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游记连载】刘苏红:​难忘的旅程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9-06

   龙  溪  文  学      

第 402 期

来稿须知

没在其他微信公众号首发的文字均可。拒接一稿多投!


难忘的旅程

刘苏红

天明时分,我们就起床了。我从窗里朝外望,外面正下着雨。 但我们没有犹豫,毫不动摇登庐山的决心。                                                        

 当我们登上长航“东方红”十号客轮时,衣服已经给雨飘了湿。和乘珠江红星号客轮一样,我们在“东方红”十号客轮,也是三等舱。但同时三等舱,却是天壤地别。珠江红星好客轮的三等舱,是用板隔开,连成一片的铺位。“东方红”号客轮呢,船中是走道,两旁是连成一列的房间,每个房间标有房号,钢板结构。房内床位成对列两,单行上下铺有八个铺位,共有十六个铺位。钢架钢丝网床,房间外壁门,可通船边走道,栏杆。船上有阅览室,凭工作证可以租借书刊。

长航“东方红”号客轮船体要比红星号客轮大得多。它的载客运量起码比红星号客轮多一倍以上。有一、二、三、四等客船。不论在外观,还是到它的实体布局,“东方红”号客轮都要比红星号客轮优雅。

上船后,按照房号铺位,我们依次坐下了。

启航了。客轮广播喇叭响起了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各位旅客,你们乘坐的是,由汉口启程,途径黄冈、黄石、武穴、九江、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等地,直达上海的‘东方江’十号客轮。……旅客们,有什么困难,请告诉我们协助解决。我们一定要使大家旅途,过得舒心愉快的……”

啊,这声音多么亲切。尤其在除外旅行中,听到这宛如亲人般的关怀,怎能不感到,以致内心的颤动涌出闪亮的泪花……

女播音员继续在介绍,沿途的地貌名胜:“旅客们,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万零八千五百平方公里。干流总长五千八百公里。发源于青海省的西南部,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微、江苏等省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黄石市,是湖北省内、长江南岸的重要港口。钢铁、采煤、水流等工业发达,是湖北省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九江市,古称寻阳,传说是由九条江汇合而成……”

这柔和的广播女声,在客舱里回荡,温暖着人们的心。

“东方红”十号客轮,在长江上航行。滚滚的长江,此时细雨弥漫,茫茫一色。江风吹着,使人感到凉意。起行前,行李衣物都寄存在大东门旅店了。如今,我们仅穿着衬衣,給雨飘湿了。好在有江风,不一会,衣服就吹干了。

“东方红”十号轮船,虽在航行中,但船身却几乎没有震动,或者说,震动甚微。而当初,我们乘

珠江红星号客,却感到“突突突”较大的船体航行震动。

我和衣躺在钢丝床上,软绵绵的,真够舒服。盖着印有“长航‘东方红’十号轮”红色字样,刚由客轮服务员发下,干净的被单,红毛。望着舱顶出神,偶尔扫视一下小黄,在下铺位,成一视线。

吃午饭了。客轮广播唤着旅客到餐厅去。餐厅了熙熙攘攘的。客轮服务员舀饭打菜,动作伶俐快捷。可还是忙不过来,乘客排队买饭菜,一直排到餐厅外边走道上。

吃的是几菜一汤。只是这汤有点特别。“名叫上海汤”,实则是烧开水,再打鸡蛋,把蛋黄蛋白一起搅匀,味道不错。

用膳比较,“东方红”客轮要比珠江“红星号”客轮麻烦些,或者这不能相提并论?

船到沿途港,可见客轮有外国游人。岸上有卖报人的吆喊声:“卖报,卖报,新到的《长江日报》……”

客轮继续向目的港开进。细雨纷飞,一片乳白。

也许是坐船特有的感觉,总有点昏昏欲睡。饭后不久,我们都午睡了。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醒来。舱里走走,看长江航行图,沿途港口到达时间表,在船边眺望。

此时,我们心潮激动,长江,终于有机会,领略您的壮美河山,秀丽景色了。

在客轮的阅览室,浏览一会报刊。晚饭后,三点三十分左右,长航“东方红”十号客轮,到达江西省九江港。我们便下了船。

时已傍晚,我们下船时,雨势减弱了些,只有靡靡的雨丝。老天紧绷着阴沉的脸,随时都象要发怒气。

我们加快了脚步,怕天黑了,找旅社困难,几乎是小跑起来。天黑下雨,好不容易找到一间旅社住下。

我想:“作为著名的庐山风景区必经之地的——九江市,旅游设施为什么不多投资,使游客更舒适一点呢?

