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周易》

 新用户86028838 2020-09-05

周易文化从伏羲画八卦,为我国的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老的经典,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可谓究天人之际,包罗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不穷斯理。 ‘经’就是道,就是理;是天地与宇宙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为‘经’。也是一切知识与真理的源泉。

  《易经》阐明了文化、政治、军事、治国、经济,森罗万象的宇宙,人生的机缘、机遇。《易经》(系辞传)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者天下,仰者观察于天,府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以观万物之情。

在近代《易经》有所发展,但仍跛脚受限,且有与古人有难究之嫌。若要‘易’文化有所图腾,展古人与今人之志,就要融合近代的科学文化,才能够造福于现代社会。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是人道的哲学思想,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然后传述《易》,儒家将《易经》冠为六经之首;而且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后的儒、佛、道各家学术思想,也无不渊源于《易经》。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由《易经》着手;《易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由此可想而见。特别是现代科学昌明的今天,更加有它的价值与意义。

  相反的,后世许多学者,也有人鄙视《易经》,认为不过是一部古代人用来占卜解辞的书,内容十分的低俗,近似诬词妄语,因孔子传述,后世穿越附会,以致盲目崇信,并不值得研读等轻视讥讽的意见。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易经》的确是一部古代人用来占卜的书;也正因为是一部占卜的书,才没有被后来秦始皇帝所焚烧,才得以流传到今天,才有今天的《易经》。试想古代民智初开,崇信鬼神运命,凡事与重大行事有关的,必定先求神问卜,以决吉凶,仰天象神示,并非不可思议。现在河南省安阳县的殷墟遗迹中,曾发现大量的龟甲,证实殷代盛行用龟甲占卜,以烧裂的纹路,占卜断吉凶,称作[卜];卜字就是裂纹的象形。到了周代,又多用蓍草占卜,称作[筮];依据《周礼》“太卜”记载,周代设有称作“太卜”的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占卜的先生,其职掌‘占卜’。

  另外,在古代还有《三易》,指的是《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不同系统的易学。可惜的是前两部书已经失传,我们现代流行的《易经》就是《周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由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是殷代的易学,由坤卦开始‘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周易》是周代的易学,由乾坤二卦开始,象征‘天地之间,天人之际’。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占卜,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发展成有系统的学术。

  后世学者所以鄙视《易经》,最主要的理由,是占卜违背伦理的立场。人的行为,应当依据良心,不应该考虑后果,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只求贡献,不问收获,才是为人处世的态度。然而,占卜却先考虑后果,有利则为,不利不为,动机已经不纯正。当然,儒家不能不辩白;于是,宋代大儒家朱熹等说:“易是用来占卜,以决断疑惑。但依道理,就应当做,不应当做,就不应当做,在这种情形下,根本用不着占卜。惟有正事,在方法上有分歧,因而迷惑时,才有可能占卜。恶事、私欲,不可能占卜”。当然,这一说法,相当勉强。

  不过,如果占卜只是为了占断结果吉凶,就成为消极的听天由命的命论,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当为与不当为,失去了道德意义。然而,我国古代的占卜,不仅消极的问结果如何?而且更进一步的,要问应当如何?因而,《易经》不但是启示事物发生变化的微妙契机,并且指引应当如何适机应变,避凶趋吉;不仅是消极的占卜,而且也是积极的处世智慧,就进入了哲学的范围了。

  <易>这一命名。一说是:伏羲画八卦是‘远取诸物’;一说是:依据最古老的字画‘说文解字’。当然<易>在象形上是蜴,是蜥蜴的形象,蜥蜴善变是因环境而变化,<易>中象征着宇宙的千变万化;‘说文解字’<易>是由日月两个字组合而成。因而日代表阳,月代表阴,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论的哲学。

