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茂林之家 2020-09-05

8月2日,海鸥手表在拼多多上开了第一家旗舰店。店铺刚开,就售出了第一块单价1万的海鸥牌手表。

购表的消费者或许不知道,他下单购买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采用陀飞轮技术的手表。

1795年,瑞士钟表大师易·宝玑发明了一种钟表调速装置,能够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影响。自诞生之日起,陀飞轮技术就被认为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当今世界精度最高的钟表计时装置。装配有陀飞轮的手表,历来都被誉为"表中之王"。

直到2007年,陀飞轮技术都被瑞士几家大手表厂垄断,一块陀飞轮技术的国外品牌手表进口到中国,价格往往不低于30万。

2007年开始,海鸥投入重金研发自己的陀飞轮技术。研发成功后,同样的工艺,售价不过 3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第一次可以花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世界最顶级的钟表技术。

事实上,65年前,中国的第一块手表就出自海鸥。海鸥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众口相传的传奇之一:一家致力于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民族企业,孜孜不倦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破除海外品牌的高溢价,让中国人享受同样质量更低价格的性价比。

今天,海鸥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机芯,并在中国人心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很多人对于一块"好手表"的定义还是两个字:海鸥。

海鸥也在跟着时代前行。今年7月,海鸥手表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上开启了官方旗舰店。再度唤起了众多消费者对于民族品牌的记忆。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海鸥陀飞轮/三问系列手表,图源:海鸥表官网

纵观海鸥发展史,这个品牌经历了三大转折:90年代石英表革命,海鸥短暂迷茫后重新聚焦机械表,确立了高端表生产商的地位;千禧年之后,海鸥手握机芯出口、企业定制两大现金牛,成为中国制造业支撑全球的典范;21世纪第二个十年,海鸥抓住拼多多消费升级趋势,挖掘新电商流量,继续服务更多中国人。

这个浮躁的年代,海鸥正身体力行证明:工匠精神还有市场,老厂牌也能转身。石英表和智能手表冲击下,机械表不止有奢侈品一条路,还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海鸥,牢牢握住生产

1955年3月26日,天津《工人日报》刊发新闻:我国自制手表成功。四个钟表匠在华威钟厂(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前身)二楼,造出中国第一只手表。

这只表结构仿造国外,平均一天跑慢1分半,但到底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次年,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家手表厂——天津手表厂诞生。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摄影:安舜

十年后,中国第一只自主设计的"东风表"研制成功。技术人员将成品表从四楼扔下去,手表自由落体后依然正常运行。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克新没考上大学,去了海鸥上班。

海鸥是少数从零件、机芯到组装全包的手表厂。一只手表诞生的工序不少:上游工厂凑齐100多个零件,然后分到装配厂组成机芯,最后送到套件厂上表盘。2000年之前,手表厂只负责生产表头,顾客还要在百货站另行配表带。

张克新是装配工人,两年实习转正后,一个月工资40元。他人生中第一块表,是花60块钱半价内购的,"那时工厂效益好,我进来的头七年,厂里一年上交1亿纯利给国家"。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工人在安装机芯零件,摄影:安舜

90年代,电子表出现了。海鸥也加入这波浪潮,可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中国钟表行业开始萎缩。时任海鸥总经理的王德明回忆:每只电子表成本9元,最不景气的时候,出厂价只有5元,按照350万只的年产量,一年亏2000多万。

此时,张克新正在东北跑销售,"95年国营百货站就不进手表了,97年金融危机后,还形成了三角债,经销商欠我们钱,我们欠上游工厂钱"。他还在清欠部待了几年,负责催债。

所幸,王德明发现了市场空白:瑞士抢占高端市场,日本抢占中端市场,但成本降不下来——这就是海鸥的生存空间。他当即决定停下电子表生产,返聘老师傅回来生产机械表。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工人在安装表盘零件,摄影:安舜

海鸥是亏损企业,拿不到银行贷款。王德明想了两个法子:一是开发厂房后面的空地,通过土地招标挣钱;二是要求员工筹资入股,资金不着急还债,全部用于产品研发。

2007年,海鸥生产出"世界三大经典手表":陀飞轮表、问表和万年历表。自此,海鸥成品表开始盈利,销售额逐年翻番。零件生产也没落下:全球四分之一的机芯来自海鸥,不少高端手表品牌使用海鸥生产的零件。

性价比:左手直播,右手C2M

有人建议海鸥经销商王泽龙开拼多多店铺,王泽龙向海鸥电商负责人赵光臣要了授权书,试着上线了一些售价四五百元的表。头两个月,订单数只有50多。6月,他交了店铺保证金,开始对接小二,前后申请了40个百亿补贴坑位。

"6月流量大爆发,订单数接近650,客单价也涨到了880元。"王泽龙透露,这时拼多多月销售额开始追平淘宝。一款售价795元的男表,成为机械表畅销榜第二。这只表线下折扣价为1200元,其它电商平台618售价819元,出厂价700元。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王泽龙坦言,从来没有这样的定价。让利是为了试款和扶持新店,结果效果超乎预期,"我以为拼多多上300块的表卖得最好,800块的一天卖五六块就不错了,没想到一天卖了二三十块",接触电商超过十年,他从没见过新店起量这么快。

拼多多店铺运营2个月,粉丝数不及天猫店的零头。但考虑到月销售额相当,王泽龙又生出直播的念头。7月中旬开始,他让客服每天直播6小时拼多多。场均观看人数2000,但能带动几千块的GMV,至少占全天销售额的30%。

"每天一场直播,7月拼多多销售额接近70万,居然是天猫店的两倍。"最近,王泽龙又上线了一款售价959元的新款,这是他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海鸥表,线上也从没卖过1600元以下的价格。可惜,这款表并没有复制795元那款的成功。

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海鸥表博物馆陈列着放大的陀飞轮展示钟,摄影:安舜

他询问了几个消费者,得到反馈:我们不懂机芯,只觉得800那块看起来更高大上。他这才理解,"天猫是做存量,拼多多是做增量"。他眼中的性价比,是更复杂的结构、更稳定的机芯,但拼多多吸引了很多"圈外人士",外观在他们看来更重要。

以这款明星机芯为基础,王泽龙打算定制几款时尚表,只在拼多多上售卖。这件事对他来说不陌生:海鸥做过很多企业定制表,也推出过电商特供款。但企业定制只服务于少数人,电商特供是为了控价。现在的C2M,则更多结合消费者数据,承担着寻找增量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