阿郭到外面预购明天的登庐车票,不一会就回来了。还买来了油炸卷简,挺脆香的。

我在保温罐里,装些开水解渴,又用自来水湿湿毛巾,擦了擦脸。

一个邻近我们的,三十岁年纪的,黝黑肌肤的“老表”,显得感实。他与我们叨起了庐山风景。说:在九江附近,新发现个溶洞。可进得船。洞内,钟乳石垂,景色绮丽。会是一个新景点……

夜深了。困意袭了上来,在朦胧之中,我入眠了。

一早,我们捡齐简便的行装,走出旅社。

天空阴蒙蒙的,下着靡靡细雨。走出卵石小街,我们来到大马路的一家大旅社。门前已停留着二辆旅游车,我们上了其中的一辆。

六点零五分,旅游车从九江旅社开出,在南面公路行进着。由于是阴雨天,去庐山的游客略为淡了一些,但车上的座位也不空。

郊外的九江,是一片农田,蔬落的村庄。旅游车驶过一段笔者平坦的沙面公路,就入了弯弯的盘山公路,这就是登庐公路了。

接面而来的,是一座座秀绿的山峰。……

旅游车在螺旋般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从海拔的低处向高处延伸。

雨水,先是淅淅沥沥,后是细雨飘飘使突兀的山石湿漉漉的,那树叶嫩草,更加新绿,色彩鲜明。等庐公路的山野,变得迷迷茫茫起来。

旅游车纵深地前进,象在云雾中行驶。山风细雨,从车窗外飘进,凉灵灵的。

此时,我们感觉像是来到一个神圣的境地,心中充满着欢乐和喜悦称著于世的庐山,我能有机会,来到这里参观游览,欣赏秀丽的庐山风光,享受这特别的幸福,心潮怎能平静泥?

旅游车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进入了庐山。

“主峰高一千四百染舍四米,绵绵成岭,雄起挺秀”的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北齐长江,东南屏蔽阳湖”。我们在旅社车里,透过车窗,激情地眺望着。旅游车司机同时是个导游员,每到一个游览点,总是给我们介绍一番。告知大家:在此停留的时间。

首先来到庐山会议会址,这里有“用庐山春竹制成的工艺品出售。因为下雨,只能看看会址的外貌,连着会址的是:博物馆,庐山大厦。青山楼幢,更显庄雅别致。

骨岭的东北山,是水清如镜的小天池。“登天池亭,朝观日出,暮看晚霞,极目千里。西三里许有望江亭,下临巨塑,即剪刀峡。小天池山腰蜿蜒的山道,即由莲天洞攀好汉坡登山的羊肠小道。”沿着石级小道走进是红柱绿瓦的半山亭,雾如烟海的山峦。

雨后,时断时续……

旅游车经过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在离望潘亭不远的路口停住。

这里又是一个林森幽静的之景。如果想潜心修养,这里是非常有利的。平整的山间地,一片笔杆直的树林,古雅的百年建筑。“险峰齐峦间云海腾波,飘渺隐现,变幻莫测。匡庐胜景,自古令人神往。传说周朝时,有匡续七兄弟上山结庐修仙,故山名‘匡庐’。至东,大诗人陶渊归居田园,就住在山南麓的粟里村;名僧慧远,于山北的连林寺译著经书,后远传海外;唐朝大诗人李白、白居易以该山为题材,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宋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曾于白鹿洞书院讲学,名震海内;文学家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至今脍炙人口。”

啊!看:“五老峰削壁千丈,如芙蓉插天;香炉峰飞瀑喷雪,似银河天降;龙首崖凌空兀立,仿佛苍龙昂首,含口一岭逶迤,巨壑伸张,似欲尽湖之水。”

“庐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到此参观的中外游客都需爱惜庐山的一草一木……”各风景点都矗立着这样的字牌,告诫着游客。

