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81)混堂巷

 吴越尽说 2020-09-06


作者:王梦沂


 

 
      以前苏州城里,大多数叫“混堂巷”的,是因为有了混堂(旧时公共澡堂俗称)而名,而偏偏位于平江路上的这条混堂巷,以前并没有过混堂。为什么也会称作混堂巷呢?其实这条混堂巷,古时曾叫长庆里,东首接着仓街,西连着平江路。民国《吴县志》记载:“混堂巷,康熙《志》:张家桥北;同治《志》:古名长庆里。”因古时的长庆里,有着不少的义庄、大人家的祠堂和厅堂,如潘氏荥阳义庄、杨氏义庄、潘公祠堂、恭寿堂等等,特别对潘氏荥阳义庄和潘公祠堂,附近老百姓常常缠夹不清,一直混为一堂,说道是“简直混堂哉”。误传至今,以至后人以为:巷内原有混堂呢。


混堂巷里的杨氏义庄 
多年前由电影演员夏梦牵头修复


      从平江路弯进混堂巷,才几步路就能看见杨氏的宏农义庄了,门口为八字照壁,一对石狮子守门。清光绪二十五年,祖籍苏州的上海富商杨廷呆,承其祖杨承宗的遗志,在苏州混堂巷的祖屋位置上,创建了杨氏宏农义庄。光绪三十年,杨廷呆修成《吴郡杨氏家谱》,除记录了其自身经历及家人的身世外,还叙述了他所创办杨氏宏农义庄的历史。解放前后,杨氏义庄被姚家的协成染织厂所占用,后又成了苏州染织二厂的职工宿舍,毁坏严重。1995年由杨承宗的后人、定居香港的杨氏后人杨蒙等族裔筹资,将杨氏义庄修复一新。

 
 

      祖籍苏州的杨蒙,就是著名的电影演员夏梦,1932年出生在上海。夏梦的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杰作”之美誉,是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曾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李翰祥也说过:“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夏梦1947年移居香港,曾于玛利诺书院就读。十八岁时偕友参观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拍摄场地,获邀加盟,翌年凭《禁婚记》一片震动影坛,此后演出过《孽海花》、《绝代佳人》、《欢喜冤家》、《日出》、《新婚第一夜》、《抢新郎》、《同命鸳鸯》、《王老虎抢亲》、《三看御妹刘金定》、《金枝玉叶》、《故园春梦》等著名电影。夏梦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是香港唯一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夏梦于1968年退出影坛,移居加拿大,两年后回港经商。曾是我国的政协委员。据说,当年金庸曾苦恋夏梦,他唯一一次创作剧本并亲手执导的目的,就是为了一近芳泽。虽最终未能携手,也算为世人留下了一段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

      修复后的杨氏宏农义庄,为朝南三落五进。东落第三进祠堂面阔三间,有 11.2 米 ,进深 10.2 米 ,扁作梁,有彩画痕迹。棹木雕就有雀鹿、缠枝花等。中落第二进保留有乾隆五十四年的砖雕门楼,额题“翰苑流芳”,第三进也有道光二十八年的门楼一座。



潘氏荥阳义庄和潘公祠堂
早没了踪迹


      苏州“潘”是个大姓,潘宅居多,分“富潘”和“贵潘”。富潘历史上最兴盛时期,是潘氏第三代传人潘文起那一代。潘文起生于清雍正十年,自幼诚实稳重,受家族耳濡目染,18岁即子承祖业主持家政,随家业渐庞大,更为勤勉,不敢懈怠。潘文起事业兴旺的证据有二:其一,乾隆四十八年至六十年,曾耗银30万两翻建卫道观前祖宅(扩至13亩),至今仍在;其二,购置义田约四千余亩,并于嘉庆八年建造了混堂巷内的“潘氏荥阳义庄”,如今已没了踪迹。

      富潘在鼎盛时期,曾拥有苏州观前街的大部分商号:元大昌酒店、稻香村糕点、黄天源糕团、文昌眼镜店……生意甚至做到了天津、北京和郑州,北京的老绸缎庄“瑞蚨祥”就是潘家的重要产业。还拥有大宅院十多处。除混堂巷南的卫道观前“礼耕堂”之外,在大儒巷、悬桥巷、丁香巷、大柳枝巷、东花桥巷、大新桥巷、白塔子巷(今白塔东路)等处都有宅院,其中一些至今仍保留着,不过大都散为了民居。位于混堂巷内的潘氏荥阳义庄,面积同样非常大,前后共有七进,房舍六十多间(据说义房最多时达数百间),里面原有花园假山、池亭旱船等。从混堂巷一直通到后面的大新桥巷。可惜后来此处办起了染织厂,毁坏严重,如今已一无所剩。

      另外混堂巷中段还曾有过“善行潘公祠”,祭祀的是乾隆大学士潘世恩。其位置与荥阳义庄在一起。门口曾有“乐善好施”牌坊一座。潘公祠内有大厅三座,亭台楼阁、旱船曲桥、假山荷池、树木花卉。其规模相当于苏州的网师园,解放前后改为协成布厂,后土地被苏州染织二厂所占用,因翻建厂房需要,潘公祠堂彻底被毁。


“恭寿堂”就是大名鼎鼎的费宅
隔街还遗留有照墙


      在混堂巷9-11号,现在还残留有一体量巨大的古建筑群,这座深宅大院占地面积达 3146 平方米 ,目前拥有12栋建筑、1口古井、1座照壁,坐北朝南,存三路。中路七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后堂、两进走马楼、附房,隔街有照墙,保存较好。第三进大厅面阔四间,内有四界,扁作雕花大梁,前有鹤胫一枝香轩连船篷轩,门窗、地坪完整。大厅前尚存湖石假山。第四进为后堂,北面附房临河有踏步。西路第五进楼厅为扁作雕花梁架,保存较好。建筑群基本保持原布局,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结构形式,中路建筑已经修缮。查考相关资料得知,这座古建筑群原来就为费宅,也是苏州大户人家。费家的支始祖叫费士寅,字介甫,南宋时由四川迁至江南,为南宋嘉泰朝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费家后人中出了很多学政和翰林。

 
 
 

      混堂巷内的费宅,名“恭寿堂”,著名人士费树蔚、费孝通等,都是恭寿堂的后代。费孝通人们较熟悉。费树蔚(字仲深,号韦斋),是苏州知名绅士。辛亥革命后曾任肃政厅肃政史。袁世凯想称帝时,费树蔚认为危及立国根本,念及两家有亲戚关系(袁世凯的孙女袁慧泉,嫁给了费树蔚的儿子费巩),亲赴北平劝阻未成,一气之下拂衣而归,辞去官职,隐居故乡。费树蔚原是居住混堂巷内,为了操办两个儿子的婚事,卖出了不少田地,购下桃花坞大街76号的大宅院,又精心装修,还买来世间稀有的巨型灵壁石,置于花园的梦墨亭中,使得桃花坞费宅更有灵气,成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典雅气派的著名处所。慢慢的,苏州人大多只记住了桃花坞的费宅,而将混堂巷费宅“恭寿堂”遗忘了。

      长三百多米,宽三米多的混堂巷,早先为弹石路面,1988年改建为沥青路面,最近又在翻改成仿古砖块路面。据《吴门表隐》载:原巷内东、中、西均建有节孝坊。但如今只在混堂巷的西首,还能见到遗留的牌坊石柱,可惜也被砌进了民居的围墙里……

      图片来自网络。      

      2014年5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