  ‘易’有[简易][变易][不易]的定义,这三种含义中代表宇宙的万事万物,不断的变化中,时刻的运动着。当然,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说[变易]。这‘变’也是整然序有,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小宇宙的人生的命运,也同样的是有法则性的;所以说[不易] 。由于这[不易]的法则性,就能够了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则,也是有顺序;同样的,小宇宙的人生动机。也是能够可以事前预知,可以规范;所以说[简易]。因而,<易>这部书,就是简单的象征符号与数字,表示出这种[简易][变易][不易]的现象变化,产生占卜的作用。所以,由于这种思维方向,我们就去探索宇宙森罗万象的变化,无不有一定的规律,因果关系。而占卜能够预测吉凶,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了。

  《易经》是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的[卦],与所附解说的[卦辞][爻辞]构成。六十[卦],是由下往上的[爻]的符号,顺序以六画构成。又有[爻]的阴阳,一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二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着消极的事物。

八卦,见于《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生自太极、两仪、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八卦有两种符号形式:一是三画卦的八经卦;一是六画卦的八卦。

八卦的五行:只论后天五行: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

八卦配九宫:有先天配法、后天配法、太乙配法。

  [卦辞]是由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爻辞]是由一爻,二爻,三爻的[大象][小象]与[彖传]近似,以各爻的位置为主,来说明每一个[爻辞]。

  自古以来,写〈易〉的书很多。注释〈易〉的书也很多。大体上,由汉,魏,六朝时代的易注,除了三国魏的王弼外,并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唐代的李鼎祥箸《周易集解》,清代的张忠言整理的的易注都收藏在《皇清经解》中。

  还有诸多的如:《伊川易传》、《周易本义》、《汉易》、《周易大全》、《诚斋易传》、《易学象数论》《图明辨》等等易学的专著。后现代清人王洪绪撰《卜筮正宗》,书中系统的总结,辨证,发展,完善了汉代大易学家京房至晚清的六爻占势法,有力的驳斥了关于神煞,古法和定例的谬论,强调依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活变,从而使六爻卦在理论上更加精深完备。方法更加细腻独到。

  当然,还有《增删卜易》、《易林补遗》、《卜筮全书》。但这些书谬论很多,有误后人学易之嫌。也有比较有名的明代国师刘伯温的《黄金策》,理论分类很细、年时、国朝、身命、婚姻、求名、求财以至阴阳宅等无所不包,计三十二题。

  到了近代,易学已经经历过很多的变化。其在哲理面上更哲理化,是指用哲学的概念、思维探讨和整合易学后现代问题。现代易学虽然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局面,但从其主流看,则偏重于哲理化的研究。时至今日,《周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符号体系、对称图式、整体性原则、中庸方法等对于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文化建构、人格塑造仍然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二进制(易符号远远超越计算机二进制),符号进制和元气,年、月、日、时排序,天干地支的变化,风水元运的运行机制相互促进关系的变动……

  《周易》国际化,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周易》和易学不再是中国或东南亚独有的文化,而是发展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自17世纪以来,随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周易》以它那独到的符号语言和东方人那种特有的神秘智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立足于不同文化背景、以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对《周易》这一古老中国文化加以探索,使今日之易学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具有跨现代意义的文化财富。

  《周易》中华文化发蒙时期的产物,本为卜筮之书,虽然经过后人的改造和加工,但又从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它一定的科学和理性因素,但它的本来性质并未改变,仍然是科学和迷信的混合物。直至科学发达的今日,仍然不同程度地左右着学者的研究。故把易学纳入科学轨道,运用现代科学提供的知识和方法,剥离《周易》神秘的外衣,发掘其科学理性,赋予科学内容,是今日易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易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人类面临新的挑战,如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科技、宗教与宗教、宗教与民族等之间的问题不时困扰着人类,如何运用《周易》和以《易》为主要框架而建立起儒家哲学,及儒、道释而形成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如何发挥《周易》应有的作用,这是每一位易学者在期下应当思考的问题。因此,用当今哲学解释学、数字学、符号学、语义学、管理学、决策学、生态伦理学天文学等等学科研究《周易》、建立科学的、全新的易学体系,是大势所趋。

  “易”之博大精深,探讨《周易》文化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但“易”学者要拼除个人己见,使这门国学古老文化不再神秘。

浅谈《周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