旅游车在庐山各风景点的公路上奔跑,也许是庐山名闻遐迩,我觉得庐山的山格外青,庐山的水分外绿……

老张饱含意味即兴作了一首诗,阿郭赞叹:美景,美景,……

小黄,现在精神了。昨晚没睡好觉,上车又睡了会。在车上,两手交叉伏在前面的车背,随车摇晃,睡了会沉实、安稳的觉。

来到三宝树的路口,我们走在林间小道。这里有间百货小商店,僻静清幽,叶遮从俺。

三棵参天大树屹然挺立,其中“一棵银杏,两棵柳杉”,这就是著名的三宝树了。“相传为普朝僧人种植。”

从三宝树旁边的小到走下,便是芦林大桥了。“芦林大桥横跨玉屏峰、星洲峰之间。桥东有人工湖,水平如镜,四周山色俺映,堪称美景”对岸人工湖山上,一片翡翠色的翠竹。桥栏杆两边装有对称的白玉灯,可以想象到,星夜的芦林大桥,更有一番景色。

旅游车行驶在环山公路,游览了电站大坝等几个风景点之后,载着我们来到石砌园拱门的仙人洞前。

在这排队留影的人真多。女摄影员一边快速地按着快门,一边不停地念着:“下一个,下一个……”

我们都在这里留了影。

进了园拱门,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一快险峻异常的大石,大石上嵌刻着四个刚劲的大字:纵览云飞,在这留影的人也有不少。

真是纵览云飞。站在大石上,只感到群山绵绵,云雾在山间缭绕。

沿纵览云飞的右侧石价走下十来级,才是真正的仙人洞。“在悬崖绝壁之天生石洞,神话传说为洞宾‘修仙’之地。洞上石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附近有御碑亭、蟾蜍石,石松及观妙亭等。”

有二十来个外宾,在仙人洞里围坐在一块品茶。他们兴致都很高。……

在此停留游览了二十分钟,我们来到了花径。

这里,“相传为白居易咏桃花的地方。径畔有新辟的人工湖。循湖坝西北小径前行,可至天桥的悬崖。”湖中建有小亭,湖对岸是整理的园林绿树,行隙间可见有三三两两游人。

旅游车沿着山路,把我们带到牯岭街上。这里是庐山风景区的交通和文化中心,国际旅行社、招待所、(旅社)、邮电局、电影院、汽车站(车队)、图书馆、餐厅、庐山疗养院、游泳池、街心公园、百货公司、新华书店、照相馆、冰室……,大楼林立,不愧是个壮丽的山城。

时间已到正午,在游兴中,我们没有感到肚饿,如今稍息,肚子却咕咕叫了,便在牯岭街的一间小食店,每人吃了碗鸡蛋猪肉汤面,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牯岭日杂商店,有江西各地的瓷器,以景德陶瓷为较多。我们每人都买了一张《庐山参观图》,小邝还买了几个庐山风景纪念章。

我们走到街心公园,这里绿草茵茵。但有“解放前,这里是一片残坝断壁,一九五四年,垒石填去辟为公园。晴夜,俯瞰九江灯火,景色绮丽动人。”

牯岭汽车站,可通往庐山各风景点。这里经山北公路到九江市有三十六公里;经山南公路到南昌市有壹百柒拾伍公里。

庐山,一般渭为避暑胜地。夏季平均温度二十二点六度,最高温度只有三十二度。我们在车站小憩,因为下着阴雨,我们又只穿着单薄衣服,庐山的山风吹来,还感到有点寒意,甚至冷。如果此时在武汉,准还热的透不过气来呢。

雨后转晴,阳光明媚;庐山更为壮丽。下午二点正,我们离开了牯岭街,踏上了归途。短暂游览庐山丰姿,就要匆匆离去。此去一别,何时再来?

