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过一个不一样的万圣节

 食品与生活 2020-09-05




南瓜的纽约之秋

/郭艳文(纽约)

美国的秋天是南瓜丰收时节,从洛杉矶到纽约郊区,美国各州的农地里尽是一片橙黄色的南瓜世界,体态圆润、大小不一的南瓜成为金秋时节的主旋律。或许因为南瓜产量过剩,多到吃不完,美国人才会想着法儿地物尽其用,把它们雕刻出狰狞的表情用以避邪,或是在其表面彩绘出各种图案,成为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与此同时,为万圣节预热的十月南瓜节也成为了全美充满风土人情味的农郊传统节日。根据各风俗习惯的不同,南瓜节的活动规模可大可小,内容可时尚也可传统——小镇上会多一些诸如南瓜车比赛、赛南瓜船这样的竞赛活动;而纽约更注重打造城市印象,会将南瓜彩绘和雕刻艺术品融入到现代都市中去。


不过在“玩耍”之余,南瓜还是要回归它“食物”的身份,以不同的烹饪形式成为秋季餐桌上出镜率很高的佳肴。美国人同样注重家庭,但与中国人逢节日下馆子不同,他们更享受与亲朋好友聚在家中,共同制作和享用佳肴的过程。


去年万圣节前夕,家住纽约的朋友卡罗琳知道我快要结婚了,提出想教我制作一些点心来“应付”老公的胃,又因恰逢南瓜节,她便应景地邀请我去她家学做南瓜派。卡罗琳是美籍华人,生在美国,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她在而立之年嫁给一位美国电影制片人,自己也在洛杉矶从事儿童服装业。夫妻俩平日工作繁忙,鲜有共同用餐的机会。因而周末回到曼哈顿的家,卡罗琳会把更多时间和心思花在厨房里。

那天下午走进卡罗琳宽敞的厨房,见她早已准备好一切制作南瓜派的工具和食材,炉灶下的烤箱被调到了预热模式,象牙白的大理石桌上也摆着一本1980年代出版的点心制作食谱,翻开的那一页是南瓜派的制作方法。像这样的烹饪书籍,占据了卡罗琳厨房中两排长架子。

在卡罗琳的指导下,我把低筋面粉、黄油、细砂糖和水揉搓均匀,制成派皮;而此刻她的丈夫在一旁把南瓜切成块,放入锅中煮;待南瓜煮熟之后,卡罗琳又指导我把所有派馅的材料搅拌成糊状,并均匀地倒入已铺满派皮的派盘中,最后将其推入烤箱。虽然对南瓜派的制作过程早已暗熟于心,但细心的卡罗琳还是会在教我每个步骤前瞟一眼食谱。

差不多20分钟,一股夹杂着南瓜和奶香的浓郁香味从烤箱的缝隙间飘出,我们共同制作的南瓜派出炉了。卡罗琳小心翼翼地把它端到餐桌上,再泡上三杯自制的美式咖啡,开始了惬意的下午茶时光。因为有卡罗琳这样一位细心的导师在,我们的派做得很成功。当微甜的派馅与酥脆的派皮一起接触舌尖时,口中顿时浓香四溢,再搭配一口微苦的咖啡,瞬间征服了味蕾。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也想去国外感受一下万圣节的欢乐气氛?不过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即便足不出沪一样也能玩转万圣节。

请看今年万圣节除了点南瓜灯还能干点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