着“士人画”“文人画”观念的不断普及,中国画在“写意”的路上越走越远,“写意”成为了文人画的重要标准,和衡量一幅画艺术价值的重要准则。

中国画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

徐渭的泼墨大写意 《徐天池山水真迹图册》

这下,文人画家们抒发感情是抒发的爽了,但却苦了普通人——“文人画”提高了绘画的欣赏门槛,你必须了解画家的生平、创作心境、创作背景,才能看懂一幅文人画。

所以说,如果你觉得很多中国画看不懂的话,真的不怪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