逶迤的群峰,不尽的遐思……

观不尽:桥北玉渊,下有金井,那建于公元一0一四年(宋朝),涧水激湍,绿荫如盖的“天下第六泉”的观音桥;峰隙飞瀑如练的黄岩瀑布,此时,吟颂着李白那首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该多么有兴味。还有那乌龙潭、黄龙潭、月照松林、聪明泉,文殊台、天心台、天池塔、园佛殿……

啊,庐山,壮丽的庐山……

我为自己踏上这赣中的庐山之巅,吮吸这里的甘甜空气,而感到幸福,自豪和骄傲。

我忘怀不了庐山之行,愿庐山更加绚丽多姿。

下午四时左右,旅游车回到九江。

江西省是革命的老跟据地,富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井岗山、罗霄山、武夷山……,南昌、瑞金等山脉和城镇,都是当年红军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发源地。

九江市处在江西省的北部地区。九江大码的船运,可以说是非常繁忙的。站在长江边,可见到大型的客轮、货轮、各式各样的船只,不断地来往穿梭,许是庐山胜景闻名于世吧,来自长江上、下游的客轮较多,游客自然也多了。

从庐山之殿回到九江,仍然过着两个时令。庐山,清凉气爽;可九江,现在却热得使人难耐。

九江的内河,游泳的人真多,……影剧院的宣传画幅,醒眼而引入注目。但九江的楼房,却较为陈旧。

晚饭后,我们来到九江客运港,凭票进了候船室。准备乘晚上九点,上海——汉口,途经九江的客轮回武汉。

等人等车(船),可以说是最烦人的了。又是误点,一直到零点后,我们才进间。在拥的间口处,又站了一个小时。凌晨一点多,终于上了东方红号客轮。

上了船,找到窗号铺位,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次日的早上九点,我才醒来,到餐厅吃了早餐。久雨转晴,万象更新,阳光格外耀眼。

长江上碧波荡漾,东方红号客轮在丽日蓝天下航行。

江岸田园绿

奇山石嶙峋

漫漫长江游

假思如彩云

经过半夜一昼的航行,东方红号客轮在晚上八点,到达汉口客运港。

下了东方号客轮,上了汉口码头,我们又赶乘了汉口——武昌的轮渡。

入夜的武汉市,灯火点点成片,映得长江光波闪闪。城市的夜,气旋而使人神往。孕育着多少美妙的幻想,现实的追求。啊,彩色的夜,神秘的夜,声情并茂的夜……

小茂不知怎的和近旁的一对聊了起来。他俩说:带着相机上庐山跑遍了各风景点。

“我们也是刚从庐山回来。”小茂说得慷慨:出差学习快二个月了,想家,想妈妈呀……

大概是“想妈妈”这几个字,引起那女的新奇,她扑船一笑,象是重复,又象是品味:“想妈妈……”

轮渡在武昌中华路码头靠了岸。在马路上我们商店:老张和阿郭,到汉阳那个熟人处取火车票;我、超仔、小茂等,乘公车汽车回到大东门旅店,办好一切住房手续,等到老张、阿郭回来,时间刚好是晚上九点。

今日是个晴天。早上,我们一行到东湖风景区游览。中午便在马路一家餐馆吃午餐。吃的是卤面,既咸且辣。餐馆门口,有个体户摆的汽水、凉水摊。阿郭玩笑般说:“武汉的餐馆和这些摊挡,都是配套的。”实际也是如此,吃了卤面,喉咙就干渴难耐,非得要喝些水才成。

其后,我们路过黄鹤楼,又一次来到了武汉长江大桥。在蛇山侧的树园里“避暑”。天气闷热得很,我们买来雪条解渴。

桥头上有不少人在照相,从这高处能够纵望武汉长江桥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伟气势。

稍息一阵,我们徒步过了大桥,来到汉口镇,各人都在选择这自己要购的物品。

武汉市的马路要道,多是些旧建筑,新建的高层建筑,远没有广州那么多。市容方面,也没广州整洁美观。

但在工业和交通方面,武汉毕竟是个重工业城市。况且,铁路交通,长江航运……,都是一个重要和繁忙的曲目。

铁路沿线在武汉市,有两个火车站,汉口一个,是旧式的,武昌一个,是新建成的。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武昌,将成为武汉市的主要交通中心。

和我们初到武汉时不同了,眼见的行人都换上的夏装。武汉的姑娘和一些妇女,都穿上了裙子。

夜幕降临,星光灿烂,夏夜的武汉,仍然是那般酷热,浑身都汗湿了。

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归程了。我们各居一方,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学习使我们认识了。

晚饭后,我们一块唉清幽的武昌大道上,散步漫淡。

小黄明天随我们回广州探亲,小季到陕西省的西安去。

小季是在四川省西昌市地质队宣传科的,她性格开朗、活泼。那天,阿郭故意逗她说:“小季,你们那里是猪马店吗?(河南省有个驻马点地区,阿郭故意这样说。)”小季努努嘴回道:“你们那才是猪马店呢?”

