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古鉴今 | 宋代“分身术”之心服口服

 飞龙在天2r7y7c 2020-09-05

吃亏上当的事多有,执迷不悟也多见,让人卖了还帮忙数钱的事也是常见,让人骗了还帮忙宣传这样的事亦是常见。

这世上人来人往,生里来死里去,无非不是求个“名利”。难免有走偏门寻捷径者,所以有骗财的也有骗色骗情的,有骗一时的有骗一世的。总之这世事扰扰纷纷,身在局中如雾里看花如盲人摸象,道是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抑或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间人不是被骗就是骗人,要么自骗。所谓目被色骗、耳被音骗、舌被味骗、身被触受骗、心被知识骗。用佛家的话“六贼”自劫家中宝,所言“六贼”者即“眼耳鼻舌身意”。这算是大骗,能骗过生生世世,死死生生而不自觉。其余之类皆是小骗。

下面这两个小故事,可博诸君一笑。如果能品出点什么味道,那也是你自己的人生智慧!

本故事出自《夷坚志 宋道人》作者:洪迈

说豫章(江西南昌)杨秀才,家里生活比较富足,他本人嗜好“黄白之术”(炼金术)。凡是会此术的人来到他家,他必然出门迎接好生招待,这些术士长时间没有成果,他也不恼,任他们自行离去,因此这些方外之士来往很多。

借古鉴今 | 宋代“分身术”之心服口服

说有一天,小童子来报告,说:“有自称是烧金宋道人,来求见。”杨秀才很高兴,整理着装出门迎接。只见这人身材清瘦,个子长高肤色很黑,嘴边上有一点胡子,外带两只招风耳,身穿黄练单袍,容貌仪表显的清秀洒脱。

随即就安排住在书房,杨秀才与其朝夕相处,这个宋道人也会稍稍的显露一些小术很灵验。然而他自从来到杨秀才家,从来就不出门游玩。杨秀才一有时间,就问他炼金之法,这宋道人一开始还不说,直到十天后才肯传授。说需要三十多种药品,都写在纸上,让杨秀才去置办。杨秀才想和道人一起去市场上购买所需药品,这道人不去,说:“我喜安静厌恶吵闹,我怎么能去闹处呢?你自己去吧。”

杨秀才刚要走,那道人又说:“你出门以后,怕家里小孩来打扰,你最好把我屋里的门窗关好,这样我在里面就能好好的休息。”杨秀才听从了他的话。

且说杨秀才来到市面上,遍访诸多药店,购买清单上所列药品。此时只差一种,他最后又来到一家药店,就看里面默默坐着一个人,着装样貌与那宋道人相同,他感觉很惊讶。刚要上前去问,只见那人,摇手制止。

杨秀才带着疑惑回到家后,看到门上的锁都没有动过,又打开门一看,那宋道人还在室内凝息打坐。此时的杨秀才,已经彻底被震撼了,当时就想磕头,认为像蓟子训(汉代名士)、左元放(左慈 东汉末年著名方士 )会分身变化,以为宋道人就是神仙。

自此之后,杨秀才对他那是更加礼遇,那道人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但是没有多长时间,那道人不告而去。他置办的那些药,这秀才也不会用,也就废掉了。算算给那道人的钱过亿再加上买药的钱也有上千贯钱,虽然这样,这位杨秀才还是不后悔,还是说自己遇到神仙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与杨秀才这个事相仿。说徽州婺源(江西)武口有位王生,他家是乡里首富。他这个人行事非常可恶,乡里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王蜇齿”(蜇齿是当地土话)。他性格吝啬,尤其厌恶僧人,有来化缘的僧人,他必须给骂出去,一分钱也不给。

说有一回,有一个头发很长乱蓬蓬,长相又十分丑陋的头陀(修苦行的僧人),看到他在家里,就直接走到门前,一边鸣铙一边唱佛,声音震耳。这位王生听到后大怒,手里拿着棍子就去追着打他,那头陀就赶快跑了。这位王生追那头陀刚回来,又看见刚才的头陀站在廊下,跟刚才一样鸣铙唱佛。此时的王生吓坏了,敬为罗汉圣僧,于是王生拼命抽自己嘴巴子,向头陀悔过,当即取出白银二十两给那头陀,之后一整天,王生心情依然难以平复紧张的要命。

作者洪迈说这两个地方的人都说,其实宋道人与头陀皆兄弟双生甚相似,故各售其诈,以欺杨、王二人耳。

评论:

先解释一下故事中的一些名词:

黄白术:又称炼金术,或把汞(水银)炼成白银或把白银炼成黄金。总之就是把普通金属炼成贵金属的一种方法。

头陀: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故事最后作者洪迈说,两个地方的人听说后都说这宋道人和那头陀其实是双胞胎,给人造成分身的错觉,我个人认同此说。

故事中杨秀才之所以被骗,是因为他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对黄白之术又无比的好奇痴迷,再加上钱多人傻,自然被骗。而后一个故事中的王生,在地方为一害,受此一骗也算是报应。

至于文中所提到的两个神仙级的人物,蓟(发音:季)子训和左元放(左慈)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简介:

本故事出自宋《夷坚志》作者洪迈(1123年—1202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庐,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是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