次日正午。我们在武昌火车站的月台里送别了她。上火车前,小季留恋而诚挚地说:“有机会来四川,一定要到西昌呀!

这情景,教人感动。虽然死是短暂的相识,却叫人难忘。离别的滋味,我们又一次领会到了。列车远去了。

送别了小季,离我们要坐的列车起行还有三小时多些。我们便买了些地方特产——麻烘蛋糕等。回到大车门旅店办妥了退房手续。

从大东门到火车,还有二、三百米远。我们每个人的行装,都够重的了。说的上是满载而归。……

六月二十九日,下午时分,我们乘上了武汉——广州的第四十七次直快列车。直到找到了铺位——是卧铺(多得汉阳那个熟人帮忙),我们才喘口气擦擦汗。列车上有风扇,火车开动,空气流通,热气驱散了些。

上火车前,我们已经吃过晚饭。所以,虽然上火车后有晚餐供应,但我们也没有吃。

列车冲破重重黑夜,在南下的铁道上奔驰……

首次在列车卧铺渡夜,颇感新鲜。列车前进,睡在铺位上晃晃荡荡的的,象婴儿的摇篮,睡得甘甜。

子夜过后,天气还是较热的。

六月三十日,下午一点三十分,第四十七次直快列车,穿越鄂湘大地,在淅淅细雨中,回到了我们离别了数十个日日夜夜,广东省城广州火车站。

一股温馨而亲切的感情,因绕在我们心中,美丽的广州城呀,今天,我们又回到了你的怀抱之中了,真使人格外高兴。

乘坐在市内的公共汽车上,我们更加深情地伫目着这南国的城市。周围都熟悉的乡音,说了两个月的“粤音普通话”,我们还是不习惯,总感到乡音的自如,流畅。

晚上,在市水电局会餐。适逢党的生日。品尝了珠江大鲜鱼,醇味的米酒,夏令南方佳果——荔枝。

次日,回市三防汇报了这一次学习过程。老周也从番禺过来了。

之后,我们就回到了各自的单位。

   这一段的学习,结束了。

岁月流逝,总还磨灭不了美好的回忆。平常,只要提起这“难忘的旅程”,内心就充满着欢欣的自豪。

人生,有那样快乐的时候,

纵行粤、桂、湘、鄂赣,

贯穿梧州、武汉、恩施、九江去旅游,

经过了几多城乡?水、陆、空弥留。

从花开之春到夏荔红枝头,

他乡的明月,寄托游子的乡愁;

故地的阳光,与灯城争相耀辉,

真希望游览尽兴,历遍环球。

(注:

   这部长篇游记,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保持原貌,只是个别之处作了些修正。

与书中人物,有过一段时期的交往。那时的日记、书信、照片至今存留。尘封不了岁月的痕迹。

又:四后,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二0一四年底,我携妻一起,从深圳机场起飞,登长城,游故宫,漫步天安门广场,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还到天津一行,参观周恩来邓颖超展馆……等。

回来后,续写了另一个中篇游记:《冬游北京》。

(校编:姜亦泉)

作者简介

刘苏红,男,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联创作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龙溪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家乡景象》。

顾   问: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

主   编:毛小玟(龙溪文学会会长)

副主编:申玉林(风华文学社副社长)

副主编:姜亦泉(世界诗歌作家文集散文主编)

编   委:钟子阳、单斐, 王炳祥

主   播:叶志平、青春、葛奎兵、长安

            玉兰、姜敏 .香雪

排   版:李修鹏、肖桂芳. 龙海玲

校   对:秦 泰


关于福利

欢迎来稿 !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

请自选原创作品,最好已经在纸刊发表且未在公号发过的文稿,百字内个人简介,直接粘贴。长篇小说可以附件形式。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